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
2024-11-20董妍俞国良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不断丰富、相关保障措施不断完善。2024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相关提案和议案强调应从系统性、针对性、连续性、现实性、服务性和实效性六个方面继续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案和议案所涉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类型则主要包括系统完善型、学校主导型、社会主导型等,所提出对策呈现更关注家-校-社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等特点和趋势。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时空背景,强化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并设计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此外,还需进一步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对策 文本分析 政策演进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9.010
培养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早在199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相关部门陆续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24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备受关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未来心理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变特征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保障不断加强。201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该法律的相关条款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进一步强调“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设立为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热线,加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不仅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有法可依的工作程序,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首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2012年12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修订后的纲要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视角出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的重要性,并设立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总体目标。这份纲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奠定了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石。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从加强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场所建设、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几个层面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进一步凸显了该指导纲要的重要地位。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都充分彰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
其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视,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已从教育部的专项工作模式逐渐转变为多个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的模式。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提出要加强面向全体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也强调要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标的阶段目标,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这一文件,不仅关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对医疗机构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要求。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强调要“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保障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2021年7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学校教育以及家校社协同方面,为系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明确指导。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亦强调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和政策设计也日渐完善。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不断丰富。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尊重生命和人生规划教育,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除强调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还特别指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即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和以劳健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并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内逐渐延伸到课外。
此外,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看,除心理健康教育外,与之相关的干预、预警、咨询服务等工作也日益进入政策制定者的视野之中。例如,2013年4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组织制定了儿童心理保健等四个方面的《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主张要定期评估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并要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在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对守护儿童身心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涉及课堂教育教学环节,也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经费支持等方面的保障。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定。
在师资力量方面,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印发,明确指出申报特色学校的标准之一是“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为顺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央政法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心理辅导室的中小学校比例达100%,并配备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则从加强源头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结果管理和加强保障管理四个方面明确了有关要求,并对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和经费保障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21-2022年考核实施方案》,该方案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到2030年,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90%。
除学校保障之外,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也被提上日程。2023年3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强调要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从开展生命教育、自护教育、心理咨询,持续在中高考减压、青春自护、健康守护行动等方面有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则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投入和培育推广经验三个方面明确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措施,并提出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2023年10月,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充实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内容,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建设能力和加大宣传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基于2024年全国两会提案和议案的文本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看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俞国良教授对近10年来(2010~2020年)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18.9%,内化问题总体检出率为20.0%,外化问题总体检出率为11.7%。其总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与睡眠问题(均为22.2%)、自伤行为(20.1%)、焦虑(18.1%)、自杀意念(13.6%)、自杀未遂(3.3%)。[1]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仍然任重道远。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5个民主党派、33位政协委员和27位人大代表从政策层面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诸多建议。我们利用QSR Nvivo 12.0(简称N12)质性分析软件,对这些提案和议案文本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明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为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在资料分析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二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2]选择性编码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着力点、类型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着力点。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提案和议案在内容上聚焦从系统性、针对性、连续性、现实性、服务性和实效性六个方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见图1和表1)。
第一,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是相关提案和议案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在环境建设方面,代表和委员们强调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家庭、社区和网络环境;[3]在体系建设方面则强调要加快建立“问题筛查-危机干预-疾病治疗-跟踪回访”为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及心理健康筛查体系和评估体系等。[4]在机制建设方面,相关提案和议案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等。[5]此外,部分代表和委员们也提出,为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应该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6]建立统一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并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等。[7]
第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强化针对性。相关提案和议案强调对青少年群体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情绪问题、网络沉迷问题、生命教育等应仔细研判、针对性施策。[8]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加且复杂性加大,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并给予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冠疫情暴发后部分青少年学生出现体力下降的情况,多位代表和委员们建议,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9]这十分有利于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10]
第三,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连续性主要是指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早预防早治疗。近年来,在我国颁布实施的心理健康相关政策中,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已经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连续性也体现在相关提案和议案提出希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和纵向追踪。[11]按照毕生发展理论,青少年的身心仍处于发展过程中,根据动态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工作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凸显现实性。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较大,因此,相关提案和议案非常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域差异问题,[12]并强调要进行区域整合,不断扭转功利性教育。[13]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规律。
第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强化服务性。全国两会相关提案和议案中强调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提供更多社会支持、畅通求助渠道,同时,要借助社会力量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14]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大部分是由多个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需要强化多部门协同和全社会参与。
第六,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要加强实效性。针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亟待提升的现状,代表和委员们强调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精准评估,检查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落地和落实情况。[15]根据笔者对2024年全国两会相关提案和议案的分析,实效性虽只有7个参考点,但其对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已经比较全面,但应看到,部分地方和各类学校的落实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增强实效性可能是未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根本所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类型。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提案和议案所涉及的对策类型主要包括系统完善型、学校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医疗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见图2和表2)。
