凝心聚力,共享美好教育
2024-11-22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管理中心
“聚享”党建品牌标识源于海淀学区管理中心标识。标识上方的心形图案由“聚”和“享”的首字母J和X组成,代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标识下方的树叶形状像手一样托起上方的心形图案,代表区域内的党组织携手同行,共同奋进,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同时,下方的图案也像一部打开的书,时刻提醒全体党员不忘初心,坚持学习,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指导自身行动。
“聚享”是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聚享”精神与学区统筹协调、服务支持的职能定位相契合,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思路相契合。在此基础上,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创建了“聚享”党建品牌——聚党员、聚人心、聚活力;享资源、享经验、享平台。
1.落实组织覆盖,摸排走访“聚党员”
建设规范的党组织架构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了理清组织架构,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党总支逐一走访辖区内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汇总各单位党员信息及组织关系所在地的基础上,以5家临近机构为一组,联合成立8个民办社会组织党支部,最终实现了民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率和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2.强化队伍建设,引领指导“聚人心”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是雁阵中的领航者。党支部书记能否履行职责、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勇于担当责任,关系着党支部发展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为了凝聚人心,增强组织战斗力,学区综合考虑工作经历、行政职务、个人能力等因素,选出8位合适的人选担任民办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并指派两位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指导监督。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党建指导员及党支部书记开展培训,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组织座谈会、月度例会、党支部书记轮训、党支部书记述职等多种方式,提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指导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召开党支部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并通过活动凝聚人心,提升党员的归属感。
3.提升党性修养,丰富载体“聚活力”
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以“活动聚心”为宗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党员产生荣誉感、归属感,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觉悟,全面提高政治素养。
在学区党建协作委员会的统筹引领下,在各学校党组织的配合下,学区开展党员培训活动20余次,参与活动党员5000余人次。活动内容包括专题党员培训、现场参观教学、主题党日活动等。如组织党员参观首钢园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组织优秀党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
4.强化看齐意识,步调一致“享资源”
为了增进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优秀党员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学区借助党建协作委员会平台,组织民办教育机构党员与公办学校党员共同参与党建活动,力求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学区组织了“追忆峥嵘岁月 聚享时代荣光”活动,带领学区党建协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党员代表及民办教育机构党员来到平北红色第一村,体验重走长征路。这是学区内民办教育机构第一次参加党建协作委员会组织的“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代表着民办教育机构党员教师的正式融入,也代表着民办教育机构党员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又前进了一步。
5.聚焦党建主责,深度对话“享经验”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迅速统一思想,培养看齐意识是学区党建工作的关键。学区要为基层党组织搭建经验分享的平台,通过深度对话和沟通交流,使区域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逐步过渡到“有效覆盖”。
不论是党支部书记述职会议,还是党建成果学习交流,或是“两优一先”评选,每一次交流分享都是各校汲取经验、共享理念、共建堡垒的过程。通过这些分享研讨,党员们逐步形成思想共识。
6.激发党员自主,分享交流“享平台”
学区作为区域教育的统筹协调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学区力求在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党建工作的融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为了让党员们找到组织归属感,学区努力构建学习平台,紧密围绕党中央各项精神,深入开展对民办教育机构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通过专题宣讲会、专题讲座、分享交流等形式,为各单位的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先进性。
“聚享”党建品牌的创建明确了区域化党建工作价值,提升了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规范了组织建设,增强了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效整合了资源,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栏目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