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象
2024-11-15岑嵘

纳米比亚境内卡拉哈里沙漠的边缘,有一处名为“奈伊奈伊”的野生动物管理区。这个管理区居住着2000多名布须曼人。管理区每年有5头大象的猎杀配额,猎杀一头大象,猎人需要缴纳8万美元。这笔钱的一部分付给当地村民,这对布须曼人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至于被猎杀的大象,象牙由顾客带回家,肉留给布须曼人食用。
被允许猎杀的大象通常是象群中最老的那一只,它的皮肤起褶,臼齿也磨去半截。只听“砰”的一声,猎枪响起,老象被射中心脏。它转身发足狂奔,跑出几十米后瘫倒在地。猎人带着每根重达30多公斤的象牙离开,大象被布须曼人分得干干净净,它为村里人贡献了将近3吨肉。
一些经济学家解释,也许事情并没有这么糟,起码布须曼人知道,一头大象值8万美元,但他们绝不允许偷猎者在管理区盗取象牙。从前,大象在他们眼里也许只是常常践踏庄稼的庞然大物,村民射杀这些入侵者时心里不会有一丝怜悯。大象如果能为当地创收,那么村民就会精心地照料和保护这些“财产”。
然而,射杀老象即便有经济学上的理由,但这样的行为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老象在象群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在象群中,如果一群大象都是年轻的雄性,大象体内的睾丸素含量就会飙升四五十倍,象群会出现狂暴的行为。比如,任意践踏村庄,杀戮其他动物。但当一头老年的雄性大象加入一群年轻的雄性大象中,就会让年轻的雄性大象平静下来。
在“奈伊奈伊”的野生动物管理区,枪响过后,一头老象的身躯像山一样倒下,象群会集体发出巨大的悲鸣,这一幕让人无比难过。它们几千万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被称为“世界的支柱”。
我想起了乔治·奥威尔在《射象》中的描写:“它(被子弹射中的大象)还在有节奏地喘着气,喉咙呼噜呼噜地出声,它的半边身子痛苦地一起一伏,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它在慢慢地、极其痛苦地死去,但是它已到了一个远离我的世界,子弹已经不能再伤害它了。”
(金 镜摘自《今晚报》2024年3月14日,本刊节选,〔英〕尼克·勃兰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