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教育价值意蕴
2024-11-11薛建娟吴国富钟玉婷
【摘要】延安大生产运动在特殊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也是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生动实践,蕴涵着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通道和主体等基础要素,在价值、理论、规律和理念层面高度契合。延安大生产运动具有的劳动教育要素为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历史和逻辑的契合在规律性认识上为理论升华奠定了基础。面对当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火热实践,重新发现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对推动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新时代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不乏现实启示。
【关键词】延安大生产运动;劳动教育;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5-0074-09
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社会性生产劳动实践是满足教育效果的基本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克服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领导组织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自1939年毛泽东于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自己动手”口号,经中共中央1941年向军民发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到1942年底确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大生产运动全面展开,并于1943—1945年间达到高潮。延安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特定时期的实践需要,实现了革命与生产融为一体的目的,其初衷虽不是教育,但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生动历史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探索契机和宝贵经验,其价值意蕴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延安大生产运动蕴涵劳动教育的基础要素
正如马克思指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2延安大生产运动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作为社会性生产劳动实践,延安大生产运动蕴涵的劳动教育基础要素,是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和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
(一)提供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契机
作为一场持续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延安大生产运动范围广泛,在地域上覆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抗日根据地,在主体上吸引了全社会人员的参与,在内容上涉及了生产劳动和各科目教育。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果,保障根据地军民的物质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目标,克服财政经济困难达到了“生产自救”的目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还在于中国共产党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使运动成为探索劳动教育的一次重要历史契机,“在职人员特别是各校青年学生以自古无有的劳动实践锻炼了思想意识与肉体,证明改造自然也同时改造人性”[]278-280。正因中国共产党所注入的教育因素,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党政军民学等社会成员,参与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劳动的成果,以更为自觉的意识和主动的热情投入生产劳动实践当中,让根据地军民愈加团结一心,凝聚起全面抗战的坚强力量。
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战时期吸引了大量青年知识分子的奔赴,大生产运动为青年的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契机。怀揣爱国之心并充满革命热情的青年,与大生产运动相遇并紧密融合在一起,在群众性生产劳动实践当中学习和成长。于青年而言,参与生产劳动不仅是追求革命的事业,而且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生产劳动的知识不再是停留于书本的理论,技能也不再是学校的专业,而是火热的实践和具体的生活。劳动知识并不只流动于笔尖,而是拿起锄头爬上山头垦荒拾地,撸起袖子挽上裤腿进入田间种菜浇水。毛泽东曾明确地说:“你们将工农商学兵结合起来了。你们读书叫学,开荒是农,打窑洞做鞋子是工,办合作社是商,你们又是军,……文武配合,知识与劳动结合起来,可算是天下第一。”[]122由此,延安大生产运动成为革命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社会实践载体。
(二)引领了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
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进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人民在精神上依然遭受着殖民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双重压迫,成为被统治被剥削对象,生产劳动被视为是低贱职业。作为落后的上层建筑,封建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严重束缚了生产劳动实践,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确立并坚持正确方向的引领则成为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劳动视为人的本质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第一需要”“劳动生产了美”“劳动生产了智慧”[]53。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现实中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中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实现力量的唯物史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向。
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生产实践和教育民众,致力于发展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文化,改变了“劳动低贱”等落后陈腐的劳动观念,成为劳动教育新的方向。在新的思想文化影响和正确方向引领下,“发展生产、拥军爱民、支援前线”口号深入人心,轻视劳动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在实践中逐渐被扭转,“她们打罗柜、筛筛子、抬水、浇粪,毫不在乎了,光着脚不穿鞋袜满身沾着面在大家面前走来走去也无所谓了,对别人不但不再隐瞒在学校参加生产的情况,反而津津乐道引以为荣了”[]256,258。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确立的劳动教育正确方向,带来的是根据地民众对劳动新认知的不断深化,厚植了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了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
(三)建立了劳动教育的规范通道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科目之一,由内在规律所支配并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应的规范予以支撑和保障。劳动教育以“劳动”为载体与通道,但并不止于“劳动”,重点在“教育”,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所强调的,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注入“教育”的因素,注重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对生产劳动实践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二者辩证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初衷是以大规模生产劳动实践进行自救以保障党的革命事业,但实践中并不止于具体的生产劳动,教育得到主观上的重视并付诸实践。劳动教育的注入,丰富大生产运动内涵和提升运动成效的同时,也在逐渐形成的各个通道中走向规范化,这在延安时期根据地建立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十分典型。
为培养革命人才和促进革命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相继建立起抗日军政大学(由红军大学改建而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等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吸纳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这些学校成为劳动教育规范化的通道。为适应劳动教育的需要,根据地院校在教育课程体系上,不仅在修订教材时增加生产劳动知识的内容,也进一步规定学生参与劳动的课程以及时间,如延安大学规定“本校教职学员必须参加经常的生产劳动,其时间与学习时间之比例为学习占80%,生产占20%”“学生在校内学习一阶段完毕后,一般规定下乡实习三个月再回校总结经验,进一步的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以学校附近地区为进行实习的场所”[]146,150。在学制学时等方面,根据地部分院校采取“半工半读”等形式,早上上学,下午干活,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也能每天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分担家庭生产的压力,承担简单的劳动任务,如担水、扫地、算账等等,要求教职员工也投身生产运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提高同学们的劳动积极性。劳动教育规范通道的建立,使学校教育、青年成长成才与大生产运动的实践紧密融合,为革命事业的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
