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众家谈
2024-11-06
杨力舟(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此次展览不愧为“国之颂”,展览体现出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优秀作品做一次集中展示;二是将中国国家画院成立以来优秀作品做集中展示。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画的发展与三代画家的成长过程。这个展览值得研究,参展艺术家中有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同辈,还有年轻一辈,可以看到中国画正以雄壮的步伐向前迈进。
王迎春(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回溯历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至今,我国经历了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巨大转变。作为一名已逾八旬的见证者,我亲身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心中感慨万分。此次展览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
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首先,这次展览的规模宏大,展览力量之强之大,前所罕见。其次,展览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时间跨度也很长。最后,展览非常具有多样性,不仅艺术表现形式多元,而且每件作品都非常精彩。看完这个展览,我心情非常激动。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够再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祖国的艺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祖英(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终身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美术创作研究单位,其策划的展览体现出国、油、版、雕等美术专业的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在学术上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因此,全国的众多艺术家同仁都很关注中国国家画院的展览,并视其相关展览研究为中国美术创作舞台上的重要标杆之一。相信此次展览的举办也将为中国国家画院未来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们的祖国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够坚强地不断向前迈进,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文化。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文化哺育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所以他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歌颂了我们的祖国,甚至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此次展览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赵建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此次展览通过美术史性质的系列展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老一代艺术家作品和新时代作品都融合在一起,综合反映了国家发展的大脉络,真是让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展览中涉猎的诸多学术问题,不仅展示出了当代最高的艺术水准,还代表了正确的方向,作品展示的精神也很深刻,让人感受到了当代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和积极态度。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国之颂”大展的核心理念与中国国家画院长期倡导的艺术理念高度契合,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的背景下,更显得意义重大。展览不仅是对中国美术创作与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新时代艺术与文化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诠释。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展示了艺术家的拳拳之心。
贾广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名誉所长):此次展览不仅非常宏大,也很有特色。展览的成功举办,体现出了中国国家画院“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也梳理和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中国美术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美术在当代创作的盛大气象,表现了新时代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与内涵的优秀美术作品。
李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之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质量非常好,值得赞许,这是真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展览中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齐聚,近现代的著名艺术大师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等在这里集中展示,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见展览的组织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象群(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展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众多艺术家借此机会,纷纷拿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呈现自己的优秀作品,为国家的艺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林蓝(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展览中的一幅幅佳作共同勾勒出中国美术75年来的发展轨迹,展现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这辉煌的75载岁月里,中国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始终承担着为国家创作、为民族抒怀的崇高使命,他们深入生活,从日常点滴中汲取灵感,又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将其升华至新的高度。
赵东(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此次展览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它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庆祝,也是对我国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此次展览涵盖了多种艺术门类,参与的单位和艺术机构遍布全国,包括各大艺术院校、画院和美术馆,确保了展览作品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此次展览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展示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而且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党的文艺方针,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
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在学术建设上历来表现得非常活跃,策划主办了很多有品质、有高度的展览,此次展览尤为突出,作为一个纪念性、全国性的展览,它汇聚了大家名家和当代优秀艺术家之作,体现出展览在策划方面的用心、用情和方略。首先,从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国美术近百年来发展的文脉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其次,展出的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积淀,能为当下的美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家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最后,展览作品风格多样,呈现出了美术的各个领域,不同的艺术语言、风格面貌,凸显了现当代中国绘画发展过程中个人探索的价值及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作用。
常朝晖(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此次展览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启迪作用,对大众美育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全国的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都能到中国国家画院参观这个展览,相信大家都会受益匪浅。
周峰(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参展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版面、雕塑、水彩、综合材料、漆画等各个门类,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美术发展历程,体现了艺术家利用创作来讴歌时代、讴歌国家、讴歌人民的情怀,再现了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展现时代面貌的创作精神,反映了艺术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使命担当。
李书春(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此次展览是非常重要的全国性综合类美术大展,也是全国艺术家通过美术的方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庄严献礼。从参展作品的时间维度和艺术群体来看,此次展览涵盖了现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既是一次难得的美术时空对话,也是一次跨艺术种类、跨形式风格的艺术对话。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首先,展览作品无论是从山水画的雄壮,还是花鸟画的精微,抑或人物画的精神面貌中,都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家国精神,可以感受到75年来美术创作的整体面貌以及从人民心灵世界呈现出的蓬勃发展之气象。其次,艺术家将自我心性融入家国文化和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使全民审美得到提高,精神得到升华。最后,通过展览,艺术家互相观摩和交流,体会作品中饱含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让我们更加自信、自强地迈向新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