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与挑战分析

2024-10-31任鑫

中国民商 2024年9期

摘要: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的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受到了更高的关注,这可以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也可以对他们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使他们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但是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采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这导致其在审计质量的提升方面面临着挑战。本文总结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挑战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特色化审计模式,这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和考察的依据,也可以为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任命提供真实的参考。根据统计,我国事业单位的总数约为126万左右,内部职工人数约为4000万人,事业单位所提供的社会服务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更加合规、决策更为恰当,促进他们责任履行效率的提高。

一、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审计定义和基本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审计人员按照国家要求对单位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依法原则,指的是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开展审计工作;第二是客观公正原则,指的是要根据相应的法规和制度来开展审计工作,避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第三是重点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要关注重点,比如关注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纪行为、任职期间债务的变化情况等。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与重要性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复杂性,这体现在审计的范围不仅包括经济责任活动,还包含对领导干部本身的监督与管理,包含了投资决策、财务经济行为等多样化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和工作内容都比较繁多和复杂。第二是风险性,这体现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审查、监督与评价,单位的经济建设情况和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是重点审查对象。因此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到领导的任职和选拔,如果在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客观公正或者对数据处理不当的话就容易对领导干部的发展产生影响。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帮助单位及时改正问题、优化管理效果。第二是督促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降低经济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领导干部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履职意识。第三是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使他们在开展经济活动的时候自觉遵守国家规定、筑牢思想防线。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关于政府部门领导者的审计时间比较早,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比较丰富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Keynes就提出了可以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时候融入绩效的理念,由此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进行全面化的审计。Gendron提出在开展政府审计工作的时候除了要在财务层面进行审计之外还要扩大审计范围,比如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尤其是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Courville也提出在开展政府审计工作的时候要重视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由此可见,国外的政府审计虽然并不局限于经济责任审计,也没有出现“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但早期的审计活动及相关研究依然可以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参考。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形式,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挑战和对策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汇总可以发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计规范不足、审计方法单一、审计制度不完善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要根据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和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事业单位也要对审计程序进行完善、明确审计要求、运用更为合理的审计方法等。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效落实单位的审计计划,按照国家的要求规范、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方法

(一)审计对象与范围界定

根据国家审计法规的要求,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所属下级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或者负责相关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审计的范围包括履职情况、守法情况以及绩效情况。履职情况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方针、经济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对法定职责以及上级部署工作的完成情况等;守法情况指的是任职期间对党纪与国法的遵守情况以及对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等;绩效情况则指的是所开展重要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民生的改善。

(二)审计方法与程序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候,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审计与审查结合,指的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会议纪要、年终总结、上级部门发文等文件了解一定时期内单位的重大事项和重大经营内容,通过检查、谈话、审阅等方式对重点问题进行追踪,根据国家法律制度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确定职责和开展审计评价。第二种是延伸审计,指的是将相关问题作为导向将审计的范围延伸到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或者单位,以此来对漏洞和问题事件进行处理与审查、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第三种是联席会议,指的是组成审计项目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审计和必要决策内容的宣告,对重要审计内容进行综合探讨、高效解决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审计准备阶段,要成立审计小组、做好前期调查、编制审计方案以及下达审计通知书等;第二是审计实施阶段,需要召开进点会、现场审计并取证、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等;第三是审计报告阶段,要形成审计报告的初稿并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并汇报审计情况;第四是审计整改;第五是审计归档。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

在经济责任审计数据收集环节,需要根据审计的重点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并做好全面化的摸排。同时还要根据审计对象对与之相关的财政经费预算、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政制度实施情况以及专项收入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在这之后还要通过大数据审计分析技术和远程审计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审计标准与规范的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还缺乏完善的标准与规范,现有的标准相对模糊,无法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清晰的指示。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也发布了相应的审计规定,但这些意见和规定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审计人员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结果容易受到审计人员主观影响。从整体来看,当前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标准不明确、工作流程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坚持会计导向型的审计形式,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操作程序,导致审计质量受到了影响,整个审计过程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二)数据质量与信息披露的难题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点,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构建信息化系统支持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审计数据的获取质量有待提高。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仍然需要从外部获取或者需要与其他机构进行交易,这不仅会导致审计工作不及时,还会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财务报告虚假记载、资金流向被掩盖,在不真实的数据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面临失真。

(三)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的瓶颈

一方面,一些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缺乏实践经验,运用的审计方法比较简单,在面对综合性和复杂性审计工作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难以深层次地挖掘审计问题、无法得到准确的审计结论,审计效率也无法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没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他们所属的事业单位也没有建设审计信息化平台,也没有引进审计信息化软件,这导致相关审计信息没有经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对比,难以发现隐藏在深处的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就要构建起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法律的形式规范审计行为、优化审计标准。国家要结合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实践需要制定可操作性强、内容详细的法律制度,在其中明确审计的职责、审计的程序以及审计结果的运用等,这样可以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首先要确定立法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其中明确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与权限,确保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国家审计署、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及时有效的监督。其次还要在法律法规中明确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要求。尤其是对于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风险的评估、领导干部违规行为的调查等,要明确审计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还要针对审计结果明确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惩处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力度。

(二)规范审计标准与流程

具体来说,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要先在整体上做好分析,综合考虑审计对象的职位性质和工作职责,结合国家政策明确审计重点,制定审计评价的标准、确定审计方法。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要广泛搜集审计线索、关注审计绩效,做好有效的考察,关注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成绩和在工作中的不足。在开展审计评价工作的时候,可以将考核结果与之前的考核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义务来进行加减分计算,得到最终的审计结果。

(三)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

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充电”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使他们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够精准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定期为审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传统专家讲座,也可以是师徒制,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模式。培训的内容要突破财务知识和审计技能的限制,要使审计人员学习计算机、法律、投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其次,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使他们树立起大数据意识,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审计平台和审计软件来开展相关工作,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提高审计的规范化水平,能够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研判的基础上找到疑点和问题,提高审计效率。

五、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在审计标准和规范、审计技术、审计人才等方面表现出了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还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管理。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完善与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周文伟.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外包赋能审计全覆盖——以J省D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外包为例[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3(11):58-61.

[2]肖永明.交通运输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基于BSC管理视角[J].交通财会,2023(03):61-67.

[3]戴立波.中介机构参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大众投资指南,2020(06):59-60.

[4]施现秀.浅析审计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167-168.

[5]施谦,杨继光.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9,28(01):68-73.

[6]张玲玲,韦庆玲,赵丽萍,等.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0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