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对标”: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
2024-11-06童义清
每位教师都有成长愿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规律的,“对标前辈榜样———对标行业对手———对标自我变化”是必由之路。
一、对标前辈:传承专业成长的最大公约数
教育艺术,讲求传承。每位新手教师成长之前,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优秀前辈作为自我成长的“灯塔”,即使骨干型和专家型教师也不例外。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在起步阶段,老校长金沙鼓励教师在《江苏教育》《人民教育》等杂志中向全省、全国的前辈榜样学习。高起点的对标,让很多教师率先蹚出了专业之路、教育之道,实现了高质量的成长。该校教师把这些名师的成长密码“尽收眼底”,找到适合自我的最佳路径,传承专业成长的最大公约数,他们一起创造了“海安实小现象”。
二、对标对手:激活自我成长的最大潜能
学习,是基础行为;“宣战”,才是高级动作。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标名家前辈,就会对他们心生神往,这时如果再想成长,就需要有胆量挑战他们,才可能走进他们的行列。2010年,我有幸荣获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系列研讨会现场课评比一等奖,大会专家对课堂的理性分析和高位指引让我心动。2011年,我开始专业写作。在小学数学专业刊物上,我发现了大量的对标对手。我发现有数学教师每年都能在《中小学数学》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心生不服”,于是我连续5年在上面每年发表1篇;我发现有位数学教研员能同时在五种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我“暗自宣战”,于是我很快实现这一目标;在专业写作的“较劲”和“文斗”中,我发现北京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曾经每月都有学术论文投稿发表,我“倍感压力”,于是在“压力”下,我的最高记录是一年公开发表教育教学文章数十篇……我真心感谢这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对标对手,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最大潜能。
三、对标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教师的自我成长,应该在博采众家之长、历经沉淀沧桑之后,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一直念念不忘师傅张兴华1995年指导他在省赛《年、月、日》上课时的那句“看来这个‘1900年’,还有点特殊呢”的神态……但他并没有停在那个阶段,他历经数年创造性地提炼出全国闻名的“化错教育”,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他又用实际行动首个倡导“国数课:为数学涂上爱国底色”,引燃全国小数界!夏青峰,中师毕业分配到农村小学。他励志自我成长,在对标前辈、对标对手后,一度成长为校长、硕士研究生、著名特级教师。他本可就此安歇,但他却选择对标自我,39岁的他加入“北漂大军”。他不断挑战、突破,提出“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文化,实现了从“杰出教师”到“著名校长”的华丽转型,如今的夏青峰校长已成为中国当代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座高峰。这些成功的教师,都在对标自我中,惟进步、不止步,最终实现蜕变和超越!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