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了酒醉,还需警惕这些“醉”

2024-11-04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42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酒醉”并不陌生,然而对“饭醉”“茶醉”“鱼醉”“油醉”却了解不多。

“饭醉”——大脑供血不足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进食后,胃就开始蠕动运化,消化食物。假如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特别是油腻食物摄入过量,容易使人出现醉意朦胧、昏昏欲睡的症状。

防“醉”对策:1.老年人、胃肠功能不好者是“饭醉”的易发人群,应注意预防。2.进食要注意量,以七八分饱为原则。3.多食用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的蔬菜水果。

“茶醉”——浓茶引发对大脑神经的抑制 饮茶者有时会有这种感觉:在运动后连喝几杯浓茶,会突然感到心慌、心悸、头痛,严重者还会出现手足颤抖、心率加快,这就是“茶醉”现象。原因主要是茶叶中含有鞣酸、茶碱、咖啡因等成分,在空zeJky8w0zRhuKtPyaCrMzQ==腹状态下饮用过量,会对大脑神经产生抑制,引起假性球麻痹,使吞咽神经反射延迟,同时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防“醉”对策:1.肾虚体弱的老年人及饮茶爱好者是“茶醉”的易发人群,要注意少喝浓茶。2.饮茶讲究季节,如春季喝花茶驱寒、夏季喝绿茶清热、秋季喝乌龙茶除燥、冬季喝红茶暖胃。3.喝茶要辨清体质,如脾虚胃寒者宜喝红茶、阴虚火旺者宜喝绿茶。

“鱼醉”——食鱼引发过敏反应 南方有一种鱼叫鲐鲅鱼,味美肉鲜,但有些人食用后就像喝醉酒一样,口唇发麻、头晕胸闷、皮肤潮红、眼泪汪汪,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酩酊样中毒反应”。这是因为鲐鲅鱼含有组胺类物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防“醉”对策:1.加强冷藏保鲜,预防腐败。2.把好烹饪关,烹饪前检查鱼的质量,认真清洗,鱼一定要烹熟煮透。3.过敏者不宜食用。

“油醉”——油烟中有害物引起 对于“油醉”,厨师体会最深,他们在厨房把一道道美味佳肴做好了,自己却没有食欲,甚至感到胸闷、头晕、全身发软。这是由于在高温下炒菜,油中的丙烯醛、二烯类凝聚物等有害物质在空气中散发,对人的眼、咽、鼻、呼吸道器官造成刺激所致。

防“醉”对策:1.改善和加强厨房通风通气设施。菜炒完后,及时开窗通气,将抽油烟机多开3~5分钟。2.适当减少油锅炒菜次数,改用蒸、煮等烹饪方式。

(摘自《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