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期参考答案

2024-11-12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8期

第2版

《访绍兴鲁迅故居》

1.不矛盾。原因:作者感到自己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是因为他读了鲁迅所有的作品,且鲁迅的不少作品中对故居都进行了一定的描写,所以作者对鲁迅的这个故居是非常熟悉的。

2.因为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3.作者对“早”字的故事写得极其简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没有必要再作详细的介绍;二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非介绍这个故事,而是写作者游览鲁迅故居的感受。

《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1.屈原的《离骚》等篇章中显露出的尖锐个性,是其政治理想破灭后对社会邪恶势力激烈的抗争和反击,更是他把忠君爱国与坚持个性剥离开,摆脱这一矛盾的痛苦纠缠之后个人愤怒的喷发。

2.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势连贯,大气磅礴;语句中饱含感情7d34c5bd0ff9224c4c54e02131b3686514291240b3af82c3813ea722b312a111,使一个痛苦、绝望、愤怒、坚忍的屈原形象跃然纸上,酣畅淋漓地抒发出作者对屈原无限的崇敬和颂扬之情。

3.(1)内容(或情感)上,《离骚》从人的角度、立场等来表现个人的愤怒;《诗经》则表达的是集体的愤怒、道德的愤怒和俗世精神。(2)技巧(或表现手法)上,《离骚》自设情节,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或系统性设喻);《诗经》则以比兴手法为主。(3)成就(或影响)上,《离骚》中伟大的人格精神,绝大的艺术创造;《诗经》属于整体伟大,每一首都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