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角色与路径研究
2024-11-11刘爱生米艳玲
【摘要】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扮演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提升教育公平正义,以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富的实现路径在于深化校地合作,这要求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与城市形成“共享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结构、改进教师评价机制,以及培育具有服务意识与精神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校地合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5-0091-1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带领全体人民朝这一目标不断前进,也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扩充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外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又该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地实现?目前,一些学者围绕着这两个话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有益的探讨。例如,雍莉莉等人指出,促进共同富裕,要求高等教育强化育人意识、需求意识、大局意识以及服务意识[]。诸如此类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站位,缺乏对不同类型高校的观照。显然,在高等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不同类型高校扮演的角色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把着力点放在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上,探讨的问题包括:在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可以扮演哪些角色?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又该如何实现这些角色,以促进共同富裕?
一、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布局与特征
首先,有必要对中小城市作一番界定。目前,对于大中小城市的划分一般以人口作为依据。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及以上为大城市。但是,随着城市化推进,这种单独以人口规模划分城市大小的办法,无法彰显不同城市之间真正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相比之下,《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主要依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对各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这一评价指标可能更加贴合本研究的目的。根据《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16—2022),排行榜中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新一线城市(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无锡、厦门、沈阳、大连)以及没有进入排行榜的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在本研究中认定为大城市,其他的均为中小城市(含行政区划中的自治州、盟和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根据本研究对大中小城市的界定,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 270所①。其中,位于大城市的有810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63.78%,位于中小城市的有460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36.22%。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其中位于大城市的院校有140所,占比为95.24%;位于中小城市的院校仅有7所,占比为4.76%(表1)。
细分到不同区域可以发现,东部地区18个大城市共有353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大城市有19.61所普通本科院校,东部地区70个中小城市共有167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中小城市有2.39所普通本科院校;中部地区6个大城市共有157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大城市有26.17所普通本科院校,中部地区76个中小城市共有145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中小城市有1.91所普通本科院校;西部地区12个大城市共有199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大城市有16.58所普通本科院校,西部地区119个中小城市共有110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中小城市有0.92所普通本科院校;东北地区4个大城市共有101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大城市有25.25所普通本科院校,东北地区32个中小城市共有38所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每个中小城市有1.19所普通本科院校。从中可见,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其普通本科院校的平均数相比其他区域明显偏少。单独就不同区域的中小城市平均本科院校数量而言,东部地区数量最高,中部其次,东北地区再次,西部最少。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其中小城市的本科院校数量紧密相关。
总之,广大中小城市的本科院校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无法与大城市相比拟。这一数据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鉴于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显然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然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难以优化。这意味着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只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改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
二、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
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任务,需要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精神)等领域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最终目的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这背后,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处于劣势。换言之,中小城市是我国促进共同富裕这个“木桶”中的“短板”。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作为区域创新中心、人才中心和文化中心,无疑在“补短板”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实现这些角色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最基本的就是要着力夯实物质基础,不断“做大蛋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摆脱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万亿,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935 8万元,排名世界69位。不过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不够平衡,仍是一个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尚且低于“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学术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在“做大蛋糕”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综合来看,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资本主义活动,诸如创新创业、初创公司(start-ups)、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术语,就是用来刻画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二是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依赖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需要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以上只是在一般意义上阐述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国外常用的“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所谓“锚机构”,是指一个城市的核心机构(大学和大型医院最为典型),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位于某一特定的社区内,因而不太可能搬走;它们在发挥主要功能的同时,通过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战略性贡献,在地方上扮演了重要且普遍受到认可的角色。“锚机构”这个概念自2002年提出后,立即受到欧美学界的追捧,如今已成为一种新的范式,用以理解基于地方的机构(place-based institutions)在打造成功社区和地方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来说,大学的锚机构角色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购买者、雇佣者、房地产开发者、孵化者、顾问/网络建构者,以及劳动力开发者(图1)[]。而中小城市高校作为中小城市的“锚机构”之一,在中小城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在新时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二)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橄榄型社会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形态。