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美育普及 西部各地文化馆花样多

2024-11-06张凌云石林

新西部 2024年10期

走进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给自己一个开启艺术人生的机会。各级文化馆为了让大家走进来,留得住,紧随时代发展,融合西部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让群众文艺活动内容、形式都有了显著变化。此外,经过多年积累,品牌群众文艺活动发展红红火火,大小舞台轮番上阵,群众文艺的风景越来越美。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群众合唱展演、优秀群众文艺团体“百团汇演”“百团广场舞大赛”,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陕西各地群众文艺活动格外地多,热闹非凡。这些群众文艺活动的背后,都有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组织及培训的一份功劳。

如今文化馆从过去主要服务于一老一小,转向为全民提供美育普及,内容形式则从群众需求出发,向多场景、沉浸式发展,并纷纷建立符合地域和生活气息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西安市民张晓选择每周三走进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选择自己喜欢的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堂。和张晓一样,重庆市民陈美不但自己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学剪纸,还带着家人一起欣赏儿童画展,观看话剧。她还参与了“群星大讲堂”阎伯政合唱大师公开课观摩,在艺术海洋里与大师零距离接触。

参加文化馆活动的人,都有一种共同感受,那就是,只要走进来,就会有一场猝不及防的美的盛宴在那儿等着你!

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有区别吗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群众文艺作为文艺的一个重要领域,各级文化馆承担着推动群众文艺发展创新的重要职能,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内蒙古群众艺术馆为例,2023年5月新馆落成后,就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开放后的内蒙古群众艺术馆是一个集公益演出、培训、数字服务、爱国主义教育、群众文化活动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备、服务多元的文化场馆。

记者了解到,西部各地群众艺术馆多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新在《论文化馆及其主要职能》(2021年发表于《中国文化馆(第一辑)》)中提到,群众艺术馆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55年。当年,文化部分别在北京和浙江试点设立了群艺馆。1956年,文化部印发《关于群众艺术馆的任务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普遍设立群艺馆。1957年3月召开的全国群众艺术馆工作座谈会上,确定了群众艺术馆的四项工作:一是搜集和整理民间艺术遗产,辅导群众业余创作;二是供应群众演唱材料和业务学习资料;三是训练文化馆艺术干部和群众业余艺术活动骨干;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对群众业余艺术组织进行辅导。

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很多人看来,是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了法律规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界定公共文化设施时,只列举了文化馆,未列举群众艺术馆。

资料显示,2021年4月,原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向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交《关于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 名称变更的请示》中说:“因《宪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的表述只有文化馆,并无群众艺术馆,且自该法颁布后,全国多地的省、市级群众艺术馆在近几年内均已更名为文化馆,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也已于2019年8月更名为陕西省文化馆。我局于2020年9月报请市政府拟同意将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名称更名为延安市文化馆。特申请将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延安市文化馆,并加挂延安市美术馆的牌子。”

不过,目前还有部分地区保留了群众艺术馆的名称。如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等。这一历史沿革,可以清楚了解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之间的关联。

李国新教授在上文中还表示,文化馆的核心功能是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美育内容的拓展

如何让群众“进得来,留得下”,提升服务、丰富内容供给成为文化馆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首要工作。在原有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文学等门类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馆开始转型,提供符合时下人们需求的新内容,像烘焙、雕塑、影视剪辑、非遗传承技艺、瑜伽等,不断推陈出新,确保大家走进文化馆,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学习的课程。

成立于1957年的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是西安市基层文化馆的核心力量。馆里有设施完备的书画摄影展览厅、舞蹈排练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等场地,一直以来,不断加大丰富群众文化产品供给的能力。

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公众号上,从国庆假期第一天开始,在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堂,开讲“城中的门”系列故事,围绕西安城墙十八大门,讲述城门的历史。比如,西安城墙四座正门,分别是长乐门、安远门、永宁门、安定门,合起来就是“长安永定”。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不定期面向社会人士推出各类课程,如果想报名,可以关注艺术馆的公众号,看到感兴趣的课程就赶紧报名,一些热门的乐器类课程,会非常抢手。

陕西省文化馆常年开设全民艺术普及美育课堂。打开陕西文旅惠民公众号,记者看到美育课堂近期开设的课程有:三秦四季公益学堂古典舞、博雅课堂电钢琴、形体模特、非遗公益学堂一茶一菓子和非遗文化传承等,其中有免费的,也有收取一定学费的。

在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期间,陕西文化馆课程创新“N次方”。声乐、剪纸、化妆、戏曲秦腔、太极八段锦、电钢琴、健康体态、芭蕾形体、古琴、中国茶道、播音主持、手绘伞、伟人诗歌书写……共计500余人报名参与。

