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4-11-07郑一明

新长征 2024年10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各级党委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组织担当引导激励干部担当,为干部担当搭平台、创条件、优生态、营环境,真正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汇聚到服务振兴发展大局上来,引领党员干部甩开膀子加油干,用干部担当促进事业新发展。

旗帜鲜明树导向引领担当。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要坚持“五个大力选拔”“五个坚决不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要严标准,配强“一把手”。“一把手”有智慧、有胆识,就会推动事业创新发展、做出成绩。要严把政治标准、实践标准、群众标准,注重选拔政治过硬、经过实践检验、群众认可的干部担任正职。要坚持放宽视野,探索打通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之间的交流通道,尽最大努力把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政“一把手”队伍中来,为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打下坚实基础。要优结构,提升“战斗力”。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深入开展班子、岗位匹配度分析,充分考虑部门(单位)发展需要,精准选配既有领导才干又有专业本领的干部,以班子成员优化配置提升班子整体功能。要重考核,用好“指挥棒”。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对干部政绩观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考核,设置高质量发展绩效、党的建设工作成效和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构建“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加减分项”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精准设置指标体系,进行差异化考核,注重深入基层、到攻坚一线,公正合理作出评价,考准考实干部政绩。

千方百计强本领支撑担当。干部担当作为,既要有干事之心,更要有成事之能。要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干)校阵地作用,持续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采取集中轮训、系统培训和专题研讨等方式,分级抓好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市直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政治能力培训。立足四平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党性教育,使红色基因融入骨髓、浸入心扉。要强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专业水平。坚持事业需要什么就训什么,岗位要求什么就教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以提高履职能力本领为目的,差异化、多元化设置培训内容,“链条式”“联动式”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谋好“专业大讲堂”,办好“招商引资”“数字经济”“现代金融”“乡村振兴”等精品班,切实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强化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本领。坚持把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鼓励干部多捧“烫手山芋”,多啃“硬骨头”。大力实施新一轮干部挂职锻炼,统筹优秀干部资源,开展“上挂、下挂、外挂”锻炼,推动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市)区优秀科级干部双向挂职,组织领导干部到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中省直单位挂职,选派干部到浙江等发达省份跟班学习,积极争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专业人才到市县交流任职,让干部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发挥专长。

深入群众解难题彰显担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践行初心、体现担当。要鼓励干部下基层,用真情走近群众。鼓励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和法定节假日,本着就地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灵活多样方式,走进企业、村屯、社区、公园广场、田间地头、小区休憩场所等,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的心声,用群众的语言做工作,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努力争得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要鼓励干部树新风,用实招化解难题。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对于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要记清记牢、研究解决,凡是干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立即帮助解决,真正把诉求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要给群众出主意、想办法,甚至是自己直接参与协调解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鼓励干部纳真言,用良策推动发展。鼓励干部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虚心向群众寻求破解难题“金钥匙”、辨证施治“千金方”,问询到好的意见办法后,以“清单化”方式,整合力量,全力解决,努力把发展难点打造成工作亮点。

温馨关爱促实干鼓舞担当。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干部队伍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一些干部可能会出现失误错误、无意过失以及探索性失误错误等问题。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精准容错纠错,及时传递组织温暖,让敢干事的干部“有底气”,努力营造有为就有位的浓厚氛围。要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让组织关爱春风化雨。在思想上关心干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建好用好“部长信箱”,及时为干部解惑、解忧、解压。在政治上关爱干部,巩固拓展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成果,树立择优晋升导向。在生活上关怀干部,统筹考虑干部在家庭、生活、退休等方面问题,特别是加大对长年在基层一线、攻坚一线和生活特别困难、患有重大疾病、因公意外伤害等情形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并给予政策倾斜。要精准用力为干部撑腰,让容错纠错成为常态。聚焦打消干部“干多错多”的顾虑,坚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于那些在“摸着石头过河”时“好心办了坏事”的“探路人”“探险者”,既大胆容错免责,更及时纠正偏差,给予改错机会,允许“推倒重来”。聚焦打消基层单位“不敢容、不会容”的顾虑,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集体把关,综合分析研判容错情形;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持续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为干事者撑腰。聚焦打消受处理处分干部被组织“遗弃”的顾虑,强化帮带教育、跟踪培养,对处分期满、表现优秀的,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决不让干部“一处定终身”。要双向激励为干部护航,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坚持优胜劣汰、奖罚分明的用人机制,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向领导班子和干部及时反馈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差距,促其不断改进提升。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的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彰显作为。

(作者:中共四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