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志愿者参与反偷猎巡视活动

2024-11-07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志愿者将反偷猎巡视的“触角”逐步延伸至嘉兴、苏州、杭州、湖州等地,以“野羽环境保育志愿者小队”为代表的多路上海志愿者,积极配合当地职能部门排查“网情”,开展以护鸟为主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由林业部门牵头发起的嘉沪、嘉苏、苏沪间反偷猎交流和联防机制开始建立和发展。多个区县的护鸟形势改善明显。上海志愿者的行动吸引了不少当地志愿者的参与,促进了江浙沪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上海资深志愿者姜龙,是一位70后自然爱好者,他长期关注和参与上海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宣传工作。十余年来,他积极组织自然观察、野外反偷猎巡视、营建小微栖息地、净滩清山等公众参与活动,和志愿者一起为推动沪浙多处禁猎区的划定作出了持续努力。他拍摄了大量珍稀禽鸟的图片,一次次营救了那些落入猎网和患病受伤的鸟类。姜龙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受到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表彰。

(摘自“澎湃新闻网”2024年7月10日)

[多维解读]

一、爱是保护,不是占有。对待任何事物,爱应当是一种保护,而不是占有。尤其是对待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因爱而占有,这并不是“爱”,而是一种自私,是一种伤害。

二、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生物多样化,处处鸟语花香,是生态健康的标志,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其实就是关爱人类自身。

三、加强法治,打击偷猎。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志愿者行列,但我们更希望加强法制建设,从根本上去除偷捕野生动物的恶习,要形成偷猎可耻的认知。

[运用示例]

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人类最喜爱的风景,是大自然给我们最美好的恩赐。可是总有一些人要将其窃为己有,偷采偷猎。上海志愿者组织、参与的反偷猎巡视活动,是对上述恶行的抵制。但是我们更希望加强法制建设,让那些自私自利、偷采偷猎者望而却步。优化环境、保护生物的观念的树立,不能仅仅靠“志愿者”,更要靠教育的培养和法律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