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谈

2024-10-31罗松子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0期

回首过去,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对自然规律、官方权威、伦理秩序、社会准则的敬畏。诚然,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有所畏,是君子应然的道德准则。儒家强调,克己复礼,要通过克制个人自身欲望,检省个人品行,以实现仁政与王道。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心怀敬畏。

联系当下,什么是“敬畏”?这个词,可拆分成两部分来看:“敬”,恭敬、崇敬,尊敬他人,涉及外在的关系,就是人们面对自然、生命、道德、法律等庄重对象时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畏”,畏惧、惧怕,反思自我,指个体内心的情绪和态度。“敬畏”二字,合起来看,即敬重、畏惧。正如心理学家达赫·凯尔特纳将其定义为:“在某种超越你对世界理解的宏大事物面前的感觉。”

敬而不畏,可能会沦为伪善,在无意之中有冒犯之举;畏而不敬,则会畏缩不前,束缚自身的发展。敬畏是个人的生存法则,是时代的价值坐标。我们要做到心想、口言、身行的一致,言传心声,言行相符。

那么,我们为何要常怀敬畏之心?

从积极方面来讲,“人的社会化是人的意义生成和价值生成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属性得以确立的过程,进而形成一个民族、国家特有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等民族特性和国民特性”。个体若是敬畏社会准则,遵从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完成角色义务,才可以成为“社会人”,推动社会的发展。

从反面来讲,我们要想躲避祸患、规避风险,也必须心存敬畏。韩非子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人有忧患之心,才能更好地约束自我,使行为正直、思虑成熟。知对错,知何可为,何不可为,就不会随心所欲,犯下过错。譬如,不敬畏自然,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承受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的恶果。懂得敬畏,不轻慢、不自大,做到心有所向,行有所止。

总而言之,敬畏感有诸多好处,其中之一是弱化自我感。当面对伟大、崇高、庄重的事物时,个体感到渺小或微不足道,就会更加严肃、谨慎。

然而,敬畏并不是我们唯一的价值取向,也不是我们唯一的答案。如学者许纪霖教授所说:“你的三观也不能太单一,太单一的话很容易崩盘。最好能有一种对冲,两种相反的气质你都兼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相对比较从容有余地面对人生不同的境遇。”若是只知接受社会规训,心存敬畏,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也许会损伤我们主体性的建构,会消磨掉每个人身上最珍贵的东西—个性。

因此,“敬畏”需要适时转化为“无畏”。敬畏决定了我们的下限,避免我们误入歧途,坠入深渊;而无畏决定了我们的上限,支撑我们劈波斩浪,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