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想象”素材积累与解读
2024-11-07王淦生
名言素材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爱因斯坦)
2.想象力是知识的翅膀,它使我们深入了解未知和未来。(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3.你的想象力是限制你潜力的唯一边界。(罗伯特·霍尔德恩)
4.想象力是人类心灵的翅膀,能够飞翔至无尽的可能性。(托马斯·卡莱尔)
5.想象力是创新的种子,每个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开始于它。(爱德华·哈卡特)
6.想象力是心智的眼睛,通过它我们能够远离眼前的困境,看到更广阔的视野。(莎士比亚)
7.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灯塔,通过它我们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托马斯·爱迪生)
8.想象力是艺术家的笔尖,通过它我们能够创造出无数美丽和壮观的画面。(文森特·梵高)
经典素材
神话与想象
中国最早的小说起源于神话,可以说,充满想象力的神话小品,是中国小说的源头。《汲冢琐语》《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小说。《汲冢琐语》原是一本主要谈梦验、降妖、预言吉凶、卜筮占梦之书,多涉鬼神。《山海经》亦为巫祝方士之书,里面珍藏了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都是充满了无限想象力的作品。其中的山川、动物、人物、河流等,都是想象的产物。即使后来有好事者曾去考证《山海经》中的山川、河流,有些确有,但也是处于神话时空中的山川、河流,和现实中的山川河流显然有别。
素材解读
有人说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想象性的解说。其实,即便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相对发达的时代,想象力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想象力的参与;没有想象,人类不可能正确认知世界,更不可能创造美好未来。想象力,不仅创造了神话世界,还在创造着现实世界!
热点素材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与科技创新的崛起
从世界发展来看,科幻的“黄金时代”,往往也是科技飞速进步的时期。中国科幻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迈入新时代,尤其是科技创新进入硕果期的生动写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助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应用场景,也打开了公众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科技应用为科幻提供土壤,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科学幻想也可能“预言”科技的进步。从飞机到宇宙飞船,从人工智能到元宇宙,现代科技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自科学幻想。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流浪地球2》中惊艳亮相的太空电梯获评“最受大众期待的未来科技”,在相关研究院发布的《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中,预计2045年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方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建设都有望成为现实。可见,科技创新和科幻作品正在相互促进,打造双方共同的春天。
(摘自《北京日报》,有改动)
素材解读
科幻作品和科技创新有两个联系点——科技和想象,所以二者的“联姻”会让科技成果不断诞生,让科幻作品层出不穷。时下的中国,这两样事物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充分证明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在遭遇外在力量的打压和阻挠的情况下走好我们的科技创新之路,发展我们的科幻文学事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民族,今天应当不输古人!
刘慈欣:科学是想象力的翅膀
“我们常说科幻是基于科学的想象,这句话十分容易让人们产生一个重大的误解,那就是科学对想象力是一种限制。这种误解普遍存在。”在不久前举办的“首都青少年科幻教育空间”主题展览开展仪式上,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和现场许多热衷科幻的中小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时说:“最初科幻引入科学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扩大我们的想象空间,其实目前最有想象力的很多内容都是从科学中出现的。科学对想象力不是限制,它恰恰是想象力的一双翅膀,给科幻小说提供的不是限制而是自由。”
这场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的“首都青少年科幻教育空间”主题展览开展仪式,还邀请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丁勇,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科幻作家王晋康等参加。这些嘉宾和现场中小学师生、科幻创作各界人士等近200人,就科幻写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这也给中小学生代表上了生动的一课。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素材解读
科学研究需要想象力,科学研究又为想象力提供推力。正是科学与想象的联姻,产生了光怪陆离的科幻作品。其实,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力。只有大胆的想象,才会有创造力,才会有各种创新思路和创新成果的诞生。拥有想象力的运动员才会在体坛独领风骚,取得佳绩,拥有想象力的农民才会在农艺上崭露头角,拥有想象力才能开辟出新天地。
海漄凭《时空画师》斩获2023雨果奖
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作家海漄凭《时空画师》斩获2023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6年郝景芳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之后,中国作家再一次摘得这一世界科幻界的最高奖项。
曾几何时,“中国人的想象力哪里去了”“谁消灭了中国人的想象力”等说辞一度甚嚣尘上。一次次具体实例早已证明,这不过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话语陷阱;即便在最需要放飞想象力的科幻领域,在最需要发掘创造力的科研领域,中国也在越来越多地崭露头角。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当中国科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让那些过往璀璨岁月里的东方文明更为人所知,当下这段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将更为世界瞩目。
(摘自《环球时报》,有改动)
素材解读
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文学奖,从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到“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中国人在需要借助想象力的科学、文学以及科幻领域的一再获奖,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缺少想象力。随着中国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对教育科学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人们会更加注重想象力的培养,而丰富的想象力又会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