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棋冠军”雷军:金角银边,落子无悔

2024-11-19钱多多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10期

2024年以来,网络上最火热的“网红”一定是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的雷军。7月8日,他在微博发文称:位于北京昌平的新一代小米手机智能工厂正式启用。据了解,该工厂总投资24亿元,建筑面积达81000平方米,年产能1000万台,将生产小米旗舰手机。除了手机智能工厂之外,小米在北京亦庄的汽车工厂也火力全开,小米SU7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两座工厂的相继启用,标志着小米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大步迈进。如今,雷军毫无疑问是商界“大佬”,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也同样是围棋界的“大佬”,曾获得过围棋冠军的他,很多商业布局离不开围棋思维。

谋定而后动

1969年12月16日,雷军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赵湾村一个教师家庭。他从小就喜欢看书,爱琢磨新鲜事物。一次,他在书架上翻到一本《围棋布局类型》,看了很久都没看懂,于是缠着父亲教他。

父亲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教授雷军学习围棋,只是教了他一些基础的内容,就让他看书自学。雷军就根据父亲所教的内容自学《围棋布局类型》,看不懂棋谱,就一遍遍打谱学习,直到弄懂每一个术语的内容。

雷军9岁时,全家人搬至县城生活。雷军非常开心,因为在这里有很多人会下围棋,只要不上学,他就会带着棋谱到处找人学习。

雷军的棋艺进步很快,开始找大人对战。雷军的棋艺大多是跟着棋谱学来的,而下棋的大人的棋艺都是在实战中磨炼出来的,下棋技巧非常灵活。一开始,雷军输得特别惨。

为了提高棋艺,雷军买了一些书回家钻研。但是无论怎样学习,他和别人下棋,总会被人吃掉大把的棋子,最终落败。这让他很不解。一次,他在失败后气急败坏地问对方,我们打棋谱时你也不如我,为什么下棋我却输给你。对方解释道:“你下棋太急,总想着一下子吃光我的子,却忘了下围棋最重要的是布局。”

看出雷军的疑惑,有老人告诉他:“下围棋也要多思考,不能只跟着棋谱下,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时候要用些小计谋,让对手进你的包围圈。下棋时,太老实也容易吃亏。这就像我们下棋时说的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有时要主动断气去破坏对方的棋路。因循守旧,缺乏生气,没有灵气,难生正气,不可大器!”

雷军听取了老者的提议,在对弈时不再一味因循守旧、急于求成,而是不断变化下棋的策略,徐徐图之。他的棋艺进步迅速,胜率大大提高。上高中时,雷军也经常和学校的同学下棋,在学校里知名度非常高。高二时,学校组织围棋比赛,雷军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围棋冠军。

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雷军常和舍友“赌棋”,输了的人给对方打饭。他凭借高超的棋艺,基本场场都赢。有很多同学都慕名来找他下棋、学棋。只要雷军有时间,他都会和这些同学交流学习,通过围棋,他结识了许多朋友。

雷军非常努力地学习。后来回忆学习的岁月,雷军说:“我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所以只能采用围棋中谋定而后动的方法,做好战略计划再执行。”

雷军觉得,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好好努力。武汉大学那时刚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为了尽快达成毕业这个目标,雷军把围棋的布局用在学习分配上,他总结出了一套高效学习方法:入学便统计课程权重,老师习惯,速修学分。重要的课程听一半内容,不重要的课程只听四分之一,有时甚至请同学帮忙签到,自己则利用这些时间去找电脑写程序。经济上也同样如此。他分析多家报刊定位,测试编辑喜好,靠投稿赚生活费,很快就自给自足。

那时,最让雷军郁闷的是,学校机房的计算机只有15台,上机资源非常紧张。雷军为了增加上机的机会,每天找机会泡在机房里,如果有同学不来,他可以借机蹭计算机练习一会儿。如果人员满了,他就在旁边看着同学操作,时不时还会指导一下。雷军的举动很快被机房老师发现了,特意注意他的上机时间,时间一到就把雷军赶出机房。

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雷军对计算机的热爱和追求,没办法在学校上机,他就去校门口的电子一条街学习。在电子一条街上,雷军常常帮店主们修电脑,一来二去就和大家混熟了。他逐渐有了编写程序的机会,能做他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不断学习,雷军做出了第一个软件,并成功卖出50元钱。之后,他尝试着做了财务软件、服装CAD、建筑CAD等软件,到大四时,他已经有了4000元的存款。