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极贫、极富群体均占比较小的社会,这种结构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正是此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虽较过去有所下降,但仍高达0.466,城乡间、部分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另外,按照目前采用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0%,低收入群体有8亿多人,占比高达57%。无论是从基尼系数来看,还是从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来看,我国尚未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这背后,中小城市居民(含城KSdh9cX18zXEbfUdjVgNuA==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收入又“拖了后腿”。据统计,2022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强城市,无一例外为大城市;具体到省份,大部分又以省会城市排名第一[]。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任增元、沈玥彤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东北三省共同富裕的实现[]。可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一个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且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具有根本性的、可持续性的作用[]。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承担着当地众多本科生的培养任务,不断提高当地人力资本,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而言,它可以在两个方面提升人力资本:一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生源多来源于当地,学生毕业后更多地留在当地就业。相比之下,大城市高校的生源更加多样化,但其培养的人才往往过多地盯着大城市,而不愿意前往中小城市[]。因此,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为地方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差距。二是终身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国家层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在个体层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保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不仅许多低技能的工作岗位将会被机器取代,而且不少传统的白领工作岗位也岌岌可危。为了不被取代,所有的专业人士都要持续不断地更新其知识和技能。显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上,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责无旁贷。
(三)提升教育公平正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立足点,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在新阶段,全社会对教育公平正义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高。“没有高水平、高质量、更全面的公平正义的教育,就没有共同富裕的可能性。”[4]推及高等教育,以上论断自然同样适用。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没有均衡充分发展的高等教育,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然而,摆在共同富裕征程上的一大挑战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明显不均等。根据前文统计分析可知,大城市高校云集,且占据了绝大部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中小城市高校数量明显偏少且多为新建院校,无论是在实力还是名气上,都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高等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不同区域入学机会的不均等,而且造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显然,推动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上“好大学”的梦想。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从“有学上”转为“上好学”,这一情况更是迫使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当然,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正义,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不是要求每个地区都拥有世界一流名校,也不是要求每个地区的孩子都能入读世界一流名校。那种愿望,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更包含精神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个体在追求文化生活、审美情趣、自我价值等过程中所获得的较好公共文化资源保障和所享受的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现阶段,虽然国家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做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就包括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有效供给不足;精神共富的区域失衡和城乡差距比较明显,中小城市及其所管辖的农村区域教育、文化和娱乐水平相对较低,人们的文化素养、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不相匹配[]。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且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地方性”的特点是这一角色实现的重要保障。一是精神文化资源共享。高校需要打破“围墙”意识,对全民开放图书馆、博物馆、讲座、艺术展览、文艺汇演,等等。二是精神文化资源传播。高校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科普宣传、文化下乡、社会实践等方式,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认知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三是精神文化资源挖掘。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队伍,主动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等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这些稀缺的精神财富一旦被挖掘出来,对于强化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提升教育公平正义和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的实现前提是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我国众多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存在着办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研水平较低、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难题进而影响到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的实现。
(一)办学经费紧张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多为后起市属或是省属院校,其经费也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缺少国家财政经费支持,而中小城市地方政府不仅自身财政收入有限,其高等教育的投资意愿也相对较弱。近年来,中小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大量的企业、资本投资、人才、创业活动等落脚并聚集于大城市,减缓了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导致中小城市政府财税收入较低,造成教育生产责任与资金供给能力之间出现矛盾。同时,高等教育事业属社会民生类公共项目,高等教育投资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回报迟效性、间接性等特点,这一投资无法像经济建设、社会生产等项目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回报,势必进一步削弱了中小城市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意愿,使众多中小城市高校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二)师资力量薄弱
优质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也进一步影响到院校“升大”、申硕、科研经费的获得等问题。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学校的设施设备、科研环境、文化氛围等使其处于难以引进教师以及教师引进后易流失的困境之中。杨燕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整体呈现“单向性”流动特征,即由经济外围流向经济中心、政治外围流向政治中心和学术外围流向学术中心的流动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吸引力始终有增无减。从流动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倾向于从地级市流向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其问卷调查中,近70%的教师认为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对其流动存在较大吸引力[]。李浩瑄也谈道:“在另一所位于普通地级市的综合类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两三年前相继走了3名博士,他们均去到了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任教。”[]随着更多城市加入“抢人大战”,城市落户门槛也在逐步降低,一些省会城市甚至实行“落户自由”,也将进一步导致中小城市高校相对缺乏师资吸引力,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育才、引才、留才上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是培养当地人才的主力军,但由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影响了中小城市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办学定位不清晰,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不仅造成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也对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过于追求热门和效益,未有效结合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优势来开设专业,未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专业同质化严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上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的导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导致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与本地区就业岗位的适配性不高。
