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药》中革命精神在隐喻中的体现
2024-11-21曹欣龙
【摘要】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分析隐喻可以揭示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革命精神始终是研究的焦点,历来文学作品也会通过各种修辞手法表达革命精神。本文以鲁迅小说《药》为例,研究其隐喻,并探讨其中革命精神的表达,据此可以看出隐喻具有抽象性,以具体来表达抽象,以喻体表达本体;且隐喻具有认知性,相关意象是革命精神的载体,通过分析文本,找到了中国早期革命精神的萌芽,映射出作者以及当时社会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隐喻;《药》;革命精神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2-00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2.006
一、小说《药》概述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五卷。从主题来看,文章中的人物处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之一秋瑾烈士牺牲的时期,他是革命精神萌芽的象征。
小说讲述了茶馆老板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无知的村民、残暴的军阀以及那些怀揣着革命理想的志士。小说巧妙地将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斗争作为明线,而将夏瑜的革命行动和最终的牺牲作为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风貌,讴歌了革命志士夏瑜的英雄气概。老栓夫妇的行为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无奈,却也映射出了那个时代人民的麻木和愚昧。
鲁迅先生是一个不断反抗、奋起抗争的革命旗手,文章也向读者展示了鲁迅革命、进步的一面,让读者联想到斗争、反抗、革命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尤其是隐喻的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及革命精神状况。
二、革命精神的隐喻构建
(一)小说《药》中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精神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铸就的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风尚。它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觉悟、坚定意志、高尚品德和务实作风,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10]。小说《药》中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例如革命者不畏牺牲、勇于献身革命和战斗的精神,这些精神主要体现在夏瑜身上。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清晰的认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家天下是他的奋斗目标。他在狱中坚持传播革命学说,甚至劝说狱卒造反,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他英勇无畏,坚定不移。他的努力代表了无数普通群众的利益,也启迪了后来的人们和中国共产党,鲁迅在小说中高度赞扬其革命精神。文中使用多个意象,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革命精神的隐含意义,也揭示出革命者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对长征精神等具体革命精神进行了总结和阐释,强调这些革命精神是永无止境的。可以说,革命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以革命的精神战胜强大的敌人,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小说中的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
(二)革命精神与隐喻的联系与对应
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比较,即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另一个概念[1],它通常用目标域和源域来描述[12]。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核心在于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结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石,它不仅促进了隐喻的生成,也是我们理解和使用隐喻的关键所在。隐喻的本质在于识别并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共通点,但这种共通点并非总是显而易见,其功能远不止于语言修饰,它是一种认知工具,能够传递新信息,扩展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通过将一个领域的特征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理解目标概念[13]。
隐喻的分类很多,例如概念隐喻分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Lakoff G,Johnson M),这一概念的提出广泛应用于文学分析中。此外,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还可分为认知隐喻、修辞隐喻等。小说《药》涉及修辞隐喻和概念隐喻,通过小说中的这些隐喻,革命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包括革命者勇于牺牲、迎难而上、甘于奉献、敢于斗争等。小说中的“药”“夏瑜”“花环”等隐喻实际上反映了另一层含义,包括人物形象和作者的革命精神。概念域的映射不仅能处理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还能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起到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三个具体意象,从表层修辞隐喻到内在认知隐喻,对其指称和内涵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意象的修辞隐喻,然后分析其概念隐喻背后的内涵,这两个方面都有助于分析作者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状况。
三、案例分析
(一)夏瑜的隐喻分析
作者在命名夏瑜时就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该命名取自革命烈士秋瑾,这个名字与“秋近”同音,寓意夏去秋来[2]。这也暗示着革命的到来,将会有更多像夏瑜和秋瑾这样的革命者出现,以警醒愚昧的人们。夏瑜映射着一个不屈不挠的青年形象,一个坚定的革命拥护者,他不惜一切与封建势力抗争。在革命的浪潮面前,夏瑜展现出了无比的决断力,他不仅自己投身于革命的洪流,甚至说服监狱长和他一起造反。面对无知的民众,他头脑清醒,对民族危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正是语音隐喻的运用,据此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革命意识,同时也揭示了隐藏在背后的秋瑾和夏瑜的革命精神。
“华”和“夏”是小说《药》的主要姓氏,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华”和“夏”是地名,指华山和大夏,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华夏”和“中国”的含义逐渐扩大至中国各民族,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精神的血脉[4]。小说以人物的名字指代抽象的中华民族形象,暗示革命需要全民族的革命意识才能进行下去。
在文本层面,小说主要写了“华”和“夏”两人的悲剧与纠葛。小栓得了重病,父亲老栓给他买药,“药”是用革命烈士夏瑜的鲜血蘸过的馒头。革命者为人民牺牲了,但人民仍然没有觉悟,小栓与夏瑜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反映了麻木落后的民众与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华”和“夏”两家在小说中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贯穿于全文,反映当时社会状况。鲁迅写该小说的实质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简单的政治革命运动,当时封建思想仍然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并没有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运动。鲁迅致力于揭示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痼疾,他深刻地认识到,仅有政治革命是不够的,中国需要的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他警示我们,若思想不发生根本的变革,那么政治革命最终只会像辛亥革命那样,功败垂成,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因此全民族的革命精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正是修辞隐喻的作用:诠释形象的内涵,传递鲁迅想要表达的革命精神。
