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漠竟然发洪水,意不意外?

2024-11-11瓦尔

课堂内外·初中版(科学少年) 2024年10期

2024 年8 月,作为全球第十大、中国第一大沙漠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突发洪水,洪水淹没至道路,汽车在道路上行进如同在水中开船,很多车辆因此熄火。

沙漠、洪水?这两个完全不搭边的词怎么会凑在一起,人类印象中的沙漠不该如此啊!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

洪水从哪里来的?

要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洪水的来源,得先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

我们都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 公里,南北宽约400 公里,面积约33 万平方公里。四周被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三面包围。天山山脉的海拔大多在4000 米以上,昆仑山脉的平均海拔则为5500 多米,它们山顶常年被积雪和冰川覆盖。当夏季来临,气温升高,积雪和冰川开始融化,就会顺着山势流淌形成河流。

这些河流被称为“时令河”。在夏天,它们和普通的河流一模一样;但到了春冬季节,它们便会因为缺乏供水而消失,只留下一条干枯的河道。我国最大的时令河——塔里木河及它的支流,正好经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环境温度高、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少等原因,变成了一个存不住水的“大漏斗”。每当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水流经沙漠时,水分很快就会渗入地下,或者蒸发掉,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走着走着就没有了”。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夏季高温和大雨同时出现,积雪融化的水和降雨量会突然增加,远远超过沙漠的蒸发和渗透能力,这时,时令河水位上涨,本来互不干扰的时令河就有机会冲过沙漠,彼此连接,变成大河。也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沙漠地区发洪水”的名场面了。

高温、强降雨导致洪水肆虐沙漠

据气象专家分析,在过去的8 月份,大陆暖高压控制上游高山区,塔里木盆地与周边地区持续气温偏高,其中更有多次阶段性热浪。持续升温导致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于是大量水流迅速汇聚到了塔里木河中,再通过塔里木河各源流涌入位于盆地内的干流,形成了持续约一个月长期、宽泛的洪峰。

再加上南疆偏西地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有记录显示,在8 月17 日至27日,塔里木河流域降雨量比正常水平高出4 倍。这对于新疆来说,就像是天空突然打开了水龙头,把大量的雨水倾倒在沙漠上。

有人形容:“这不是下雨,是泼水。”

这些雨水在陡峭地形下快速汇聚,造成了塔里木河上游及支流水位上涨,更加剧了洪涝的形成,导致不少低洼处的道路被淹。

事实上,大量降水叠加高温融雪,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暴发洪水,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仅2017年~2021 年,新疆有记录成灾的暴雨、山洪就达20 多次。最近一次超大规模洪水发生在2021 年7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洪水袭击,淹水面积达300 多平方千米,油区道路多处冲堤溃坝。

所以,对于外地人“活久见”的沙漠洪水,对于新疆本地人来说,很常见。

沙漠洪水是危机还是转机?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洪水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奇观,也是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之一,更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息息相关。

那么,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洪水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这件事情要分两面看!

一方面,洪水能为沙漠带来短暂的湿润,有助于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改良。

尽管塔克拉玛干沙漠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燥的,但在洪水过后,沙漠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绿洲。这些绿洲是沙漠中的小片湿润地带,它们能够支持一些耐旱植物的生长,甚至能够吸引一些野生动物前来栖息。这些绿洲的存在,不仅为沙漠增添了一抹生机,也为研究沙漠生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沙漠的极端干旱条件意味着任何水分都会很快蒸发或渗透到地下深处,很难得到保存。偶发的洪水最终难以改变沙漠的基本生态特征。

另一方面,洪水也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沙漠地区的土壤结构松散,洪水可能引发严重的土壤侵蚀,破坏现有的植被并影响未来植被的生长。

在如此迅猛的水力下,破碎的岩石很容易被侵蚀得七零八落,变成碎块,这会使它们更容易被风化。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风蚀蘑菇,若是底部遭受洪水的冲击,便会一头栽倒,慢慢消失在沙海之中。如果长期发生剧烈的洪水,这种力量甚至足以改变山体的形态,形成峡谷。

对于人类而言,沙漠洪水只要不构成溃坝型洪水,基本上对工农业生产都是有利的。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抵挡沙漠洪水的基础设施,大量洪水的到来也会给人类生产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