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唯一能讲清这段历史的人:“两弹一星”秘密披露实录

2024-11-01胡珉琦

科学大观园 2024年21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造出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怎样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然而,事关国家机密,参与研制的所有人都守口如瓶。这场集体的沉默,整整持续了35年。

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究竟是如何披露的,还得从一篇世纪性的回忆文章说起。

“这样的采访机会,错过就不再有了”

1999年初的一个清晨,85岁的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张劲夫挂断了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陷入沉思。他准备完成一件大事——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故事公之于众。

电话那头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他的心情同样激动。他期盼着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故事能被世人所知晓,其中包括他的挚友邓稼先的事迹。

对于“两弹一星”工程来说,最具挑战性和最核心的是科研系统。中国科学院超过2/3的科研力量投入其中,尤其在“两弹”的研制中,承担了最多的攻坚任务。而最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正是当年的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

1998年12月10日,《科学时报》(现《中国科学报》)记者刘振坤采访了张劲夫。张劲夫回忆了1956年到1966年中国科学院辉煌的十年。1999年1月24日,访谈内容被整理成文章《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并在《科学新闻》上发表。

文中并未提及“两弹一星”,但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仍从字里行间中读出了某种关联。它就像一个开关,打开了这些人记忆的闸门。他们纷纷打电话、写信给张劲夫,希望他能谈谈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两弹一星”所作的历史贡献。

“你呀,应该把中国科学院对‘两弹一星’的工作,写出回忆录发表啊。”杨振宁在那通电话里对张劲夫说,“美国已经出版了中国原子弹的书,你还要保密啊……海外华人很想了解啊!”

许多参加研制工作的人已经去世,是时候讲述这段历史了。但张劲夫非常慎重,他专门打电话征询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意见。路甬祥表示:“披露这段历史,我当然赞成……如果需要再谨慎一点,我们可以交给国家有关保密委员会,请他们审看嘛。”

在这样的支持下,张劲夫下定决心披露这段事关国家机密的重要历史。他特别点名刘振坤,接受他的独家专访。

1999年3月11日、12日,刘振坤再次来到张劲夫家中,在两个平常的午后,他第一次听到了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并有幸成为最初的记录者。

“张老的记忆力超强,也很有逻辑性,他如数家珍地把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故事讲明白了。”已经82岁的刘振坤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十分紧张,一直祈祷录音机千万不能断电,“这样的采访机会,错过就不再有了”。

回到单位的刘振坤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用四天四夜时间,将采访录音整理成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草稿,长达1.6万字。当他把稿子送到张劲夫手中时,张劲夫感叹:“没有想到如此之快。”

刘振坤如此迫不及待,还因为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上过前线,听过战机声从头顶呼啸而过。他知道,“两弹一星”之于新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幕后功臣应该被看见。

回忆当年写稿的过程,刘振坤哽咽了:“这些故事不但会震动中国,也会震动世界!”

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更要向全世界公布

杨振宁的心情同样迫切。他虽身在美国,但心系祖国,计划每年回国一次的他,为了此事,特意多回来一趟。

刘振坤回忆说,1999年初春的一天,他和张劲夫的长女张培华在家属院门口迎接杨振宁,一见面,张培华就把刘振坤介绍给杨振宁。

杨振宁开口就问:“写张老(回忆)的文章发表了吗?”刘振坤告诉他,稿件正在修改中。杨振宁随即说道:“等国内发表了,我们再在国外发表。”

早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张劲夫辗转反侧,谨慎修改。尽管身体不适,他仍邀请中国科学院原新技术局计划处处长兼人造卫星办公室主任陆绶观及中国科学院原军工史办主任赵萱帮助补充,仅用两天时间就修改完成。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张劲夫与路甬祥两位领导商量决定,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和《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两篇文章,编辑成内部资料广泛征求意见。

1999年3月中旬,署名张劲夫的16开彩色内部资料《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分送有关部委和著名科学家朱光亚、钱学森等,他们分别校阅了内部资料,还提出了一些修改补充意见。

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刘振坤感慨道:“水有源,树有根。今天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基础是老一代科学家当年用心血、青春乃至生命奠定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未来不会忘记他们!”

如此重大的决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绝非易事。就在稿件即将发表之际,刘振坤仍很忐忑,“但张老明确表态‘文责自负’,毫不含糊。路院长也表态,如出了问题,由他和院党组负责”。他们的担当和魄力,让刘振坤感佩。

1999年4月27日,稿件排版完成,次日见报。晚上9点,刘振坤刚到家,就接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电话。时任科学时报社党委书记刘洪海告诉他,张老按照党的组织纪律将内部资料呈报给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得到了大力支持。

“江总书记亲自给张劲夫打电话说,文章非常好,不但要在《科学时报》发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都要发表,这段历史要让全国人民知道,特别是要让青年人知道,更要向全世界公布。江总书记还要求对文章再作修改补充。”刘振坤回忆道。

1999年5月5日,新华社将张劲夫的署名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以通稿发出;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时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在头版头条刊发。

刘振坤终于完成了自己记者生涯里最有分量的一个任务。

未来不会忘记他们

互联网“不请自登”,将这篇文章传遍全球,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刘振坤说,钱学森看了《科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后,委托秘书涂元季向报社转达自己的意见:“张劲夫同志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读了非常感人,老一代科学家非常感慨,当年那种大协作精神该回来了。”

当年93岁高龄的裴丽生曾是中国科学院分管相关工作的副院长,在请人朗读这篇文章后,他激动地表示:“过去我虽然分管相关任务,但是有纪律,上面的情况不许打听,因此许多事情连我也不清楚。张劲夫同志是能够把这段历史说清楚的唯一的人,感谢他把这段历史说出来了。张劲夫的记忆力特别好,这一点我了解。‘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张劲夫的文章也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著作。”

正是在张劲夫回忆的带动和启发下,朱光亚、周光召等一大批参加“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与裴丽生、陆绶观等当年“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组织者,积极接受记者的采访,回忆这段隐秘的历程。

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提议将这些重要史料汇编成书,以传至久远。1999年9月初,《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公开出版,该书收录了聂荣臻副总理、钱三强的遗作,收录了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等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组织者所写的40多篇回忆文章。

1999年8月11日,聂荣臻副总理的秘书告诉刘振坤:“在张老的文章发表后,国防科委副主任聂力同志征求张劲夫同志意见,提出向中央建议为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授勋,并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他们的突出事迹。张劲夫同志支持这样做,他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在表彰大会上宣读。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科学家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

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刘振坤感慨道:“水有源,树有根。今天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基础是老一代科学家当年用心血、青春乃至生命奠定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未来不会忘记他们!”

这段历史,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科技的未来之路。

◎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