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重庆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
2024-11-21王小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体制机制”,“突出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相互赋能、协同发力”。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重庆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门类,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场景十分丰富。数字经济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新引擎和重要推动力,其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重庆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仍面临着先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缓慢、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度不够、产业链有待优化升级、基础设施较薄弱等问题。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重庆要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
聚焦“33618”,引领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
当前,重庆正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融合是关键,目前应聚焦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集群化理念发展先进制造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数字新技术等深度融合。
引领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先进制造业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重庆先进制造业特别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应充分应用互联网的外部优势、互联优势、主观能动性优势,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创新示范工厂、“灯塔工厂”,在实现“智能+企业”基础之上,实现“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
引领先进制造业与数字新技术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创新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要充分利用好数字新技术的赋能作用,通过推动诸如传感器件、通信模组和控制系统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等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业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扎实推进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作出了重大部署,重庆应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链条发展,逐条梳理长、短、缺,强化“链主”“链长”企业补链强链延链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强化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整合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式发展行动,围绕产业链推动中小企业沿着“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成长,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引育更多领军“链主”企业,加强引领性环节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梳理,强化重大项目的储备谋划,统筹做好引进和培育。深度参与全国产业链合作,重庆先进制造业特别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应进一步对接实施好国家产业链关键环节部署,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产业合作,加强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地区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合作。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持续推动重庆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着力构筑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生态圈。
夯实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设
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信息、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尤为重要。要筑牢夯实信息基础,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监测系统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升级改造,持续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要统筹完善融合基础建设,夯实数字底座完善融合基建,建立智能城市空间(CIM+)应用创新中心,推进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座建设,加快构建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龙兴园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区域的数据底座。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车路协同、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创新平台,谋划培育一批高端产业创新平台。依托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积极创建西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西南分中心,打造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
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有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激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重庆应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向先进制造业集中、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政策向先进制造业集成,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厚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特别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现新突破,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