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字串珠 细读文本
2024-11-21曾娇慧
摘要:文言文高效课堂必须基于“一课一得”理念,挖掘文言文的丰富意蕴与教学价值,做到在语文实际教学情境下的文本细读。教学时,精选内容,巧设悬疑,一线串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牵引勾连文本,让学生在语言精妙处、隐含处、空白处进行品析、挖掘、还原;创设真实情境,联系创作背景与时代风潮,使学生深化个人情感体验,树立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马说》;“不”;文本细读;一线串珠;一课一得
语文课要实现减负、增效、提质,文言文教学是绕不开的一关,也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深入文本解读,难以明确掌握重点;没有创设情境,难以激活学生的个人体验和学习兴趣。
为实现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师需基于“一课一得”理念,挖掘文言文文本的丰富意蕴与教学价值,做到在语文实际教学情境下的文本细读。这就要求教师从“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深入分析品味文本,尤其要注意章法考究处与炼字炼句处。但即便文言文的“一体四面”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涉及,教学时教师也要避免贪多,需精选教学内容,巧设悬疑,一线串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文本细读,牵引勾连文本,让学生在语言精妙处、隐含处、空白处进行品析、挖掘、还原;创设真实情境,联系创作背景与时代风潮,促进学生投入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马说》中的“不”字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文本细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不”字为线,设疑激趣
语言形式是文章情感主旨的重要载体,文言文言约意丰,关键字词承载着说不尽的意蕴。它们由作者反复推敲,是高效解读文本的密码,抓住它们,就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深潜文本。
《马说》一文借具体形象说理,通篇托物寓意,学生应明白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象征含义。同时,作为一篇具有“不平则鸣”性质的作品,151个字的短文出现了11个“不”字,且“不”字与前述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及作者皆密切相关,串联着全文论说的重要内容: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不以千里称,食马者不知及作者的不平之鸣。文中蕴含的情感也很丰富:从对伯乐不常有的惋惜到对千里马不幸遭遇的悲叹同情,再是对食马者无知的愤懑批判、辛辣讽刺。因而以“不”为主线,联系“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不以千里称”“食马者不知”与作者的不平之鸣等主要内容,可制定出“梳理——品味——思辨”的课堂主线。
文言文课堂要让学生提起兴趣,深入品读,最佳方法便是设置疑问,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课堂伊始,教师可出示教学目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说》,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学生自然会好奇,《马说》一文中哪些算得上是关键词语呢?教师适时提醒,可以说明关键词是文中反复出现、富有表现力、非常特别的词语,继而顺水推舟,让学生边诵边寻,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字。
八年级学生阅读现代文时已经掌握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但在文言文学习中,却常常忽略关键字词的重要作用,不能品味其中深意,理解文章意旨。教师点示关键词语的重要作用,为下面梳理分类品析做准备,也能令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学生通过寻找,发现“马”字在文中出现10次,题目叫作《马说》,意思是“说说马的话题”,并不稀奇。学生还会找到一个更为特别的字,即在文中出现了11次的否定副词“不”。
教师可据此提出问题:“这些‘不’字出现的情形都一样吗?”同时让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梳理归纳含“不”字的句子。学生会发现这些句子所牵涉的对象有所不同。这一环节,可用希沃白板软件的课堂游戏功能,让学生将这些含“不”的句子与联系最紧密的对象配对,增加课堂趣味。学生在配对过程中会发现,“其真不知马也”虽是说食马者,但情感色彩很浓烈。纵观全文,可以认为是最后作者跳出来说的话,归入作者那一类更合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关系到千里马与食马者,这句与食马者联系更紧密。学生在配对时做出的判断,全部基于对文本整体的理解感知。
学生按照分类结果,分主体对象探讨,由四个主问题串联起来,结构明晰,目标明确,“不”字一线串珠,统摄全文。
二、涵泳语言,想象含“不”的画面
文本意义建构与读者的阅读密不可分,想深入品味文言文,须反复沉浸在文本之中,用充实的想象力将枯燥的文字点染为鲜活的画面,对文本的语言精妙处、隐含处、空白处进行品析、挖掘、还原。
聚焦第一问“千里马有何不平”,学生联系这一类含“不”的句子,用“我是一匹千里马,但是……”的句式来描述,移情入境,想象自己成为千里马,从而见文中主人公之所见,思文中主人公之所思,感文中主人公之所感。学生深读文章,抓住与“不”字有关的细节来写,用否定句式表达:“千里马不能驰骋千里,不能被伯乐所养,不能生活在豪华的马厩之中,不能有千里马的名声,不能吃上新鲜的豆子和麦草,不能吃饱喝足……”一个“不”字,足够心酸,一个接一个的“不”,道出了千里马的不幸与不甘,不仅肉体上受摧残,心灵上还要承受折磨。
千里马的悲剧是食马者造成的,由此引出第二问“食马者有何不知”。结合相关含“不”的句子,描述食马者的表现,让学生说说食马者形象。这一问比上一问又有层次的提升,前者注重联系文章选点仿写,后者在理解描述的基础上又有概括,体现“文章”层面上的思维能力提升。
千里马越悲惨,食马者越让人痛恨,可是“伯乐不常有”,自然又引出第三问:“为何作者说伯乐不常有?”此时可适时出示助读资料:韩愈既没钱财也没背景,不得不奔走于一些达官贵人门下,写自荐文多方求助。近十年间,七次考试、六次落榜。他愤而上书宰相求擢用,上书三次,无一得到回复,上门拜访三次,都被守门人打发走。
然后顺势让学生思考作者创作《马说》的目的与千里马的寓意,最后概括全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人才常有,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
至此,来到第四问“作者的不平之鸣是什么?慨叹背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又让学生深潜文本,将前面所学勾连贯通,既有对食马者无知愚昧的批判,辛辣的讽刺,又有对“伯乐不常有”的惋惜感慨,还有对千里马“不以千里称”的同情怜惜。
三、互文共振,勾连“不”字思辨
《马说》是政论辩说类文言文,应在严密的论证中体会文人的入世精神和思想锋芒。前文教学环节深入解读文本,但文言文经典的魅力在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影响。《马说》中,千里马难遇伯乐,几乎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才无法摆脱的宿命。学生需要把这个历史话题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经典中窥见古人风姿,汲取生活智慧。因而启发思辨环节非常重要。
文本细读在文言文教学实际应用中除了聚焦单篇的构思造句之外,更要注重长远的文化涵养,让同主题的多篇文本聚合交互,构建更深的文本意义。因而思辨环节可精选多则材料,如孔子、韩愈、苏轼等人的人生际遇的论说,就千古以来长议不衰的“人才”话题联系社会实际,从文化传统认知、审美心理个性等方面去落实“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师可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千里马,怀才不遇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学生面对这一问题,独立思考后,写下做法与理由,再进行小组讨论,推举出小组最认可的一份答案在全班分享。同学们通过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又在全班交流讨论,擦出思维的火花,逐渐明白“是人才,就要不懈奋斗,修炼自身”。学生联系材料与自身实际,学会在失意时正确积极面对,这就让文本的学习实现了“文化”层面的提升。
课后建议还可进行两项相关练习:必做练习为巩固课堂所学,围绕课堂“思辨”环节的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选做练习为拓展思维提升,阅读“思考探究”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文言文高效课堂追求目标清晰、落实有效,在语文实际教学情境下,文本细读的多个策略让学生真正深潜文本,从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品味文本丰富的内蕴。《马说》一文以“不”字串珠,细读文本,实际上也是基于“一课一得”理念,让师生向文本深处漫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共同挖掘中华文化的无限美好,提升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培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