逢危须弃

雷军拿出自己的所有存款,和师兄王全国、李儒雄一起创立三色软件公司。公司业务涉及广泛,有装机、软件开发、捣腾电子软件等。雷军认为业务过多会导致公司资源分散,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雷军劝说王全国和李儒雄:“围棋比赛中讲究舍小保大,也就是要为了全局的利益放弃局部的小利。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业务的价值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找出最适合三色的业务,舍弃小业务。”然而,王全国和李儒雄认为三色公司刚刚起步,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盈利的机会,才能由小做大。

最终,三色软件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倒闭。三色公司倒闭后,雷军只身来到北京,就职于北京近郊一家研究所。机缘巧合下雷军认识了计算机业内“大佬”求伯君。

认识一个月后,求伯君在北京大学南门的长征饭店请雷军吃饭,并正式邀请他加盟金山:“你不用急着答复我,回去想一想,明天中午到燕山酒店来找我。”

雷军认为金山非常重视技术人才:他们能够造就一个求伯君,就能打造第二个、第三个。带着成为第二个求伯君的想法,雷军成为金山第6号员工。雷军想在金山大展身手,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带队研发软件“盘古”。

1995年,耗资2000万元开发的“盘古”上市,雷军请20多家媒体开发布会,亲自写了新闻稿《盘古开天辟地,金山致诚永恒》。可惜的是,最终“盘古”只卖了2000套,收益惨淡。雷军在多年后提到“盘古”失利的原因:“我们都是技术人员,没有市场营销经验。对于盘古的市场推广,我们只是举办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然后刊登了一个千篇一律的广告。”

“盘古”失利导致金山被掏空家底一蹶不振,求伯君只能卖别墅救急。雷军内疚地向求伯君请辞,却被求伯君拒绝,只是让他好好休息半年再回金山工作。

雷军后来多次回顾这场惨败:“我当时没有带领好团队,很多人离开了金山。那种失败的感觉,只能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那种失败的、无法继续下去的氛围。”

雷军一蹶不振,躲在家里下棋,他常常边下棋边拷问自己:“别人成功怎么那么容易?”棋子无语,不会给他答案,他就一直埋头自己和自己下棋。

2022年的年度演讲中,雷军回忆时说:“那段时间经常失眠,好多个晚上我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楼里的灯光一盏一盏熄灭,再看到天色一点一点亮起来,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直到有一天,他下出了围棋中最基础的走法——“扭羊头”。正常来说,只要一方走出了“扭羊头”的棋形,另一方就应该放弃,因为越去救子输的棋越多。

但是那天,雷军一直不停地把子喂到“羊头”中,当他在棋盘边缘放下最后一颗棋子时,雷军终于想明白了:既然已经输棋,那就好好接受,换个角度继续下棋,才有可能走出另外一番天地。逢危须弃这么简单的围棋道理,我到今天才弄懂。

雷军立刻重整旗鼓回到金山,主导开发“金山影霸”“电脑入门”等小软件维持生计。1997年10月,在雷军的主持下,WPS97问世,并被列入国家计算机模拟考试内容。此后,金山迎来发展的高速阶段。

2007年10月,金山软件在香港上市。金山上市后,即便雷军对所有人都有了交代,但他还是不甘心,眼前的金山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梦想,他不但没能成为“求伯君第二”,甚至也没能成为“丁磊、马化腾第二”。金山虽然上市,但它既没能创造高额的市值,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也未能实现雷军心目中“民族软件英雄”的理想,一向高傲自负的雷军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自责的重压终于让雷军决定卸任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离开的时候,他对同事们连鞠三次躬说:“我终于把债还完了。”

离开金山后,因为有竞业协议,雷军一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曾经在雪夜来到金山大厦,才想起自己已经辞职,又在风雪中落寞地打车回家。

雷军在迷茫时找来棋友下棋,消磨时光。棋友输棋后,雷军笑着说:“我从小学围棋,早就知道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不久后,雷军转型为天使投资人,先后投资了拉卡拉、UCWeb、凡客诚品、欢聚时代等企业,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金角银边”