(四)聚焦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
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实践主体涵盖了各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学全部社会成员,劳动教育事实上也实现了对其的全覆盖。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吸引了无数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据统计,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多万人,其中相当部分是青年知识分子。该群体人数众多、党派各异、职业不同,有大学教授和工程师,也有新闻记者和青年学生等,奔赴延安的驱动力并非全部是理论认可和思想认同,因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难免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出于革命事业的需要和延安时期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党员和青年学生,包括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成为大生产运动中劳动教育的主体。
民族和国家的永续发展,离不开青年的成才及其创造性的劳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更需要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聚焦青年知识分子这一重要主体,以劳动教育助力其成长为时代和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实践中,延安的高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鼓励学生参与生产活动建设校园,“中国医科大学学员们自己开挖窑洞,参加学校的开荒运动;马列学院学生经常在城南30里以外的地方砍柴以解决烧炭问题;还有边区高校组织学生纺线、打毛衣、开办商店等”[]。劳动教育与大生产运动紧密结合,养成了知识分子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挥了青年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一批热爱劳动的优秀模范青年和干部队伍。毛泽东称赞青年不仅“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还“在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千亩万亩的荒地”“真是抗日救国的先锋”[]568。
二、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作为根据地完全执政当中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实践,延安大生产运动承载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劳动教育探索,为走向全国范围执政后开展劳动教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从早期的局部探索到全国范围的广泛实践,中国共产党在经验总结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劳动教育一般性规律的认识,推动着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的理论升华。察源观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实践与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主张在历史和逻辑上高度契合,并在价值主张、理论观点、发展规律和执政理念的维度得以具体的彰显。
(一)基本价值主张的契合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成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劳动价值观念。古代涉农思想各有偏重却失之偏颇,代表劳动者要求的墨家反对统治者掠夺劳动者的衣食之财,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并研究农业生产问题,与同时代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形成争鸣。进入封建社会以至近代,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而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劳动者成为被统治被奴役的对象,“体力劳动低下”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研究“十月革命”后得出结论,劳工主义的胜利就是庶民的胜利,“五四运动”后进一步指出必须依靠劳工阶级进行社会改造和推动历史进步,由此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领导劳工阶级建立一个人民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团结带领占近代中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理论武器,在革命事业中更新劳动观念开展劳动教育,践行尊重、热爱和崇尚劳动的基本价值主张。
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面对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只有依靠劳动群众,自力更生进行生产劳动才能“丰衣足食”实现自救。193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现在钱虽少但还有,饭不好但有小米饭,要想到有一天没有钱、没有饭吃,那该怎么办?无非三种办法:第一饿死;第二解散;第三不饿死也不解散,就得要生产。我们来一个动员,我们几万人下一个决心,自己弄饭吃,自己搞衣服穿,衣、食、住、行统统由自己解决,我看有这种可能。”他明确提出,“要自己种地,自己动手”[3]111,112。面对“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的手段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892的严峻形势,毛泽东指出,“边区有政治军事经济财政锄奸文化各项重大工作,就现时状态即不发生大的突变来说,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吃穿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187,由此确立“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推动延安大生产运动走向高潮,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成为现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以新的劳动价值主张塑造和引领延安大生产运动,提高了根据地生产效率,提升了劳动的育人价值,使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的价值契合得以具象化。
(二)科学理论观点的契合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在设想未来理想社会时,就提出“劳动光荣”,比较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指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实现解放的现实途径,由此也实现了劳动观的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196;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与自然界相结合成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塑造人、创造历史、实现自由,是真正属于人的本质性力量,恩格斯就此深刻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74。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提出“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4]305的科学理论观点,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435,“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30。由此,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教育的实践维度,突出劳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将共产主义明确写在自己的奋斗纲领中,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秉持劳动是财富和幸福源泉的科学观点,以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是人类文明基石的思想认识,推动中国的劳动教育观走向颠覆性改变。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注入的教育因素,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促进生产自救运动发展过程中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思想,积累了劳动教育的宝贵经验。大生产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劳动宣讲、劳模嘉奖和竞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在思想上可以改变过去许多人轻视体力劳动的那种不正确的观念”,劳动群众在实践中“可以深切地体验出‘劳工神圣’的真理来”[]188-201。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的这种理论上的契合,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封建思想残余,在根据地形成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为党的革命事业造就了物质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保障。
