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小黄花
2024-11-22姜米粒
散步时,偶遇路边的两簇小黄花,它们在柔风里摇曳着,看着相似的模样好像是“一家人”,细看却不是,一种是旋覆花,另一种大概也是菊科的小花。让人联想到顾城的诗:“春天在过马路/领着一群小黄花在过马路……”这个时节,小黄花站立在墙边,我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彼此。
在哈尔滨一年的时光里,小黄花从春开到秋。最早出现的小黄花肯定不是蒲公英,但蒲公英最有知名度,箭镞般的叶子、艳丽的黄色花朵和球形可以飞的种子实在太好辨认。和蒲公英差不多同时出现的还有苦苣菜、狗娃菜,另外还有大家不太熟悉的剪刀股、野粉团、良蒿子、老鹤筋等,也都是开小黄花的,多数能吃。
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一书中记录,蒲公英、苦苣菜和旋覆花都是救荒野菜,在灾年的时候救过人命。如今,它们有的已经被培育成更鲜嫩适口的日常的蔬菜,比如蒲公英,即使在隆冬时节的东北也能在超市里买到。
开小黄花的野菜虽一年三季都有,但春季才是它们的主场。猫了一冬的东北人可以甩胳膊踢腿地走路了,蒲公英、荠荠菜、酸模都探头探脑的,蒲公英这个显眼包也最容易被采摘,即使是不挖野菜的人,因为认识它也会产生薅草的心思。所以网上流传过“在春天,如果遇见手拿小刀的蒙面人请不要害怕,他们只是去挖野菜”的热梗。 蒲公英没开花的时候好吃,叶子细嫩,挖回来,洗干净。即便清洗的工作量巨大,但有春天的味道勾引着,人们也乐在其中。洗干净的蒲公英可以直接蘸酱吃,炸点鸡蛋辣椒酱,再加上小青葱、白菜叶和烀熟的土豆,吃到这样的一餐是干饭人的幸福。我曾经写过蒲公英煎饼做法,跟英国的一位女作家学的,蒲公英洗净切碎,打进几颗鸡蛋,加盐和胡椒粉,摊成鸡蛋饼,既是主食也是一道菜。
咱们常吃的苦苣菜也是在没有开花的时候最好吃,做法和吃法与蒲公英基本相同。苦苣菜比蒲公英味苦但口感清脆,那种苦味单纯,稍稍有点回甘。
蒲公英和苦苣菜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是秋天的蒲公英,采收、洗净晾干,冬天当茶饮,有消炎的功效。
旋覆花也是很好的药材,医理我不大明白,据说“百花皆升唯旋覆独降”,其“升”“降”有一大套学问,也不用细究,意思是打嗝、肚子胀气,用旋覆花煮水,喝了便好,但我没试过。
秋天,小黄花们还在开花,但多半已经结种子了,无论落到哪里藏着,春天又将开出一团明艳。
(编辑·谢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