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024-11-08王立春
那是爸爸送给他的。说起这把枪,来历还真不小。吕惠生到仪征县上任之前,陈毅军长曾与他谈话。陈毅特别看重吕惠生,他常常跟部队官兵讲,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初创时期,非常艰苦,是吕惠生不遗余力地筹集各种补给。因此,吕惠生被大家称为“不在编的后勤部长”。
陈毅对吕惠生说:“你是农业专家,对家乡农业发展有贡献,往后新四军肚子饿了,没啥子吃了就得向你要啦!”
吕惠生重重点头。“皖中这个地盘很重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组织上派你在那里工作,是委以重任!”陈毅郑重地说。
分别时,陈毅掏出一把在战场上缴获的小手枪,连同五十枚锃(zèng)亮的子弹送给吕惠生作纪念。这把小手枪是德国造的,非常小巧,它的子弹尖上带着毒,杀伤力很强,特别适合防身。
吕惠生牢记陈毅的话,在仪征县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不负众望。
吕惠生认为,儿子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注定要迎接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考验,为帮助儿子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消灭敌人,他将这把小手枪送给了吕其明。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
吕其明得到了这把枪,爱若珍宝。要知道,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后方的战士是没有枪的,要是谁能拥有枪,哪怕一把小手枪,都会让人羡慕不已。
吕其明到了部队,把枪和子弹擦得锃亮,挎在腰间,挺着小胸脯,像一个真正的战士那样走起来,神气极了。
大哥哥大姐姐看到了,一下子围上来,要看看这个新鲜玩意儿。
指导员让吕其明摘下枪来给大家看,并给大家讲这把枪的特点和威力,还给大家讲了这把枪的来历。
吕其明很纳闷儿:“指导员,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带枪参加剧团,我能不问个明白?”指导员说,“再说,你的爸爸是仪征县县长,鼎鼎大名,谁不知道。”
吕其明不再言语,只是把枪紧紧地护在胸前。大哥哥大姐姐看他一脸认真,就让吕其明把枪给他们轮番看一看。吕其明赶紧把枪装进枪匣子护起来。
所有的人都笑了,纷纷跟他开起了玩笑。“指导员,您刚才说得不对,那是把小木枪!”“对呀,只是一把小木枪,哪有手枪那么小的。那是哄孩子玩的!”吕其明听了,从地上跳起来,气呼呼地跑了。从那以后,佩枪的娃娃兵吕其明就出了名。
舞台上的小毛
剧团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十分爱护小小的吕其明。他们教吕其明演戏、唱歌、跳舞、拉二胡。自打接触了乐器,吕其明就发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感觉特别好。他最初的乐感,只凭着对音乐的直觉。但就是这最初的直觉,使他爱上了音乐,并一发而不可收。不管是成熟的舞台乐曲还是大家临时为某个节目创作的曲子,都能让吕其明兴奋不已。那些高低起伏的旋律令他振奋,吕其明为自己能投入其中而感到荣幸。
剧团缺小演员,他几乎成了每个剧里不可替代的孩子角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