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则在10月10日后陆续开通形体模特、普拉提定制、全身塑形定制等课程。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显示,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创品牌”免费开放的活态发展趋势。

此外,群众文艺活动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原创作品开始增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化馆音乐作品《背篼老师》,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一群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背着背篼走在乡间,为山区特殊孩子送去知识和希望,兑现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她们有一个亲切的名字“背篼老师”。

今年,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川渝乐翻天”202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喜剧幽默节目交流展演、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精品展重庆巡展等特色鲜明、创新意识颇高的1576场次演出。

如今,通过各级文化馆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由观众变成舞台上的一员,用歌声舞蹈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从小舞台到大舞台

“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全国性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一个是专业领域的“文华奖”,另一个就是群众文化艺术领域的“群星奖”。目前,作为群众文艺活动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已经举办了十九届。凉山州舞蹈作品《我的弦》、南充市音乐作品《亮花鞋》、巴中市曲艺作品《蜀道》等获群星奖作品,都是由本地文化馆、群艺馆把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经过馆内专业文化干部的精心培养,打磨节目,一步步从小舞台走上大舞台的。

各省举办的艺术节是群众文艺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走向全国舞台的选拔赛。2023年9月11日,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在南充大剧院正式开启。四年一届的盛会点燃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情,115件作品进入决赛,角逐四川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与专业演员不同,参加群众文艺活动的表演者,多是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往往走下舞台,就要连夜奔赴自己生活中的工作岗位。

身兼戏剧创作、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南充市文化馆戏剧干部张勇,通过亲身经历对媒体讲述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苦乐。他说,一个群文精品在排练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组织演员这一难题,群众演员都要努力调和工作和演出的时间,为了奔赴心中热爱的文艺,他们要经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据介绍,南充市参赛作品话剧《我是雨来》,演员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小朋友。张勇表示,孩子的背后是来自学校、老师、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期3个月的排练中,调课、接送,谁都没有任何怨言,只为了孩子们能全身心投入演出。在张勇看来,演出的成功,学校老师、家长这些幕后英雄,也称得上是主创团队成员了。

由重庆市群文系统创排的群舞《龙把子》在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斩获群星奖。24个来自铜梁二中、平均年龄为17岁的小伙子将传统龙舞的8字花、慢舞龙、快舞龙等高难度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24个少年会准时出现在铜梁二中的操场,从舞蹈动作零基础,到娴熟舞动,每天都会被汗水湿透,群众艺术馆的编排人员也风雨不误陪着他们。群舞《龙把子》从首次亮相2018年第八届重庆乡村文艺汇演到群星奖决赛的舞台,这种不用道具只靠肢体力量的表现形式,感染了熟悉重庆地域文化的群众,也打动了专业评委。

自2022年10月开始的“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历时一年,跨越10个省市,以获得全国群星奖作品展演为主,让群众文艺精品给人们送去美的享受,掀起群众文艺创作的高潮。

陕西省参加巡演的作品是获得第十九届群星奖的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通过非遗神木酒曲的形式,又吸收了黄河号子和陕北信天游的音乐韵味,将观众带入黄河岸边祖祖辈辈的生活和如今小康生活的对比中。而这一切变化,都要归功于一条沿着黄河岸边新铺开的“玉带”——沿黄公路。沿黄公路修通后,沿线多年被黄河阻塞、没有出村公路的乡村,生产生活迎来了想都不敢想的变化。陕西省神木市文化馆组织编排的《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在文化馆专业干部的带领下,乡亲们自然而然唱出对党和祖国的赞颂。作品一路过关斩将,经过全省选拔,在2020年曾获得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随后走上全国的舞台。

馆长刘香妮曾在采访中表示,作品以神木酒曲传承人为主力演员。创作中,大家入村入户感受乡亲们生活的变化,学习乡亲们世代流传的酒曲、陕北民歌、说书、道情等陕北“本土音乐”,一直在打磨节目……

这已是神木市文化馆第二次捧回国家群星奖了。2019年,原创作品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获第十八届群星奖。以群星奖为核心的各类比赛,既是对群众文艺活动的检阅,也是一次交流促进,让群众文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好的作品不断涌现。

群众艺术活动品牌多

越来越多的群众文艺活动,经各地文化馆的组织培训,借助利好支持政策,渐渐有了自己的固定节日,定期举办,参加人数不断增长,形成了品牌活动。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化趋势,为基层群众文艺埋下了长远发展的种子,也为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

