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的力量
2024-11-15李筱懿

和化妆师露西第一次合作时,我不够信任她,所以话特别多,不停地对她说:“我不适合用大地色眼影,显得眼睛肿。口红用玫红色系和今天的衣服比较搭……”
露西放下化妆刷直截了当地说:“你再这么有主意,我就没法工作了。我收费不便宜,如果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你请我的钱就白花了。请克制自己,别影响专业人士的判断。”
我被她几句话说服,内心充满敬佩,转而请教她关于化妆的问题:“露西,你觉得化妆师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她一边打粉底一边说:“审美观呀。如果把最漂亮的五官全部集中在一张脸上,可不一定好看,因为整张脸到处都是重点,看得人眼花缭乱,哪还有心思去感受这个人美不美呢?审美观好的化妆师,更懂得克制,有那么多工具和材料,不对你的脸滥用,只去扬长避短,找准一个重点,发挥你五官中最大的优势。”
我又问她:“那你觉得漂亮和美有什么区别呢?”
露西笑起来:“如果要漂亮,我按照流水线的操作方式,把你的五官全部强化一下,涂点彩妆,肯定比素颜好看。但是,美不同,美不能贪心,要有个性。化妆的高阶从来不是浓妆艳抹,而是自然和谐——漂亮可以夸张,美却是克制的。”
各行各业的人,只要专业能力和悟性达到一定水准,都能触类旁通。
露西确实是一位非常克制的化妆师,她的彩妆盘像个颜料铺,却从不画得花红柳绿;化妆包里口红林立,却极少用最艳丽的色调。所谓克制,或许就是像她这样,在选择余地宽广的状况下,依旧不贪心。
我见过很多在某方面能力很强的人,行为上却特别不克制,包括我自己。
有人夸我会说话,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说,丝毫不给别人留有说话的余地;有人身材特别好,穿什么都好看,于是每天都要打扮得无可挑剔,即便参加别人的聚会,也要艳压女主角;有人是完美主义者,一定要求所有人都与自己节奏一致,标准一样,不懂得迁就别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势,能够克制自己求胜、求美、求好、求全的执念,才会使心境平和,兼顾他人的情绪。
表情克制,就不会让人误会你想表达的情绪;言谈克制,说错话的概率就会减少;行为克制,就不会太冒进;欲望克制,就能降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挫败感。
我曾经是个话特别多的人,意识到言多必失后,我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说的话都确认过是真的吗?第二,我说的话都是出于善意吗?第三,我说的话对现在的情况有帮助吗?问完自己这三个问题,我的话少了一大半。
这就是克制的力量。
(月照林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情商是什么》一书,本刊节选,宋 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