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探索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幸福靠山”

2024-11-11龙玉清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13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西藏林芝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立足高原特色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坚持系统化治理、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以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道路。但也面临生态补偿力度不够、生态产品附加值低、生态旅游品质不高等现实困境,建议从生态补偿市场化、农牧产业特色化和生态旅游优质化等方面入手,加快探索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充分释放高原地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绿色动能”。

一、以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惠民共富的实践探索

林芝地处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润的地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常住人口24万,城镇化率约41%,生态产品总值位居全区第一。立足高原地区生态产品的丰富性、稀缺性、脆弱性、外溢性等特点,林芝积极探索以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惠民共富的发展道路,2023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高于广东、福建平均水平,其中以高原特色产业为主要来源的经营净收入贡献率高达61%。

(一)做足水文章:加强生态修复,增强有效供给

林芝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产品丰富,冰川、江河、湖泊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居全国第一,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水质净化等调节服务功能。一是加强水生态保护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四水四定”原则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禁“三高”项目进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市县乡村四级共1595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完成81条河湖管理范围划定、23条河湖健康评价,近年来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Ш类标准。依托优质丰富的水源水质,引入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二是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昔日荒草滩变高原绿洲。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曾是一片沙化严重的荒草滩,2016年以来持续实施保护与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湿地植被恢复1839亩、带动村民植树造林近7万亩,建成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景观资源丰富、休闲游览、科普教育、科研监测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增收近1300万元,其中带动农牧民通过参与生态管护、发展乡村旅游增收210万元。

(二)打好农牧牌:壮大生态农业,做强物质产品

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有机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一是产业化经营增值。围绕林果、茶叶、设施蔬菜、藏药材、藏猪五大特色产业,构建“一带四基地”产业布局,加快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经营主体2400家,2023年实现总产值近16亿元、同比增长9%。二是品牌化打造提质。打造“林芝源”“林芝藏香猪”区域公共品牌和林芝苹果、朗县核桃、察隅猕猴桃、波密天麻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40个、有机产品66个,提高市场认可度。三是融合化发展增效。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建设藏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饲草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生食发酵火腿等高端产品,在电商平台上一条可卖到8000到1万元。四是多元化参与共享。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农场+村集体+合作社”等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农机租赁、提供岗位等方式,辐射带动2万余户8万名群众增收致富。如米林市红太阳家庭农场带动当地7村266户农牧民种植灵芝,吸纳务工1.2万人次,户均增收近2万元。

(三)念好旅游经:发展生态旅游,做优文旅服务

找准生态旅游业与特色农牧业、藏文化产业的结合点,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支撑,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一是以农促旅。巴宜区嘎拉村通过土地入股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推进人畜分离、造林绿化等工程,发展以桃花源景区为主,集观光采摘、家庭民宿、美食特产、文创产品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2023年桃花节期间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景区门票及二次消费收入达341万元,户均分红11万元,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是以文促旅。米林市西嘎门巴村依托藏文化传承,采取“政府扶持+合作社+能人+农户”模式,打造集藏纸生产、藏香制作、旅游参观体验为一体的藏纸工艺传承体验园,2019年以来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0万余元。三是发展“旅游+庭院经济”。朗县卓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荒山荒坡种植车厘子、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木,发展集观光、采摘、入户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实现户均增收1万—2万元,形成“家家有风景、户户有收入”的良好局面。

二、高原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三重现实困境

尽管高原地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突出,但由于天然远离市场,生产端与消费端空间严重分离,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其价值转化能力和潜力提升。

(一)生态补偿力度不够,调节服务产品价值转化率低

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高原地区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调节服务价值量占比高达80%以上,但当前这类产品变现能力较弱,现行补偿标准难以弥补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一是以纵向生态补偿为主,补偿标准偏低。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墨脱县2023年仅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3528万元,远低于县均1亿多元的普遍水平。又如,每亩2.5元草畜平衡补助和7.5元禁牧补贴远低于每亩超200元的牧区草原产值,难以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二是横向生态补偿难达成共识。由于补偿范围和标准缺乏依据,长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进展缓慢,林芝等三个试点市获得补偿资金市均仅3100万元。三是市场化补偿探索滞后。尽管已完成碳汇项目潜力评估,但由于本地市场需求少、全国层面交易制度不完善、碳汇项目资格条件限制严格等原因,已有7000多万亩公益林和天然林无法进入市场交易进而无法显化其生态价值。

(二)农特产品附加值低,物质供给产品增值溢价困难

高原地区农特产品生产的人工、物流成本高,但经营开发水平不高,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环节薄弱,制约生态产品质量效能提升。一是大品牌不响,外销渠道不畅。农特产品规模小、市场散、品牌杂,“林芝源”区域公共品牌在区外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足,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如甜度更高的林芝苹果售价15元/斤,而洛川苹果仅6元一斤,市场竞争力弱,难以精准对接目标市场。二是产业链较短,加工转化率低。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4家,农特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研发生产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20%。如天麻开发以天麻咀嚼片、天麻酒等初级加工品为主,灵芝开发多为灵芝孢子粉、灵芝摆件等,产品价值难以大幅度提高。

(三)生态旅游品质不高,文化服务产品增值效益低

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初级扩张阶段,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支撑保障体系,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一是开发路径单一,生态康养型产品少。产品开发以观光旅游为主,依托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藏医药资源、藏医药文化等优势条件发展康养旅游不足,缺乏藏医药康养专门项目和人才支撑。二是乡村旅游特色缺失,同质化竞争严重。乡村旅游资源分散、规模较小,多停留在观光采摘等常规项目,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千年古树、文物古迹、生物多样性等开发利用不足,景点之间内部竞争大。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消费扩容难度大。乡村旅游多为村民自主经营,交通基础薄弱,游客出行花费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大,且停车场、住宿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接待大规模游客能力。如朗县卓村打造的3个开放庭院日均可接待游客近百人,但由于没有配套民宿,游客多限于半日游。

三、政策建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应立足生态产品供给的地域特色,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高原特色产业支撑,加快完善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一)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路径,提高变现能力

一是深入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推动中央和省级财政参照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因素,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对生态公益林、草原等实施差异化补偿。二是支持长江流域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改革,探索资金补偿、园区共建、产业转移、人才交流等异地开发补偿模式。三是加快完善全国层面生态产品与生态产权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国家级、省级交易平台与市县层面互认互通,推动高原地区生态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提升生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溢价水平

一是用工业化模式抓特色农牧业,拓展“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产业链条,依托藏猪、藏药材等农牧特色产品加快建设精深加工产业园,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二是用品牌化思维抓特色农牧业,立足有机、生态、绿色优势加大知名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打造载体更为清晰的“单品类”区域公共品牌,加快本地产品与国家“三品一标”、国际ISO等标准对接。三是用市场化手段抓特色农牧业,健全“产供销+品牌+市场”链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经营主体实施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开拓电商化营销模式,大力推动“藏品出区”。

(三)立足特色做精做细生态旅游业,提高增值效益

一是充分发挥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藏医、药浴、理疗等生态康养产业,打造集休闲观光、康养旅居、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藏医药康养体验馆、高原民族特色养生基地,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康养融合发展。二是做好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按照“一村一品”深度挖掘、筛选符合市场需要的特色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形成一批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藏文化体验、藏医药养生、产品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旅游聚集区和精品线路。三是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向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大基础设施倾斜。加大乡村旅游金融支持,探索多样化的村企合作开发模式,推进乡村旅游聚集区家庭旅馆、精品民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改造,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面向203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战略研究”(2023-HYZD-04)成果转化〕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