(四)科研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师资的科研能力等都对院校的科研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科研能力较低、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时间投入不足,也缺乏学术骨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同时,科研是高投入活动,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教育经费短缺使其对科研也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基础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缺乏投入的科研活动也难以有高质量的产出,进而导致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科研水平较低。
(五)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性”院校,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优势也在于“地方性”,包括与中小城市企业合作进行研发工作、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等。然而,当前众多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味模仿老牌本科高校,走上了贪大求全的学科发展之路,其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衔接不紧密,未能与地方的优势产业有效结合,也便无法深入推进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使命,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中小城市高校作为当地的智力中心、文化中心,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精神共同富裕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众多中小城市高校沉浸在自身发展上而无暇顾及推动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或是积极向社会开放学习资源、传播精神文化资源等活动,这些都使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四、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显然,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想要扮演好助力共富的角色,是建立在实力与能力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如前所述: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面临着多重办学困境。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寻求合作时,往往选择与域外知名高校联姻。究其根源,乃地方高校办学实力不济所致也。对此,刘献君指出:“地方高校的水平与满足技术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去甚远……地方高校目前的状况,难以在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换言之,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富的路径选择,需要依靠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此外,随着新生人口的缩减,可以预计,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尤其是那些地处收缩型城市(shrinking cities)的高校,在未来还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对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而言,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不败的现实考量。那么,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
(一)总体思路
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基于宏观的、整体的视角论述高等教育高质量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例如,王建华指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或协调。”[]再如,刘国瑞指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新阶段,亦即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对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这一特殊类型的高校如何高质量发展,目前还缺乏令人信服的研究。依据王建华、刘国瑞等人的论述,本研究提出: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实现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我们看来,落脚点是深化校地合作。
第一,深化校地合作,有利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当前,许多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仍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习惯于仿照传统老牌大学的办学思路,目的是提升学术声誉和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排位。但是,这种做法不仅有可能削弱这些高校原有的办学特色,而且有可能因过于注重科研而损害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深化校地合作,要求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融合起来。融合的过程,即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刘献君近年来提出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鼓励地方高校深化校地合作。
第二,深化校地合作,有利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获得办学资源。高校是资源依赖型组织,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恰恰缺乏足够的办学资源。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通过校地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作出贡献,往往能赢得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在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过程中,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能够获取大量办学经费,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第三,深化校地合作,有利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型各层次本科院校忽视自身实际情况,纷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主,在专业设置上随大流、追热门,最终引发社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结构性矛盾问题。深化校地合作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不二法门。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味着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需要摆脱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学校制度,从而使其人才供给与地方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相互适应[]。这种相互适应和重新审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通过深化校地合作,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与政府、企业等积极沟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助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实现人才供应端和需求端有效对接。
校地合作深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因为校地合作有一个重要目的,即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跟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紧密融合起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此外,在校地合作过程中,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还可以通过研究、传播等方式发展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达到精神生活共富的目的。