彼时,很多人质疑雷军的投资策略,认为他涉及的行业太广,不利于发展。但是雷军却说:“围棋中的金角银边,意思就是说角落的位置是最好占领的,其次是边,一般落子首先抢占角,第二是边,最后才是向中间延伸。从这个维度反观我的投资,无线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是我们的核心投资方向,算是我们的金角银边。银边是电商凡客、口袋购物、乐淘网、尚品网等,UC暂时算金角,但是真正的金角我还在寻找。”

40岁生日时,雷军向好友说:“我已经找到了属于我的金角,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创业。”第二年4月6日,雷军创立了小米。

做手机比软件和互联网都难,雷军找投资,顶级基金最初婉拒:“雷军能说会道,但不一定能成事。”他想招募曾经的老部下,打电话向对方阐述了3个小时,对方虽然很感动,但还是拒绝了。

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雷军在小米内部会议上说:“围棋棋盘上星罗密布,我们需要找到那口让我们活下来的‘气’(围棋术语,指与棋子直线相邻空的交叉点。当黑白双方的棋互相切断包围,而且双方都无法做出两个真眼活棋的时候,就要通过紧气来吃掉对方,救活自己。)。那么,什么是让小米活下来的‘气’呢?”

经过众人讨论后,雷军终于定下了小米后期的工作重点——借用开源的安卓系统做定制版的系统软件包MIUI,并在各个技术论坛、手机论坛上发帖推荐。

雷军成功了,MIUI受到“刷机”爱好者的欢迎,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了30万用户。软件这口“气”让小米活下来后,雷军接着进军硬件。

2011年8月16日,雷军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小米第一场手机发布会,雷军提前十分钟到达会场,但现场摩肩接踵,他根本挤不进去,最终只能找来四个同事带着他挤进场内。介绍完小米手机的配置后,雷军问在场的观众:“这样的手机该卖多少钱?”当报出惊人的1999元后,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雷军知道,自己成功了。

随后小米手机创下了一系列惊人的销售数据,2011年销售30万台,第二年提高到719万台。到了2014年,小米直接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三大手机销售商,销量高达6112万台。而且在这些年里,小米的估值几乎每年都成倍的增长,也是在2014年,小米E轮融资估值450亿美元,较最初翻了180倍。

就在雷军认为小米已经成熟,可以大刀阔斧继续前进时,小米在2015年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问题——销量下滑。对于瞬息万变的手机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手机品牌和供应链相互依存,销量增长时供应商们全力支持,而一旦销量下滑就会动摇大家的信心,供应商会拒绝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优的价格,而这将加剧手机品牌的没落,进而陷入“死亡螺旋”出现双输的结局。

想要保住国内销量第一的势头,小米只能采用降价销售的策略。2015年“双十一”活动中,小米4先是降价200~300元,然后又临时发放了50元的代金券刺激消费,才艰难保住销量第一的名号。据比价软件显示,小米是当年“双十一”1小时销售额破亿商家中折扣力度最大的品牌之一。

雷军痛定思痛,2016年对手机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重新对接供应链之外,还拓宽了销售渠道。在各种措施的配合下,小米逐渐恢复元气,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第三大IPO。

即便手机制造已经如此成功,雷军却并不满足,他认为做企业也像下围棋一样,如果不能全盘布局很可能会被对手吃掉。所以雷军在2021年3月宣布小米进军汽车行业,计划十年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很多人不看好小米造汽车,但是雷军却说:“小米亏得起。”

2023年10月底,雷军认为小米应该把“棋子”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将小米的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小米要成为一个涵盖人们生活、工作、出行全场景需求的科技公司。

2024年小米SU7发布后两个月中,小米股价从13港币到17港币,涨幅超过30%。小米造车改变了汽车业,雷军一夜封神,被称雷神。

现在,雷军粉丝数比肩顶级明星,他的语录、视频、理念被广泛传播,从业30年,雷军终于成为万众瞩目的创业教父。他在许多演讲中提到围棋思维给了他许多商业灵感,现在他也常常下棋,看棋谱,通过研究围棋,来琢磨商业布局。雷军说:“我喜欢把自己认可的人,放在自己认可的趋势上,只要布局做对了,就不必太在乎暂时的输赢和小范围的败局。”

编辑/叶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