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应红:用法治力量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2024-11-07杨丽雯

检察风云 2024年19期
蒋应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蒋应红从事道路交通设计和科研工作逾30年,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技术工作,以“她视角”关注社会公平,编制国内第一本街道设计标准、上海市“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设计导则、儿童友好滨水空间建设指导意见等,关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让人民城市更有温度。

“一江一河”,打造城市亮丽名片

记者:“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规划是近几年上海城市规划的亮点,可以谈谈您和您的团队在其中的努力吗?

蒋应红:我们团队主要是负责《“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规划导则》的制定。“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规划是一个涉及非常多部门、很多个区的庞大工程,因此导则的制定就十分重要。导则起到的是引导性作用,制订的难度在于要做到全线统一,各个区都一致,各个部门都能协调运作。拿防汛标准举例,就要综合考量安全和美观这两个要素,防汛墙必须存在,但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又是绝佳的观景点,如果和过去一样只考虑安全,那就把防汛墙筑高一点,但这会影响观景。因此我们在规划时就采用分级防汛,一级一级,错落有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汛期和汛期时开启不同级别的防汛墙,还要引导群众不能越过防汛墙。小小的一堵墙,背后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安全是第一位,但也不能错过江河的大好风光。

苏州河的规划与建设和黄浦江还有很大的不同。苏州河沿线有很多老厂房和小区,比如中远两湾城这一段苏州河沿岸属于小区内,规划理应得到居民的同意。当规划在苏州河沿岸开通一条人行道时,社区和街道办对居民们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和协调,顺利的是,群众都比较有社会责任心,为了公共的需求作出了让步。如今大家都以苏州河沿岸的滨水空间为骄傲,苏州河沿岸可以慢跑、遛娃、散步,人流的到来也给周围带来了很多商机,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每一座世界著名城市都有一条河,如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河流是有记忆的,如今苏州河也成为了一张上海的特色名片。

记者:您和上海一同成长,那么不同历史时期上海的规划方针是不是也有所不同?

蒋应红: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刚工作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在不断地建高楼大厦,建高速公路,城市发展进程很快,人们走路很急,城市道路的建设更多的是考虑行车的需求。如今上海的高架几乎全部建成,城市建设和规划越来越趋向保护慢行空间,考虑普通步行出门的市民的需求。上海城市规划更精致和细腻,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平,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以前对道路的衡量指标是速度,速度越快越好,现在更重视保障行人的空间。

城市建设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这是门技术,也是艺术。一条好的街道,不能只关注车道,适合漫步的街区如今已经打造成上海的名片,武康大楼门口总是人头攒动。我之前提出的“道路+公园+生活圈”方案现在也变成了现实,公园对市民来说不是需要长途跋涉的目的地,而是家门口步行可以到达每天可以造访的生活诗意空间,也是居民们每日社交的场所。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过程中,我们要打造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以“她视角”让人民城市更有温度

记者: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实施,为了推动该法落到实处,您最近在编制一系列无障碍发展规划?

蒋应红:是的,我牵头编制了《上海市长宁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报告》《上海市长宁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2—2035)》《上海市长宁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年度计划(2023—2024)》等相关材料。现在正在编制《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规划设计是开端,先总结相关人群的需求,然后对建设、运营和管理提出要求,这样工程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作出规定,填补了以往法律政策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些操作规范空白。立法充满了温度,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从事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员,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把法律的温度落到实处,打造让老百姓体会到幸福感的人民城市。

记者:在当下的道路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体现社会关怀的小细节呢?

蒋应红:上海是全国最早规定车辆右转必须让行人的城市,现在还专门设立了公交车专用道。经过测算,三辆小汽车和一辆公交车的占地面积相同,但是公交车能承载小汽车几十倍的人数,应该优先满足大多数人的通行需求。

“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规划中我们还创新提出了三道分开理念: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开。将三道分开,也就将不同速度的人分开了,对走路、跑步享受慢空间的人非常友好。在设想落地之前,我们精心设计并回收了2000多份调查问卷,征集黄浦江周边市民的交通方式,结果发现接近90%的人都希望能骑行到江边,人民的需求是规划的重要指导,也是准则存在的意义。

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记者:近年来,新的科学技术不断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蒋应红:科技的进步让土木这一传统行业焕发生机。2005年世博园区开始规划和设计时,我们就把拆除的建筑废料搅碎了作为地基,旧的建筑以一种新的方式存续在新的建筑里,也节约了把建筑废料外运的人力物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采用这种方式,如今这项技术成本越来越低,也越来越绿色环保,是世博园区的实践跨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和人们想象中不同,如今的工程师不用去工地风吹日晒。以高架桥的建设为例,我们已经迈入了预制拼装的崭新阶段,建高架就像搭乐高一样。不仅如此,现代的高架桥也具备了“生命力”。去年,我们实施了“内环年轻化”项目,为了预防潜在的问题,我们在桥梁中植入芯片,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状态,即使是微小的震动和裂缝,我们也能通过数据的变化及时察觉,让高架桥也能接受“体检”。

记者:回顾过往,您在城市建设领域作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未来您还有哪些期待与计划呢?

蒋应红:未来我会积极引领行业的发展。我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弱势群体,要追求社会公平。今年两会,我作为人大代表提出:公共场所女性厕所的数量应当比男性多,每几个社区就要设立一个托老所。社会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可以协调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干一些小事,积攒滴水之流,终将汇成惠民利民的“大江大河”。城市在改变,我在成长,但不变的是我乐于接受挑战,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始终致力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编辑:沈析宇 1755562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