(三)历史发展规律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295,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展现出的劳动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和价值教育的属性,并且与劳动实践紧密相连而印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变迁烙印。正确有效的劳动教育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既要遵循教育和个人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也需符合人的全面与个性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应融入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中,随劳动形态的演进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开展劳动教育,注重规律与实践相统一,从劳动知识、观点、情感和价值等层面,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并使其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契合了自根据地完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的历史发展规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500。彼时,中国共产党在时空上虽属局部执政,但在内容和方式上已是完整执政。正如毛泽东所说:“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的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8]742中国共产党不仅大力发动群众参与革命和生产进行生产自救,而且组织党政军民学等学劳模、奖励劳动英雄和提倡生产竞赛,开展劳动教育改变人民群众的劳动观念,引领根据地新的劳动风尚,这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的典型表现。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既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也厚植了执政的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执政的进程,并对全国执政的理念与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便将“爱劳动”列为国民的公德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确认为党的教育方针和优良传统。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在发展规律上的相互契合表明:“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四)立党执政理念的契合
历史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绝大多数人的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了历史,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没有任何的私利,初心使命始终是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党的二大通过《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中国共产党采用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让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扫清了障碍,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创造了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9]1094-1095。这在根据地执政实践中同样得到体现,彰显出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在历史和逻辑上的高度契合。
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前,毛泽东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中便强调:“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81面对因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封锁”导致的各根据地陷入的严重经济和财政困难,以及陡增的人民群众负担,毛泽东提出了“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467。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开展大生产运动,动员并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实行精兵简政,主动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由此成为在执政条件下以实际行动进行劳动教育运动,从而使党员干部认识到依靠人民是取胜法宝,服务人民是根本出发点,“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9]1096。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在立党执政理念上,因群众路线而具有的契合性,历史地注解了习近平所说的“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①。延安大生产运动与劳动教育的史实,再次表明群众路线作为立党执政理念的现实形态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成为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三、延安大生产运动蕴含的劳动教育重要启示
列宁曾指出:“没有年青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提示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413新时代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传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深入挖掘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劳动价值意蕴,对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需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苏联到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一直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坚持,并被视为共产主义社会重要教育形态。作为革命事业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劳动教育运动。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自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并参加纺纱等劳动竞赛,示范带动着根据地党政军民学的劳动热情。集中开展的劳动教育,注重理论讲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毛泽东在抗大的授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劳动知识,紧密结合实践进行经验案例运用,深受师生欢迎。以学校为渠道开展的劳动教育,大部分院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确定为教育原则,使青年知识分子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增加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延安时期以大生产运动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打通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贯通,在实践中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革命人才,将涌入的知识青年锻造成了革命新人。面对全新的时代特征和事业需求,当代的劳动教育既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践,让受教育者投身到生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劳动,身临其境地感受和认识劳动,形成实践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相互间教育的氛围,推动劳动教育走向行动与思想的双重自觉,落实习近平明确提出的,“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二)要与党的大政方针有效联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广泛开展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离不开与所处的时代同行,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共进。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劳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重要原因正在于此。延安大生产运动源于根据地艰难处境。随着形势的不断严峻,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大政方针的引导,1943年10月,毛泽东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再次发出号召,“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9]911。与此相配合,中国共产党注入的教育因素,为大生产运动提供了内生动力,从而在革命和生产并举中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自救目标的同时,推动大生产运动成为一次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广泛动员和科学组织下,劳动教育与延安大生产运动实践紧密结合,与彼时革命事业和大政方针有效联动,最终在劳动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多个层面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成效。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同样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密关联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努力把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教育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需与青年成长成才无缝衔接