(二)具体路径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校地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校地合作的优势与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就政府而言,政府缺乏宏观指导、支持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发挥协调者、引领者的作用。就高校而言,高校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不强,学科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忽视地方经济社会需要;高校教师在晋升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下重论文、重研究而轻实践,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追热、追新而忽视解决中小城市的生产实际需要。就企业而言,一些企业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创新意识薄弱,不太愿意付出成本跟高校合作,或是在合作中缺乏交流沟通,双方未对校地合作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使其在后续推进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第一,改变认知,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一种“共享价值”(shared value)。共享价值这个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波特(Porter)和克拉默(Kramer)提出,指企业在经营之时应摒弃权衡取舍观(trade-offs),增进社会价值创造,从而破解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难题[]。这个概念后来也被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因为研究者发现,大学与社会并不总是利益一致的,很多时候存在各种矛盾与冲突。例如,白逸仙发现,我国高校“产教融合”面临各种困境,根源在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制度逻辑不同。这一情形导致各自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力不往一处使,最终结果是“校企合作改革轰轰烈烈,结果却收效甚微”[]。有鉴于此,为了使校地合作能落到实处,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克服背后的认知障碍,真正形成一种共享价值。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不能简单地把其管辖的高校视为附属机构,而应把其作为“锚机构”来看待。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甚至把高等教育视为“关键性基础设施”(key infrastructure)[]。地方政府只有提高对大学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才能在制度、政策、资源等方面予以完善或加大投入,真正推动和深化校地合作。对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而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不能自娱自乐或闭门造车,唯有深化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正所谓“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对于企业而言,在与政府、高校合作的时候,不能老是抱着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应以增进社会价值为圭臬。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校地合作战略规划。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办学实力和服务能力,同时考虑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需求,制定校地合作战略规划,打造全方位校地服务体系。校地合作战略规划要明确各主体责任和义务,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合作平台的建立为基石。此外,校地合作战略规划应明确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且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合作运行机制。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应建立校地合作领导小组来专门负责校地合作相关事宜。当然,政府、企业等组织也需要成立专班,安排一些工作人员进驻校园,及时沟通反馈各方需求以及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校地合作顺利有序开展及时扫清障碍。此外,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应主动聘请政府官员、企业主、行业领袖等担任学校各类组织机构的委员、顾问、兼职教授等,使学校各类政策的决议和执行考虑到社会各个层面,更加贴合地方实际需要。再者,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政府、企业等共建信息交流平台,并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就上一阶段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布局下一阶段合作事宜,通过定期的交流总结不断提高校地合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改进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校地合作的积极性。目前,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教师晋升核心指标仍然是学术论文和纵向课题,这导致教师“唯论文”和“唯课题”,但这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的发展实际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符。因此,为了深化校地合作,亟须改变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改变之一就是突出本科教学之外,还要着重强调教师的实际贡献,如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企业的“卡脖子”难题、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并将教师参与校地合作工作任务量和贡献度纳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之中;同时,在职称晋升上给予充分体现,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校地合作之中,助力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和地方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五,培育具有强烈服务意识、服务精神的学校领导核心[]。任何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校地合作的推动自然也不例外。就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而言,校地合作的深化离不开选拔、培育一批出色的学校领导班子。首先,他们要具有坚定的信念,深刻认识到地方高校要发展,必须打破自我封闭,深化校地,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其次,他们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广泛吸取智慧,同专家学者以及兄弟院校一道探讨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最后,他们要有合适的招数,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校地合作的路径。
结语
当前,有关高等教育和共同富裕的探讨,大部分学者把目光聚焦于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或泛指意义上的“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相对)。总的来看,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实现,在学术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把目光聚焦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这一特殊群体上。作为一个区域的“锚机构”,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们在助力共同富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它们又普遍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胜任助力共富的职责。近年来,不少省份纷纷推出“强省会”战略,这使得地处中小城市的它们,进一步受到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一些高校从地方迁回省会或者在省会设立分校,就是最好的明证。
如何化解助力共同富裕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这还有赖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结合共同富裕的战略任务,本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是深化校地合作,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校地合作之于中小城市本科院校高质量的价值以及具体路径。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是否行之有效,还有待实践予以认证。今后,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挖掘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角色扮演,以及背后存在的挑战,尤其是校地合作中存在的阻碍因素。
最后,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共富预立项项目:浙江省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及其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JYGF24)的资助。
注释
①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117所,其中本科学校1308所,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开信息《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参考文献
On Roles and Path of Undergradute Colleges Helping Common Prosperity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IU Aisheng,MI Yan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Zhejiang,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an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have played multiple roles, including help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n olive-shaped social structure, improving education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of people’s life spirit.The way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es in deepening school-place cooperation, which requir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cities toform “shared value”,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 teacher evaluation mechanism,and cultivate leadership core with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
Keywords:common prosperity,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gh quality development,school-l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