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
2024-11-11任艳苓
村庄的青纱帐里,高粱是最显眼又最低调的卫士。
祖父爱种高粱,每年都种。芒种时节,玉米种完,祖父就在未出苗的两边地头和田埂处种上高粱。也没人去管,一场雨过去,一株株嫩苗破土而出。经验丰富的祖父一眼就认出,哦,是高粱出苗了。他并不惊讶,这显然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是熟知高粱的品性的,它抗得了干旱,耐得住水涝,只要撒下种子,哪怕条件再艰苦,小小的嫩芽总要挣扎着从土里钻出来,它们是决计不肯服输的,这小东西,总是努着一股劲儿的。
小小的苗儿沐浴着和软的夏风,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热烈地生长着。与粗壮的玉米苗相比,高粱苗显得纤细柔软,似弱不禁风的小姑娘一般,惹人怜爱。
暑热的天是最公平的考场,小小的高粱苗将根深深扎进泥土深处,充分汲取养分和水分,一寸一寸努力拔节。长着长着,不知不觉,高粱苗竟与玉米苗齐高了。过了几日,再来地头,我惊讶地发现高粱秆竟比玉米秆高出些许来。祖父说,看吧,先天的优势不算什么,要看最终的结果。
越长越高,拔节,抽穗,高粱苗愈发显得亭亭玉立起来。它们挺立的身姿在地头和田埂间招摇,有的成了自家与邻家田地的明显分隔,有的成了青纱帐的保护屏障。
“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终于,白露过后,高粱开始渐渐红了,饱满的穗子压弯了枝头。在田里忙着给高粱打叶子的祖父见了,少不得赞一句,今年高粱不错,这秆儿多结实。他满脸欢喜,有了这些高粱,家里的笤帚、炊帚、盖帘都有着落了。
又过几日后,高粱果然渐渐羞红了脸,也不知是因为自己的丰收,还是因为祖父对自己的夸赞。祖父终于发话,该牵高粱(即收高粱)了。
高粱运回家,脱下的高粱米不好吃,红红的,涩口难咽。祖母有时把高粱米磨了,掺杂些面粉做饼子或摊煎饼,除了祖父,全家其他人都不爱吃高粱面,做过一两次饼子,剩下的只好送去酒厂。这下,高粱可算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了。
高粱米化作了酒香,剩下的是高粱莛子。祖父挑挑拣拣,将莛子按长短粗细分门别类收好,预备做盖帘、炊帚、笤帚、干粮篮子。
一件件物什精巧平整,总是让我对祖父的手艺眼馋不已,缠磨着他给我做点什么。祖父拗不过我,顺手拾起地上剪掉的下脚料,手指动几下,手底下就变出一架精致的推车、一盏可爱的小灯笼或一副精巧的眼镜。它们是高粱化作的精灵,让我在小伙伴中大出风头。
我不由得赞道,高粱的用处真多呀。
收了高粱米,用了高粱莛子,剩下的秸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要么送去给养了大牲口的人家铡碎作草料,要么就进了灶屋锅底,将自己燃烧成最后一朵热烈灿烂的火苗,熬出黏稠香甜的粥饭,香彻庄户人家的日月。
高粱是村庄的卫士,它们担起了村庄的脊梁。高粱本生于贫瘠之地,无人管,无人问,却从不妄自菲薄,它努力生长,顺自然之春风,汲大地之雨露,将根深扎在村庄的泥土里。祖父曾说过,高粱根须子扎地里很深,能延展至土中数米,再有劲的庄稼人徒手也不能将高粱连根拔起。祖父的话是在饭桌上说的,对着一桌孙男娣女。幼时懵懂,如今才恍然祖父的一番苦心。
秋分至,高粱又红了,然而祖父早已不在了,他将自己化作一缕炊烟,飘散在乡间飘荡的风里。然而孩子们还记得,记得高粱的品性,记得祖父的教诲,无论留守故乡还是奔波在外,他们都将根深深扎在故乡的泥土里,栉风沐雨,终于将自己长成又一株坚强的高粱。
(摘自《美文》,2024年12月,有删改)
“显眼”是指高粱长势高,“低调”显然有拟人化的色彩,暗示文中的高粱有所指。
通过祖父种高粱的方式和态度,我们可知高粱这种作物不娇贵,适应能力强,生命力顽强。
描写初生的高粱,通过与玉米苗的长势作对比,为下文做铺垫。
“考场”一词颇为含蓄,接下来写高粱在这“考场”上后来者居上,难道不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吗?
从高粱苗到青纱帐的保护屏障,其实就是高粱苗不断奋斗、成长、壮大的结果。高粱苗如此,人亦如此!
收高粱和吃高粱的过程简笔带过,接着写高粱米、高粱莛子的用途,其实是为了引发更多儿时美好的回忆。
写高粱秸秆的最后归宿,让人想到诗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高度赞扬高粱“卫士”的风度,也在强调高粱与土地和村庄的关系,为下文揭示主旨蓄势。
祖父赞扬高粱扎根深,赞扬高粱对土地的深情。言下之意,渴望这块土地上出生的人,也要扎根下去,去努力延展自己,壮大自己,做这块土地的“卫士”。
见高粱,忆祖父。表达对故土的深情,深化主旨,升华情感。
赏读
作者写高粱,其实是忆故乡,思亲人。他笔下的高粱象征着故土,是亲人的化身。高粱和故乡的人都在同一快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大成熟,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这块土地,都是这块土地上忠诚的卫士。
这篇文章依次写了种高粱、收高粱、吃高粱和用高粱,前半部分重点写它生命力顽强,能在不被人关照的情况下默默顶出一片天,能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拔节长高。虽然没有写“奋斗”中的坎坷,但足让人想象它是如何对抗风雨,如何争取阳光雨露的。后半部分紧扣主旨写高粱的奉献精神,它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人们,交给了土地。它的坚强豁达,它的积极向上,它的无私奉献,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让人感动,让人振奋。
本文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简要直白的叙述下,偶尔插入一笔生动的描写,如同特写镜头,让人心头震撼,引发思考,从而让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