青年的成长成才有其自身规律,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需要与青年成长的阶段性特点相适应。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各根据地便将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全过程教育。小学阶段:部分学校专门设有“劳作”课程[]60,61,根据农时闲忙采取“半耕半读”“半工半读”的方式,上午课堂学习,下午参与推碾子、砍柴、浇水的家务劳动。中学阶段:根据政府《中等学校新课程》规定,根据地各六年制的中学师范,需要在第五至第六学期每周开设3小时的“生产知识”课程,“侧重农业,亦兼工业商业等的初步概念”[],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储备基础的劳动知识,为后续参与劳动打好基础。大学阶段:要求青年学生广泛参加家庭、学校的劳动,规定学生需要去实习场所进行生产劳动,“学生在校内学习一阶段完毕后,一般规定下乡实习三个月再回校总结经验,进一步的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以学校附近地区为进行实习的场所”[6]146,150。可见,劳动教育在青年的生活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部分,伴随着根据地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毛泽东曾经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8]559。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贯穿青年成长成才的各个发展阶段,同样必须尊重规律,不同学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和合理选择教育方式,使青年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形成无缝衔接。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社会实践条件的支持,正如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①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为青年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和良好条件。
(四)应与其他教育科目协同开展
教育有其一般性规律,劳动教育作为科目之一具有自身特点和目标要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即主张学校在发展年轻一代的体力和智力的同时,应当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劳动教育的开展,无论内容还是方式,均需要科学理论予以奠基和正确方向进行引领,与其他教育科目协同开展,将一般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为整体,采取综合的方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各类教育与农业、工商业、种植业等不同生产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并综合开展,学生在农业小组中种菜地、培植花木,在纺织组捻毛线、做针活,在木工组掌握木材知识等,从不同的生产小组中学习劳动技能,既让学生们锻炼了体魄又让其形成了正确劳动观。同时,各种课程综合开设,学制和学时协调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融会贯通中真正地掌握各领域的书本理论知识,并运用于生产劳动实践接受检验,各教育科目协同开展有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明确要求:“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1]当前教育体系仍可见应试教育的表现及其影响,“五育”之“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中,德、智、体和美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得到重要改观,劳动教育则仍处于探索当中。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五育并举”中可以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因而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因此,现阶段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应在与其他教育科目协同开展的过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五)善与各类激励机制有机配合
在尚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社会形态中,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即马克思所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受限于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管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劳动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和劳动的整体认知和感受均难以持续维持较高的“幸福度”。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下,劳动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现实中也经常面临“获得感”缺失困境。尤其是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劳动教育容易被认为是学习任务而流于形式,或被视为学习负担而疲于应付,甚至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因此,现实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精神与物质等各类激励机制,提升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和“幸福度”以实现劳动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大生产竞赛、嘉奖优胜劳动者、中央领导人积极参与进行示范带动,以及通过评选先进、表彰劳动模范和给予荣誉称号等方式,发掘并积极宣传英雄模范,如农业英雄吴满有、工业英雄赵占奎、合作社劳动英雄刘建章、妇女劳动英雄郭凤英等,激发人民群众参加生产劳动的内生动力,增强人民劳动“成就感”。各种激励机制的实施,使劳动教育取得了切实成效,“劳动光荣”蔚然成风,人民群众的劳动面貌焕然一新,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热情高涨。劳动教育的成功,带来了生产运动的高涨和生产力的提升,经过几年艰苦奋斗,1942年底已经度过了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实践,实现了与延安大生产运动劳动生产实践的最佳耦合,促使根据地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劳动热情被调动起来,劳动技能被发挥出来,劳动观念和社会风气被改变过来,实现了劳动与教育的双赢,劳动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到了共赢。
结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教育历史经验和价值意蕴表明,弘扬劳动精神进行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事业,也是时代提出的理论课题,更是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实践问题,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在丰富的经验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升华为新的理论,以创新理论指导全新实践,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
注释
①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②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页。
参考文献
On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Labor Educationin theYan’an Production Campaign
XUE Jianjuan1,WU Guofu2,ZHONG Yuting2
(1. The Publicity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an;
2. Marxism School,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 Sichuan, China)
Abstract: The Yan’an Production Campaign provided an importantmaterial basis for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special period. It is also a vivid historical practice of Marx Educ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labor in China. The Yan’an Production Campaign contains basic elements such as the practice, direction, channels, and subjec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labor Education. 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cYOL1csFaTG5SjWhmV/Yfg==ith the history and logic of labor education at the level of value, theory, laws and concepts. The elements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Yan’an Production Campaign providedpractical experience forthe theory of labo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mbinationofhistory and logic has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theoretical sublimationin terms of regular understanding. In the face of the hot practice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country and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rediscovering th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Campaign of Yan’a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theory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no lack of practical inspiration to promote the Educating Five Domains Simultaneously and Three-Wid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the Yan’an Production Campaign,labor educati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