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中专女生姜萍:用热爱与努力书写青春华章
2024-11-09付增胜
新闻聚焦
近日,江苏17岁的中专生姜萍引发关注。在2024年6月13日公布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中,她以第十二名的成绩晋级。进入决赛的前20名选手中,除了姜萍,其他人均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
姜萍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专业是服装设计。她说,她是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的数感特别好。她更乐意做有难度的题目,“我更偏向于做高等数学之类的,因为这些会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
来到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后,第一次月考遥遥领先的数学成绩,引起了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注意。王老师向她推荐了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和谢惠民的《数学分析》,之后她又继续研究起了Lawrence C. Evans编写的《偏微分方程》。
现在课余或者晚自习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学习数学,“数学更像我一个朋友,问题解决出来的时候,特别快乐,做不出来的时候,会很痛苦”。
(摘编自《光明日报》)
多维解读
一、天赋+努力书写最美的青春。
毫无疑问,姜萍是有天赋的。但正如她自己所说,“要是不努力的话,你光有兴趣,这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她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最重要的还是源于她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不断钻研,从《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学到外语版《偏微分方程》。正是“天赋+努力”,才让姜萍这位中专在读生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二、热爱与坚持缺一不可。
心怀热爱并不难,学会坚守热爱才是关键。姜萍从未放弃对数学的探索,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学习数学书籍,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深化理解,不断探索更高难度的数学题。在预选赛的两天里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答题。可见,她的这份热爱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将数学视为珍宝,以追求完美之心,精雕细琢,没有一点敷衍了事、搪塞应付。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热爱和坚持,天赋才有更多的可能被承托住。
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良马遇伯乐,人才方能散发光芒。
中国从来不缺少天才,我们缺少的是发现天才的眼睛。姜萍的成绩,应该引起我们对那些在某些领域有特长、有天赋的年轻人的关注。他们或许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并不突出,但在某一领域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才华。这些偏科天才同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发掘和培养。
实战考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连日来,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引发全网热议。据悉,该赛事选手遍布全球17个国家与地区,主要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姜萍是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很多网友惊呼她为“数学天才少女”“中专之光”,姜萍就读的学校也成了热门打卡地。
在互联网待久了,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些网友热衷于“造神”,也热衷于“毁神”。有人就指出,当下人们可能因为数学天分而赞赏她,以后也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而反感她。毕竟“糖水爷爷”被网暴、“咖啡阿姨”被造谣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