时下,2024年“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展演活动还在云南省内各地持续开展中。在武定县,由县文化馆组织的演出安排在每个周末晚上,花灯歌舞、器乐演奏、民族舞蹈等精彩表演,让游客游览武定多了一个打卡理由,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范例。

据悉,活动中,县文化馆通过招募业余文艺演出团队及文化志愿者,精心组织培训,编排节目,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获得好评。云南省文化馆架起群众和艺术美育活动的桥梁,已打造了一批如彩云奖、彩云之南等你来、艺术点亮人生——青少年美育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品牌。同时,持续开展全民美育系列活动,通过慕课、直播、在线展览等多个板块扩大全民美育工作的空间。

在甘肃省兰州市,由市文化馆精心组织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目前,已成功打造出春节文化庙会、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暨兰州国际民间艺术周、兰州农民艺术节、兰州社区艺术节、兰州合唱节等多个群众文化品牌。

黄河文化是浸入兰州人血液的传承,也是当地群众特有的基因密码。在一系列群众文艺品牌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23年举办的首届黄河文化民间艺术周活动参演人数达到上万人,是历年来群众文艺团队展演演员最多、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动。活动历时十天,累计观众50余万人次,彰显出黄河文化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兰州市文化馆的精心组织下,国家级非遗项目兰州太平鼓、苦水高高跷以及兰州舞狮等非遗项目,还有鲜少露面的兰州鼓子、曲子戏等非遗项目也会经常在广场、景区演出。

群众文艺团体是大众美育的重要载体。兰州市文化馆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评审定级活动,以促进群众文艺团体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有群众自发文艺团队261支,每年参加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达1000余场次。

近年来,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也在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创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西安市红五月音乐会、夏日广场文化活动、长安诗会、“群众大舞台,有艺你就来”西安市群众才艺大赛、西安市广场舞大赛、西安市群众合唱展演、“乡村春晚”等群文活动,都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影响力。

8月26日晚,仪陇金龙舞、达州竹琴、剑阁傩戏、南部花灯等非遗项目在南充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客家文化广场精彩上演。这是2024年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台”东北片区的首场汇演。300多名演员,大多数为各地村社居民、文旅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年龄最大的演员超过80岁。因为很多节目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日常,所以真挚的表演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据了解,“天府百姓大舞台”汇演是今年四川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打造的全新品牌活动。2024年至2026年,依托这一全新品牌,四川全省将持续扩大基层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近年来,四川省依托全国群星奖、四川艺术节、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四川省乡村艺术节等赛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群众文艺精品力作。

延时服务亮点多

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白雪华看来,文化馆除了要在课程培训等方面增加服务内容外,还要不断打造服务新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比如,以沉浸式体验创新服务模式。

一些地方的文化馆已经在行动。

近两年,成都市文化馆推出了沉浸式美术作品展、沉浸式戏剧游园会等50多场沉浸式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逾200万人次。在常规课程之外,成都市文化馆的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最晚延时服务到晚上8点30分。

文化馆是普通人接触艺术最容易最便捷的通道,采取延时、错时开放以及预约服务、馆外服务等方式,为不同时段进馆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馆越来越多。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通过慕课、直播、观影体验等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文化选择。同时,注重互动体验,安排了非遗技艺体验、艺术VR体验、全国优秀文化资源AvCYylWCE2J3wIMpw9tWGw==展示等活动,让大家的文化获得感更强。

根据青年群体的需求,围绕文化馆是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重庆市群文系统大力打造“市民夜校”,提供延时服务,优化全民艺术普及课程设置,增设非遗传承室、艺术阅览室、艺术自习室等新的公共空间。

新疆文化馆通过摸清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家底,按照时间节点和活动特性,制定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清单,全面落实免费开放,做到全年365日无休。还创办了“走进艺术之门”“艺术进校园”青少年美育公益培训周末班。

新疆文化馆与全疆各级文化馆采取“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方式作为群众艺术活动的基调,以“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大赛作为群众文化工作主线,已成功举办两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据了解,“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大赛是全疆为冲击最高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项“群星奖”而打造的品牌活动。活动自下而上层层选拔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引领性强,知名度高。同时结合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新疆文化艺术节、群星艺术沙龙等品牌活动,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领域。

群众文化需求在哪里,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开设了24个社区文艺课堂。据悉,群众不但可以在家门口跟随专业老师学艺,还可以按需定制课程表,定老师、定内容、定时间。秦都区不定期邀请文艺“大咖”举行文化讲座、进行网上直播,为居民普及文艺知识,提升艺术修养。

架起艺术与普通人的桥梁,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人人可以尝试,各地各级文化馆使出了浑身解数,只为了让你我享受更加丰富、更能感受生活之美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