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智慧”之路
2024-11-11杨晓娜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时代已迈进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为高校教学、科研等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应紧随时代前进步伐,积极推进一系列工作,向智慧化方向迈进。基于此,现从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特征入手,阐述了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载体,探讨了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路径,并提出了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实行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界提出了一系列与智慧化相关的概念,包括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等。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力度,在此过程中,智慧图书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建设自身专属智慧图书馆的行列中。鉴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日益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资源占比的大幅升高,传统以资源为中心逐渐转变成如今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趋向,使图书馆服务模式也逐渐由传统服务模式趋向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充分把握用户实际需求,帮助用户高效便捷获取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对丰富高校图书馆内涵、推动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进行研究分析。
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特征
智慧图书馆基本内涵
图书馆作为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会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加持下,图书馆形态会不断革新。例如,近年来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或者图书馆智慧化服务逐渐由过往的学术概念演变进入研发实践阶段。对智慧图书馆基本内涵的界定,首先,要明确图书馆自诞生以来便具备资源存储、利用的特性,基于此可知,图书馆服务的流程主要为先对各类资源进行存储;其次,借助相应手段完成对这些资源的输出,从而完成对用户的服务。从这一视角而言,智慧图书馆主要指的是可提供智慧服务的图书馆,其是智慧馆员、智慧技术、图书馆业务及管理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结果。一方面,智慧图书馆可提供各式各样的自助或无人服务,如近年来兴起的Amazon go、缤果盒子、神奇屋等无人超市;另一方面,智慧图书馆还可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感知,继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精准的服务。
智慧图书馆服务特征
智慧图书馆服务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信息获取需求发生了极大转变,对图书馆服务提出知识化、智能化、个性化等全新要求的同时,让智慧图书馆服务不断趋于个性化。鉴于此,图书馆服务模式不断转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持下,通过采集、提炼,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各种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智慧图书馆可通过建立动态知识库,推进对图书馆存储资源的科学组织及全面标引,结合用户相关数据习性,借助数据挖掘、领域建模、情景分析等手段,基于对用户潜在需求、兴趣偏好的挖掘分析,继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信息服务。
第二,智能化技术应用。新时代背景下,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加持让图书馆所能实现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包括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实现。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图书馆服务不断趋向智慧化、智能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智能化,图书馆用户与馆内资源之间构建了前所未有的交互关系,并形成了异构的图书馆数据信息。与此同时,通过对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让数据变得智能化,助力图书馆实现智慧化服务。
第三,泛在化空间体现。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广应用,社会空间不断趋于泛在化,依托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让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已然成为各大社会组织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图书馆依托大数据、物联网、RFID等技术,逐步由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转向虚实相融的智慧空间,建立起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用户与馆内资源之间的紧密联系,服务空间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本身,而是实现了大幅延展,进一步使图书馆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
第四,融合化发展实践。智慧图书馆服务还表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相关研究人员基于对全球范围内图书馆融合发展特征、趋势的研究指出,秉持融合发展理念,由数字图书馆发展转向融合图书馆,已成为当今时代图书馆服务发展创新的大势所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图书馆融合化发展不断推进,为使自身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不断打破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推进数据共联。例如,2017年年末,在深圳开展的AR阅读活动“今天,深圳是座图书馆”,组织者推进智慧图书馆与移动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构建了集行走、抓书、阅读、社群排行等元素于一体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让用户除活动本身外,积极参与自主寻书、积极阅读的行列。鉴于此,图书馆不论是与互联网、区块链、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融合,还是与智能设备等开展人机交互,抑或进行跨行业、跨区域的融合,无不是当今时代图书馆融合化发展的体现。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构建载体
科学完备的数字、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应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智能图书推荐、数字资源访问等服务支持。高校图书馆可依托深度分析智慧化服务需求,打造数字、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并依据具体的智慧化服务功能及服务对象,对智慧化服务系统平台模块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通过高校专业人员对智慧服务管理平台予以运维,保证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应用的有效性,为用户获取智慧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另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智慧化服务需求,除了要考虑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需求,还要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建立智慧服务动态化管理系统,助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系统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平台
打造系统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整合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管理资源,构建全面统一的智慧化服务管理体系,亦是助力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可依托打造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相关智慧化管理服务功能与智能服务系统的有效衔接,由智能服务系统对服务管理要求、智慧服务规范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统筹,防止图书馆服务管理出现结构碎片化问题,切实推进图书馆智慧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运行,让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可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路径
构建健全的智慧化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智慧化管理制度。随着高校图书馆不断趋向智慧化,传统管理制度表现出一系列不足,难以适应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要求。鉴于此,应当建立并完善与智慧服务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有序进行。由此,应当紧随时代前进步伐,对传统管理制度予以革新调整,面向一系列新型技术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规定,包括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接口、数据格式,为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另外,还应科学地开展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不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稳步进行。