涉及系统完善型对策的提案和议案显著多于其他类型,主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16]代表和委员们强调,学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和任课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17]而家校社协同问题也是代表和委员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此外,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性的关注点相一致,大部分提案和议案均提出应加强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宏观指导。[18]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涉及学校主导型对策的提案和议案聚焦的问题主要是增强学校整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以及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和相关活动。[19]推动实现全员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涉及社会主导型对策的提案和议案中,加强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成为代表和委员们最为关注的话题。[20]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青少年群体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应加强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促使他们更加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帮助青少年有效、顺利度过青春期。代表和委员们一致建议,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各层面力量合力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心理健康服务还未能纳入医保范围,医疗保障的缺失增加了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负担,因此,在涉及医疗主导型对策的提案和议案中,完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的医保措施是代表和委员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冉冉提出,“应当将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21]
在涉及家庭主导型对策的提案和议案中,代表和委员们不仅关注家长是否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而且强调家长应该接受更全面系统的培训,[22]应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增进亲子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营造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提案和议案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见图3和表3)。
首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继续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作为主要抓手。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尚丽平强调“要构建家-校-社-医协同模式”;[23]其他多位代表和委员们也都建议要增强家校协同、家-校-社协同或者家-校-社-政协同。由此可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和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和多种力量共同协作参与。此外,由于人格发展的完备性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24]鉴于此,在相关提案和议案中青少年人格教育也受到了代表和委员们的格外重视。[25]
其次,要顺应信息技术迭代更新的潮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搭建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例如,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到,“要以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水平,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护”。[26]
最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仍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代表和委员们主要从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健康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27]这些提案和议案的建议与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是高度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深化至关重要。[28]
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
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以及2024年全国两会相关提案和议案的量化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色,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同时这也对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考虑时空背景是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现实基础。任何政策的制定都需充分考量时代发展状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应首先充分考虑时空背景的变化。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文件的演变中不难发现,我国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都充分考量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矛盾需求。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亟须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这也对未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培养具有使命担当意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建设者,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少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要普遍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因此,立足当前的社会背景,我国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时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和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都需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例如,可考虑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筛查、干预、预警等环节积极运用数字技术。
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是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有力保障。无论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还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都需要系统性的政策设计,确保各相关部门之间通力配合,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课堂教学、测评建档、评估筛查、治疗随访、预警干预等多个流程,系统化的设计才能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更为完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同样的政策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阻力。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整合资源,也是两会相关提案和议案中被提及较多的问题。鉴于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各级部门也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与时俱进的内容设计是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个人的发展是嵌套在社会生态系统之下的,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个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青少年应当怎样适应智能时代的变化,如何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等。技术的变革、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会使青少年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网络使用倦怠、数字压力等。因此,充分认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直面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问题的成因,与时俱进地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例如,在传统心理健康知识结构中,增加网络空间的行为规范、社会行为准则以及紧急情况应对等内容;在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方式中,增加数字化的服务形式;在传统心理品质中增加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减少数字压力的方法等内容。
加强监督和管理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制定了比较完备和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然而,在相关政策的实际实施落地过程中,经费问题、师资力量问题、课时问题、软硬件设施问题等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仍不同程度存在。鉴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隐蔽性和隐私性,家-校-社-政-医等多方协同机制难以有效落地。为此,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为系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为更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各类学校评优创先的体系中,及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实践中。
注释
[1]俞国良、黄潇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比较:元分析的证据》,《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4][6][8][9][13][15][16][18][19]《两会声音: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共筑健康成长之路》,2024年3月12日,https://www.sohu.com/a/763541260_121718466。
[5]《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进一步构建精准高效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2024年3月11日,http://www.rmlt.com.cn/2024/0311/697298.shtml。
[7]《尚丽平建议: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2024年3月5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682792762999666&wfr=spider&for=pc。
[10]《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2023年04月20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57361.htm。
[11]《全国人大代表李燕锋:完善联动机制,合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2024年3月4日,https://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3/04/content_Bbw0NjSlYQ.html。
[12]《民进中央: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2024年3月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491292488674085&wfr=spider&for=pc。
[14]《季加孚委员: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发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水平》,2024年3月8日,https://www.bjd.com.cn/huawei/2024/03/08/772729t318.html。
[17]俞国良、谢天:《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路径》,《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1期。
[20]《窦延丽代表: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2024年3月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510375975441736&wfr=spider&for=pc。
[21]《全国人大代表冉冉: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目录,加大对患者救助》,2024年3月5日,https://news.sohu.com/a/761941096_114984。
[22]《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谈“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加强家长培训,配齐在校心理老师编制》,2024年3月5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677550571909790&wfr=spider&for=pc。
[23]《全国人大代表尚丽平建议: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2024年3月5日,https://news.chinaxiaokang.com/dujiazhuangao/2024/0305/1492504.html。
[24]俞国良、张亚利:《大中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人格的视角》,《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
[25]《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加强传统文化人格教育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2024年3月5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3-05/doc-inamfynn9934857.shtml。
[26]《刘庆峰代表建议:加强认知大模型技术在筛查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2024年3月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842481899353688&wfr=spider&for=pc。
[27]俞国良、琚运婷:《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与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0期。
[28]《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2023年04月20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57361.htm;俞国良、琚运婷:《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与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0期。
责 编∕包 钰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