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碗面

2024-11-11赵赫咺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4年10期

筋道的面团被揉搓成均匀的长条,经过上百次的来回拉扯,左缠右绕,拉面师傅的巧手随即“啪”地一摔,成就了一碗晨起身体必备的碳水化合物充足的拉面。配上薄如纸张的牛肉片和咸咸的牛骨汤,这一碗充盈着北方特色的“中华第一面”满足了我的味蕾和能量需求。

洁白脆爽的萝卜片在色清气香的牛肉汤中犹如一名舞蹈家,身着白色芭蕾舞裙,随着白雾轻盈地舞动,犹如身处仙境一般。火红的辣椒油像北方人民热情的笑脸,每一根面条上都凝聚着北方人满腔的热情。在我的两根“指挥棒”的操作下,新鲜翠绿的香菜、蒜苗成为舞台上跳动的绿色精灵。这一份被唤醒的满足,让我想到高适可能在武威的风沙中练枪,那是边关将士的粗犷与壮美;也让我想到了岑参在酒泉感叹“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的辽阔,那是边塞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怅然。

早晨我还沉浸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温暖苍茫中,随着时间推移,地面温度升高,我心中镜头一转,画面中的直线和圆,这不又落到了我午饭的圆碗和长筷上?中午的另一口咸鲜来自黄鱼面,那一口咸鲜带我进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柔情小调中,让我随着咀嚼的节奏而沉醉。我想,只有沿海城市的吃货,才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这一份来自大海的馈赠和偏爱。用黄鱼骨精心熬制的高汤,搭配上细嫩肥美的鱼肉、解腻爽口的雪菜、鲜美多汁的海虾,三种食物的江南属性完美组合在这一碗细长却不失筋道的汤面中。随着那一声满意的“咕嘟”前奏声响起,那一口浸满了汤汁的咸香下肚,我来到了李煜和柳永身边。“千里江山寒色远”,乌篷船、青石桥、鱼鳞瓦的深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油纸伞边“船上管弦江面渌”,江南的妩媚和秀丽霎时间溢出双眼。

早晨的兰州拉面,中午的黄鱼面,短短的五个小时内,我体验了到了祖国的北方和南方。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开辟了北方的雪飘荒原,腰鼓震天,展现了北国的凝重旷远;造就了南方的雨打芭蕉,荷香轻飘,那来自江南的婉约缠绵。我对面情有独钟,无论江南还是塞北,我爱每一碗面带来的味蕾乐趣和心灵冲击。

(指导老师:陈冬萍)

●作文背后的故事●

我假期住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上,早饭是一碗兰州拉面,店里喷香的牛肉面和浓郁的羊肉串香,让我仿佛置身西北,在暖暖的满足感中完成了上午的魔都打卡。午饭还是在那条街上,那一碗香浓料足的黄鱼面,是绝对不同的味蕾冲击。两碗面在我心里做着无限次的对比和冲撞。肥美厚实的鱼肉和薄如纸张的牛肉,香浓的海鲜汤和稳扎稳打的骨头汤,精致的摆盘和随意的葱段撒落……这一系列的对比让我想起了朗朗上口的朗诵稿《我的南方和北方》:“我的南方啊,草长莺飞,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我的北方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唢呐万里”。想着优美的朗诵稿,品尝着不同口感的美味,置身于海纳百川的上海,两碗面引起发我的思绪万千,引出了这一篇小作。(赵赫咺)

练 习 室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碗面,请你用文字为它拍个“纪录片”,给小星星们介绍一下家乡的“那一碗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