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海花原

2024-11-06薛战琴

时代报告·奔流 2024年9期

漫步大兴安岭,美到处欢舞着。

白桦树迎风吟唱,落叶松直冲云霄。最美的舞者是那些野花,品种繁多,花色艳丽,不管土壤是否肥沃,阳光是否充足,它们都热烈地开放着。隔着车窗,每有一片花出现,总有人喊:“那一片花,多美啊!”驻足行走,每发现一簇花,总有人奔过去,惊呼,欣赏,拍摄。

夏日的大兴安岭,林如海,花无边,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国!

松桦之恋

柏油路在林海间蜿蜒,一道道银白色树干一闪而过,那是白桦林。一株株白桦挺拔俊朗,像极家乡的白杨,如一柄柄长戟直刺云天。

兴安落叶松的身影也出现在车窗外,它们排山倒海而来,郁郁葱葱中,树脂的清香似乎隔着玻璃涌来。

浓浓淡淡的绿波里,落叶松卓然而立,白桦树婀娜蓬勃,它们或独自成林,或混生一起。漫步林间,脚下是厚厚软软的落叶,一层层记录着单属于它们的岁月静好;满眼是秀美的身姿,松桦并肩而立,昂然向上,共同支撑起一片蓝天,追逐着只属于它们的千古绝唱。

到了东北才知道,落叶松和白桦树被称为夫妻树。它们根连着根,枝牵着枝,沐风浴雨,同生共长,就像感情笃深的恋人。百度后才知道,松树和桦树在海拔较高、土壤稀薄的环境里不易单独生存,极易被风刮倒,两树相伴混生,相互裨益,才能相生相长。无论独生还是混生,都是千万年来自然界选择淘汰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松桦之恋,证实了这句话。

火山杨

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小广播沿途介绍着。生动的讲解和罕见的自然景观融合起来,300年前的那场火山喷发似乎再现在眼前:那高达900度的熔浆,冲出火山口,蜿蜒奔腾,瞬间融化了一切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当荒凉死寂笼罩着这片曾经生机勃勃的“仙人山”,茫茫石海上寸草皆无,烈焰熔岩让一切生物望而却步。

不知是鸟儿遗落了种子,还是风儿带来了果实,怪石林立里渐渐有了生命迹象。一年,两年,十年,百年,有一种植物在这里悄然安家。没有土壤,水分奇缺,艰难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它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尽量浓缩自己;为了适应在岩石上生存,它深深地扎根。哪儿有土壤,哪儿有水分,它就伸向哪里。终于,它们在熔岩石海里繁衍下来,蓬勃生长。

300年过去了,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千姿百态的火山地质地貌,还有满目的绿意盎然。这种矮小纤弱的植物,就叫火山杨。别看它只有一两米高,却有着几十米的根在石缝里盘绕;别看它只有胳膊粗细,却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生命洗礼。远山近石,触目可及,到处都是火山杨。无论在嶙峋的石缝中,还是在下陷的火山口,抑或裸露在起伏的石海上,它们不抱怨,不悲戚,总是以昂扬的姿态去改变自己,以坚韧的意志来适应环境。它们用一抹抹绿,和蓝天白云、矿泉湖泊、湿地森林一起,共同孕育着五大连池这个纯净的天然氧吧。

当岁月改变人生轨迹的同时,它也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柳兰花

美丽的阿尔山杜鹃湖畔,有许多淡紫色类似串串红的花,它们盛开在栈道两旁,花茎高挑,花瓣艳丽。问了导游姑娘,才知道这种花叫“柳兰花”。细看,柳兰花的叶子的确像柳,花朵似兰,因此才有了这个美好的名字。

杜鹃湖因湖畔开满杜鹃花而得名。虽然我们错过了杜鹃花开时节,但柳兰花也自有它的妩媚。湖水淼淼,绿意浓浓里,柳兰紫红的花朵一串一串簇拥着,一阵风来,枝摇花颤,不多见的小蜜蜂在花丛里婉转低吟,黑色的蝴蝶萦绕其间翩翩起舞。进入莫尔道嘎,柳兰花再一次扑入眼帘,如两条紫红的花带,在绿林边绵延。“多美的花儿啊!”心里雀跃着,好想抚摸它,亲近它。

休息的时候,我走向及腰深的柳兰花丛,许是刚下过一阵小雨,两行柳兰花仿佛是两列优雅娇羞的少女,袅袅婷婷于柏油路两边。静立其间,一种温柔而美好的情愫从心底滋长开来。

对于花的喜爱,因其美丽而赏识,又因其名字的独特而引人注目,柳兰花即是如此。无论是火山岩溶地带,还是莽莽兴安岭林海,到处都能寻到它明艳的身姿。它虽然没有柳树的伟岸,却传承了柳的柔韧;它虽然没有兰花的高贵,却博采了兰的淡雅。它聚山川之灵气,凝柳兰之精华,默默怒放在苍山林海间。

格桑花

走上额尔古纳湿地高高的台阶,扑入眼帘的就是两列色彩缤纷的格桑花。格桑花我们并不陌生,在济源处处可见。可是,像这样大面积、长得如此茁壮鲜艳的,还真不多见。

上山的马路上,少有行人,也没有车辆过往。格桑花开得轰轰烈烈,有纯色的,红、紫、白、粉;有杂色的,多是白花红边,只是红白色的比例不同,花的色泽就不尽相同,看起来就好像有很多种。许是露水的滋润吧,小小的花瓣饱胀着、舒展着、怒放着,笑盈盈随风摇曳着,像一群群善舞的小精灵。到了半山腰,栈道两边,格桑花依着山势,荡漾起锦缎般的波浪来,一朵比一朵娇美,一层比一层绚烂。我们好似在画中游,丝巾彩裙飘舞,我们也成了一种风景。频频按动相机,拍不够目之所及的美,它们以天的纯净和花的热情邀请我们入诗入画。

路两边的木栏杆上,固定着很多玻璃牌子,里面镶嵌着一些花卉的介绍,竟然发现这里是格桑花的故乡。那时候,它只是一种没有名字的野花,随着大元朝的铁骑到了西藏,落地生根,才有了“格桑花”这个唱响大江南北的名字。这一发现,让我兴奋不已,难怪这里的格桑花开得如火如荼,原来是故土情深!这一兴奋,竟然又有了新发现,这里的格桑花大多是8个花瓣。不是说谁找到8瓣的格桑花,就会找到幸福吗?这么多幸福花,向我们展开着明艳艳的笑容,怎能不心花怒放?

在这样一个璀璨的好季节,我们徜徉在大兴安岭,林海翻腾在车窗外,鲜花明亮着我们的眼睛,熏染一身清香,拍下每一处喜欢的风景。在美景面前,语言最为苍白。快乐的旅程如流星划过,只留下一路芬芳,一路明媚,和满心欢喜。

作者简介:

薛战琴,河南省济源市 人,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青年》《教育时报》《河南法制报》《济源日报》等报刊及公众平台发表文章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