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泽如光 虽微致远

2024-11-06王秀秀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10期

当教师,是我的理想,选择特岗教师,更是我向上生长的荣光。我是王秀秀,吉林松原长岭县人,中共党员,200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山西省首批特岗教师。现在是吕梁临县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中学生学情指导师、中学生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辅导员。

我已从教15年,15年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大学期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送教下乡,接触到贫困留守的孩子们,眼里满是渴望和期待,我用新颖的讲课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教会孩子们知识并与他们成为朋友。大学毕业后,我带外地男朋友回家见爸妈,父亲说:“张杰人勤恳务实,跟着他当特岗教师,一辈子做教育,我放心。”谈论起未能回家乡做贡献,母亲说,教书育人,就该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更需要的地方。

就这样,我远离家乡,跟随爱人张杰选择了特岗教师,扎根革命老区临县,工作15年,一直坚持教学一线,坚守特岗岗位,尽己所能助力乡村孩子成长与成才。工作中我一直思考,怎么做教育,怎样落实教育?我想教育不是灌输,也不是启蒙,而是生命的唤醒“交相辉映”。

学生冰倩,从小父母离异,和弟弟一起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已10年。但她乐观随和,总是以微笑面对困难。一次上课时发现她心事重重,课后我便找她谈话询问情况。与她交流中得知她心疼和担心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我就利用周末时间去家访,和她一起实现她的微心愿,去家访的路上我买了菜,和冰倩一起剁馅、和面,教她包爷爷奶奶最爱吃的饺子。看着她把自己亲手包的饺子送到奶奶嘴边时那开心的笑容,我很欣慰,颠簸了50多里山路的疲惫感也荡然无存。孩子拉住我的手对我说:“我好开心,我以后还要再学做更多好吃的给爷爷奶奶吃。”现在她正在上大学,品学兼优,她说Zn/LRK6sYUxnDCewlFWXtBacfkxhjBOLWzP/JBYtvE4=以后想当一名医生,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家人创造幸福、创造健康。每一个孩子都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坚信孩子们从我这里接收到的暖意会让他们内心丰盈,我也相信,他们会把这些爱和善回馈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正能量的循环中,“微环境”会一点点变好。

后来县里成立了新高中,要选拔一批相对有经验的教师,我有幸入选。学校离县城远,我坚持每天骑摩托上下班。不管风里雨里,我心里永远是学校是学生。班里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有很多孩子家里贫困,有的单亲。我的工资虽不高,但常会拿出一部分资助这些孩子,买学习用品、买奖励用品等,逢年过节我还会把他们带到我家里来,给他们做热气腾腾的火锅。我不仅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更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规划未来,还引导家长们如何关注孩子的未来,一起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我坚持家校联合教育,我也坚持家访,因为我坚信这对孩子、对家庭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我自己人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我们革命老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更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我认为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力量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用我们的身体力行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县的实施,我们不仅搞教育搞教学,还深入到扶贫一线工作。扶贫先扶志,这也正是我给家长们做思想工作的大好时机。2020年去北京领奖时,我们专门带上学生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和当时获奖的神州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老先生合影,戚老教导我们的学生要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学习、心系家国。2021年,当得知我们学校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更为我校师生自豪,我校虽为二类学校,却创出一流成绩,成为吕梁乃至山西省教育上的奇迹。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照片开心得不得了,更坚信了“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改变命运的阶梯”。

如今临县已脱掉了国贫县的帽子,全县发展呈现全新的面貌,教育质量也在快速提高。我从东北平原而来,适应了黄土高原,由东北姑娘变成山西媳妇儿,由当年懵懂学生成长为一名被社会认可的教师———从2018年作为吕梁市“四有”好老师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到入选吕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获得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人物和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山西省模范教师、吕梁高中名师培养优秀学员等荣誉。这些奖项沉甸甸的,是在引导我要用心、用爱做好教育,教我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也使我更坚定了振兴乡村教育的信念。

现在,我也成为地地道道的临县人,会讲标准的临县话,而且很有幸福感,曾经的犹豫、无助、彷徨和后悔,都变成了今天的无悔。无悔留在临县,这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我受母校———河南师范大学的盛情邀请,于2020年9月19日返回母校和大一新生进行分享汇报。座谈会上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梅宪宾老师温情地说,学校将会持续关注我们毕业生所在学校的师生教学和生活情况,并实时跟进,母校愿意提供实习生、公费师范生实习顶岗支教等多方面的帮助。我与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名师班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宣誓:愿意做一名传递爱和希望的特岗教师,愿一同用支教梦想点亮万千孩子的人生希望。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更想说,只是有了爱,也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教育一定是有思维、有方法、有智慧地去爱,卓越的老师在建立和强化这种关联时,三分是爱、三分是思维、三分是智慧、一分是技巧。如果你只是在课堂上简单乏味地教书本知识,而学生每天就像到豆花摊买豆花一样,面无表情,一手交钱、一手拿碗,你肯定说不出你的教育故事。如果有一天,课堂上你发现一个孩子总在走神,下课后你多问一句、多关心一下,故事也就开始发生了。作为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要爱,也十分清楚要去爱什么。而到底怎样去爱,这是个长久的探索目标,有待同仁们在此后的教学中,为我们拨开云雾。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教好一个学生,就能幸福一个家庭,进而能带活一个村子、造福一方百姓。我们就是在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并点亮万千孩子的人生梦想。选择特岗,我无怨无悔。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坚定终身从教的信念,继续做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

(作者单位:临县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石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