此外,夏瑜劝说犯人参加革命,他说天下是大家的,他有勇气“挠虎头”。这一隐喻不仅描绘了夏瑜在茶馆中遭受的嘲笑与侮辱,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集体心态。在强权面前,许多人选择了屈服,不愿抗争,甚至在面对牺牲时也显得麻木不仁,毫无革命精神可言。鲁迅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揭露了社会大众的消极态度,以及对革命的冷漠与回避,进一步衬托出夏瑜的革命精神。
(二)标题“药”的隐喻分析
小说中,蘸了人血的馒头与标题“药”遥相呼应,因为药就是人血馒头。隐喻的源域是革命精神,血馒头是目标域,通过映射,夏瑜的革命精神得以彰显。夏瑜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化身,怀抱着打破旧社会秩序、迎接新秩序的革命理想。他坚信资产阶级革命是治愈社会沉疴的灵丹妙药,这一信念成为他革命行动的指南。然而,夏瑜的革命斗争以失败告终,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现实:资产阶级革命并非总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手段。夏瑜的经历进一步对此赋予了象征意义,暗示着资产阶级革命在根本上可能无法治愈社会的腐朽。
“药”在汉语中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一种是治病救人的药,一种是杀人的毒药[14]。小说表面上将人血馒头视为治病救人的良药,却暗指这种行为是对人的毒害。它成功地将小说中“药”的含义从第一层含义转移到了第二层含义,从而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残害人的肉体、毒害人的灵魂的本质。
两次隐喻的使用将这一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将“人血馒头”作为隐喻,作者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就如同用人血馒头治疗肺结核一样无效。在这里,“人血馒头”并非字面意义,而是经过两次隐喻转化后的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一种错误的、无效的解决方案[9]。这就明确地点出仅夏瑜一个人有革命精神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到一起,共同改变当时社会现状。
由于群众的愚昧无知,革命者得不到理解、同情,甚至被杀害,导致革命失败。这一结局更表明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才能有更多的追随者,更多的支持者。这样,人们才会相信夏瑜之后还有其他革命者,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小说《药》中通过使用修辞隐喻和本体隐喻,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改变世界,群众具有革命精神是革命成功的关键,这也为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做了铺垫。
(三)花环隐喻
花环也是一个认知隐喻,在实现隐喻转换的过程中,革命者是源域,花环是目标域。这意味着还会有革命者继续革命,他们的精神也会延续下去。革命者的牺牲英勇而悲壮,然而,这份为正义事业所做的奉献,并未在当时的大众心中激起共鸣。相反,在世人眼中夏瑜是疯了的。连他的母亲夏寡妇,尽管心中充满了母爱和同情,也未能完全领会儿子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她对儿子的牺牲感到的不是骄傲,而是羞愧。在上坟时,她面对老栓的妻子,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羞愧的神情。夏寡妇对坟头的花环感到疑惑,却只能以迷信的方式去解释,认为这是儿子“显灵”,并不认为他为革命牺牲是正确的,夏瑜的牺牲在这一刻显得尤为孤独和凄凉。这些细节描绘,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一个重大缺陷——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脱节。由于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动员群众参与斗争,群众对革命的目的感到迷茫,自然也就无法给予革命者应有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小说的主题并非一味悲观,作者也表达了对革命未来的乐观信念。鲁迅在《呐喊》序中说,不愿将自以为的寂寞传递给同自己一样充满期许的青年,既是呐喊,便曲笔在夏瑜墓上添了个花环。可以说,夏瑜墓前的花环是作者进行选择的结果,或许他想告诉我们,只有像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和后来者,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希望,也只有充满革命精神、前仆后继的革命者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此处运用本体隐喻,用花环来指代革命的希望和革命精神永远存在,表达出积极的意象。这个花环,是革命火种不灭的象征,尽管反动统治阶级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与杀害,但他们无法彻底熄灭革命的烈焰。在荒凉的旷野中,这个花环如同希望的灯塔,成了点燃后来者心中革命之火的点点星光,也预示着革命的火种将在人民中传播,最终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而传达出作者看法,即夏瑜的革命精神不朽,革命事业仍有希望。
四、结论
革命精神是在一个世纪的斗争历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这些革命精神不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深刻地反映了革命者丰富的精神世界。革命精神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和生动的实践构成的。
叙事作品可以通过隐喻来丰富、拓展、深化文本的诗意内涵。研究小说中的隐喻,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一个窗口,这些典故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些例子都构成了革命精神的隐喻建构,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认知和思想。本文通过分析《药》中的隐喻,解读了小说《药》是如何通过隐喻展现和传递革命精神的。梳理隐喻的历史和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G.,Lakoff,and M.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何桂英.“药”的双重含义:以鲁迅作品《药》为例[J].文学教育(上),2019,(07):111-113.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4]李晨.民众、民族-国家与牺牲者——鲁迅的《药》及其他[J].文艺研究,2024,(01):77-89.
[5]李菲菲,李国宏.隐喻的历时沿革:从语词到多模态[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39(04):110-119.
[6]刘大鹏.叙事学视域下鲁迅小说《药》意象群解构[J].语文月刊,2022,(09):4.
[7]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8]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9]苏旬娜.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鲁迅小说《药》的隐喻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25-126.
[10]王炳林,房正.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3):4-15+155.
[11]王会民.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重要论述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1):40-46.
[12]王任华,赖良涛.隐喻的认知符号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11.
[13]张克定.从隐喻到概念隐喻[J].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1,(02).
[14]张舟子,翟东明.隐喻:《药》的叙事密码[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