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抄报不该“变味”

2024-11-04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42期

据媒体报道,每逢重要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都会布置一种实践类作业——手抄报。部分学生因难以高质量完成就推给家长,而一些家长则无奈地通过网购解决,以致“代做手抄报”竟成热门生意。为此,一些网友、家长认为手抄报属于形式主义作业。

手抄报其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原创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然而,手抄报若变成由家长代劳甚至网购,则偏离了育人价值,应该引起反思。

一些教师表示,手抄报有的是上级部门布置的,有的则是为了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给校方争得荣誉。这提醒教育部门,要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激励导向功能。一要注意频次适度。每一学年度该安排几次手抄报评比,不妨在广泛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再作决定。另外,还要尽量防止出现不同部门或科室各自组织手抄报评选使频次增多的问题。二要着眼于学生发展。无论是评选、考核、检查还是督导,都要基于学生视角,切勿以成人的审美眼光和专业标准去评判手抄报。

家长也不能急功近利、越俎代庖。

(据中新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