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服务互联网新兴业态创业者
2024-11-05陈萌陈心悦谢家骏
近年来,商业银行陆续推出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整合外部生态场景,以更高效的方式满足客群需求, 补齐普惠小微客群面临的金融服务短板。同时,通过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吸引力,引导客户回归银行主导的生态场景。
大势所趋:生态场景建设
平台模式激发的数字化转型。以头部互联网企业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已构筑多个领域的庞大生态系统,对各种生态场景和特定领域有了业务主导能力,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商业模式。平台型企业为进一步挖掘其服务的深度,向金融领域不断拓展,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服务和线上手机银行服务模式。商业银行则尝试向非金融生态场景投入更多资源。
非金融生态场景运营新模式。在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建设基于非金融生态场景的数字化运营模式。一是“引进来”,通过新建或优化自身平台,将多元非金融服务整合到平台中,打破传统银行渠道仅提供金融服务的界限。二是“走出去”,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将金融服务输出到其他非金融场景,拓展服务边界,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两种模式都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数字化转
型的新路径,以适应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 互联网生态下的新兴业态。我国数字经济正经历 着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各行各业迅速迎来新的商业范 式,从餐饮、娱乐、文化到出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带来全新的平台型商业机会。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工 作者和创业者崭露头角,他们包括小微商户、带货主 播、自媒体博主、自由撰稿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 等多元化新兴业态创业群体。这些新兴业态创业者已成 为互联网生态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主要力量。平 台型企业的魅力在于其较低的准入门槛、较低的启动 成本以及潜在的高收益,这些特征吸引越来越多的新 兴业态创业者积极参与,形成庞大的潜在银行服务客 户群体。在这一新生态中,商业银行有机会通过数字 化服务,为这些新兴业态创业者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 决方案,促进他们的事业发展,同时助力数字经济蓬 勃发展。 因需而变:普惠金融场景化 新兴业态创业者金融需求潜力巨大。作为实体经 济的重要参与主体,新兴业态创业者所在的普惠小微客 群呈现出巨大的金融需求潜力,他们构成互联网生态场 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兴业态创业者的数量庞大,来自各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商、餐饮、线上教育、娱乐等领域;新兴业态创业者分布于各个地域,不仅集中在大城市,还散布于乡村和小城镇,金融需求广泛而灵活;新兴业态创业者的规模各异,金融服务需求也因此各不相同。
针对新兴业态创业者的金融服务供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往往基于传统企业的特点来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并不能充分适应新兴业态创业者的需求。新兴业态创业者通常面临资金紧张、信用记录不足、经营风险高等问题,需要更加灵活、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传统银行体系并未做好充分准备。新兴业态创业者通常需要小额、短期、高效的贷款,以支持他们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而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繁琐,放款周期长,与创业者迅速获得资金的需求不相符。创业者急需快速、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而银行的传统服务往往无法及时响应。新兴业态创业者在发展初期常缺乏充足的抵押品和信用担保,传统银行依赖抵押品和信用担保来降低贷款风险,创业者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担保,从而导致贷款困难。
新兴业态创业者金融服务的触达。创业者们通常更倾向于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银行服务在触达创业者时需要更多定制化和数字化手段。创业者往往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下需要不同形式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提供更多元化、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商业银行需要为创业者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比如为创业者开发智能的财务管理工具,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财务融资服务,与创新公司合作提供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等。
账户服务:生态场景平台化
互联网运营中的人、货、场思路,为数字化银行提供了参考,银行可以借鉴其理念和策略,建设数字化服务生态场景,满足普惠小微客群的需求。在非银生态中,客户群体的行为习惯、消费偏好、财务需求等多维信息需要深入挖掘。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银行迫切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重新审视自身在非银生态中的定位和角色,寻求新的盈利点,重建自身在支付和收单领域的竞争优势,逐步恢复和增强在数字生态场景中的份额和影响力。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个人结算账户是商业银行直接接触和服务普惠小微客群的关键节点,是普通个人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付的必备工具。账户是银行业务的基础,也是银行数字化服务生态场景的入口。银行应不断提升个人结算账户的服务体验,推出便捷的移动支付、在线支付等功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个人结算账户集中了大量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深入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资金流动情况、风险偏好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银行应积极与多方合作伙伴,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商企业、出行服务提供商等,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一个广泛的平台生态圈。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高度智能化的服务体系。
聚焦创业者主结算账户
银行需要深入了解创业者的业务模式、运营特点以及资金需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创业者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创业者的行业特性、经营规模和发展阶段设计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在创业初期推出创业贷款产品,提供灵活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在创业成熟期,推出财务管理咨询、投资理财等服务。银行可以为创业者主结算账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既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移动支付、资金转账、结算服务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下网点提供贷款审批、理财规划等专业服务。
基于主账户提供综合服务。银行可以通过创新数字化技术,在自有渠道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服务。例如,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创业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账户余额、进行资金调拨、进行投资理财操作等。银行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创业者提供智能财务分析和预测,指导其财务决策。银行应搭建高效的客户互动平台。通过增设客户沟通渠道,包括在线客服、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等,提供专业意见,及时解答创业者的疑虑。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的金融知识讲座、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与创业者的深入沟通, 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银行需要根据创业者的发展阶段、规模和行业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满足创业者的不同需求,确保其能够持续得到贴心、高效的支持。
内外场景客群联营。银行应注重客户体验和场景融合,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例如,银行可以开发专属App,为创业者提供财务管理、融资申请、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银行可以与共享办公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合作,将服务延伸到创业者的日常办公、生活场景,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银行可以通过合作建立创业生态圈,吸引更多创业者;银行可以与风投机构、创业导师、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银行可以通过举办创业比赛、创业讲座、行业研讨会等活动,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业者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数字化工厂)
责任编辑:杨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