其次,构建健全的管理模式。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而言,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健全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运行成效,也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立足用户实际需求,对传统管理模式予以优化革新,让用户获得更优质的服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应有意识地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推进对资源的智慧化管理,保障智慧化服务模式的有序运行。依托健全的管理模式,为图书馆用户创设轻松和谐的借阅氛围,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引入可靠的管理技术。新时代背景下,适用于管理领域的现代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构建可靠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智慧化管理水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入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设备,为图书馆智慧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依托对一系列先进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为广大用户带来更高效便利的服务,还可充分把握用户实际需求,进一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
首先,智慧化学科服务机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建设已然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可靠支持。依托学科服务平台,高校学科建设人员可在线上提交学科分析、课题定题、科技查新等服务需求,而图书馆馆员可与用户进行紧密交互,获取结果反馈。基于此,高校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务必要保证服务内容的完善性,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加强个性化学科服务建设,结合用户的具体专业,为其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课程导向。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科数据予以管理的实践中,除了要对不同学科类别进行明确细分,基于此打造静态学科数据库,还要结合用户数据使用实际,对动态数据予以明确划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学科服务。
其次,智慧化互动服务机制。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大幅提升了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使当今时代广大读者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难度,提升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与认同。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竭力扭转长期以来图书馆馆员服务被动化的局面,引导馆员以饱满的热情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例如,图书馆可打造个性化课堂,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课题组等提出的各种需求,推进主题式教学,并与用户一同探讨教学内容的具体设定。此外,还可结合用户的兴趣偏好、特长优势,开设颇具互动性、趣味性的选修课程。
最后,智慧化移动服务机制。高校智慧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涉及实地移动智慧化服务、虚拟移动智慧化服务两大方面。其中,虚拟移动智慧化服务在如今众多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这一服务模式,用户可打破时空限制,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借助各类移动终端,完成对多样、丰富知识信息的便捷获取。为达成这一服务效果,高校图书馆可打造“无人图书馆”,便于用户全天候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源,并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为用户借阅书籍提供便利。
依托先进技术,提升智慧服务水平
首先,智慧检索。高校图书馆用户可依托图书馆智慧检索服务,高效快捷检索获取自身需求的信息,这是传统检索难以比拟的。与此同时,通过对用户检索痕迹的全面整合,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进数据库,可帮助图书馆智慧检索服务及时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将对应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智慧检索服务模式以智能化检索系统为核心,并能够实现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以及智能推荐等功能。其中,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可实现对用户自然语言输入的有效识别、分析,并将其转化成能够被检索的短语或者关键词。语义分析功能可结合前后文、语义关系,识别用户输入信息的内涵,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检索结果。例如,MVS技术作为当今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可使用户高效便捷地从图书馆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可靠的检索、推荐信息。在这一技术的加持下,用户检索需求一经发出,平台即会迅速作出反应,将检索需求反馈给图书馆文献知识库,最终为用户呈现检索结果。智能推荐功能可结合用户兴趣偏好、行为习惯,推荐对应的信息资源,让用户获得良好的检索体验。除此之外,对于用户来说,检索结果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呈现,其准确与否、贴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满意度。鉴于此,图书馆智慧检索服务应当在用户得到搜索结果后,做好对用户评价的采集、记录工作,继而基于此对搜索推荐予以优化调整,提升智慧检索服务水平。
其次,个性化检索、推荐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用户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检索、推荐服务,且具体可从用户画像、推荐算法、个性化界面等方面入手。其中,在用户画像方面,可通过对用户相关数据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分析,建立用户画像,继而掌握用户需求、兴趣等信息;在推荐算法方面,可结合用户画像及文献资源等信息,借助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源;在个性化界面方面,可通过为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检索界面或结果呈现方式,提升用户检索体验。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实行注意事项
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障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鉴于其开放性的特性,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期间面临数据资源极易遭到泄露的风险。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当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积极引入信息安全技术推进对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安全保护,包括对数据资源发布、传输、共享等流程予以严格管理控制,如借助RSA算法、DES算法、SASH算法等加密算法对数据资源予以加密处理;借助模糊化、匿名化手段对用户数据信息予以脱密处理后再进行发布;以及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等主体的数据安全意识,注重维护图书馆、自身的合法权益。
推进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估调整
在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运行管理基础上,图书馆应当积极推进对智慧服务的评估并进行及时调整,包括全面采集用户对智慧服务的反馈意见,第一时间对服务方式予以调整,并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评价体系,建立适用的发展计划,有的放矢地增强智慧服务能力,提升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同度、满意度。例如,用户反映图书馆服务中存在人文智慧缺失情况,对此,图书馆应彰显人文关怀,构建智能技术应用与人文智慧之间的协调关系。除此之外,在对图书馆服务进行评估调整中,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明确自身切入点,保证图书馆服务模式一系列要素的明确化,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便捷性,并实现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直观呈现,切实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使高校借助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各全方位的内容、技术支持。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当从不同方面入手,包括构建健全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等,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提升资源利用率,推动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