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运行困境及转型发展探析
2024-10-30陈永平
摘 要:农家书屋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旨在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农民群众汲取文化知识、提升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重心由最初的“有没有”向服务效能发挥“好不好”而转变,日常运行管理和服务效能发挥问题逐渐显现,这成为农家书屋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亟须探索农村阅读服务转型新路径,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家书屋;阅读推广;公共文化服务
一、农家书屋运行困境
(一)日常运行没有保障
农家书屋从2005年开始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试点运行,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之下,逐步实现了全国布点,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初步解决了农家书屋“有没有”的问题。然而,进入新时代,面对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民美好生活需求转变以及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传统服务模式遭遇“阵地空转”“运行低效”“低度参与”等困境。[1]基层很多村委会虽然挂了农家书屋牌子,但未有开展阅读推广的痕迹。[2]这种现象十分典型,有关部门每年向村子配送大量关于党建、文史、教育、医疗、种养殖、健康、科普等类型的农家书屋读物,数量众多,种类也齐全,然而各级责任主体遵循“行政的逻辑”而非“服务的逻辑”,只管送图书,却对图书的规范化编目上架、日常流通服务、阅读推广开展、后期资源跟踪管理等最重要的环节不予重视,导致出现书没有读者、读者看不到书的奇怪现象。
(二)图书资源普遍供需错位
农家书屋的出版物是根据《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由各级政府统一配备,统一派送。在“自上而下”的行业体制决策模式下,往往以精英偏好主导基层的文化消费偏好,大多数偏离了农民的实际需求。[3]在政府只管“送”图书资源,农家书屋则被动“接收”配送的逻辑下,农家书屋工程被打上了深深的行政色彩烙印。因为缺乏必要的群众需求征询机制,所以很难充分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造成配送品种单一、针对性不强、同一地区的农家书屋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严重忽视了农家书屋使用主体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和决策权,导致配送的农家书屋图书资源与实际需求普遍错位,服务效能低下。
(三)农民利用农家书屋意愿低
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发挥成功与否,关键是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是否需要这种服务,只有存在主动阅读的内生需求,才会有更多农民群众走进农家书屋,借阅图书主动阅读。然而,多重主客观因素交织致使农民群体阅读意愿普遍不高。首先,阅读需要意志和毅力,而农民群体学历普遍偏低,文化认知层次不高,难以促成主动阅读。其次,农民普遍从事重体力劳动,生产劳动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白天忙碌后,普遍精疲力竭,晚上他们更喜欢通过具有视觉娱乐性的娱乐方式来调节放松心情,刷抖音、看快手、直播聊天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乐趣。最后,农民经济收入偏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村民而言,落实低保待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给予临时救助等经济救助措施,是实际且需要的,至于去农家书屋享受文化盛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奢侈享受,从而并不怎么热心。
二、农家书屋转型发展路径
(一)提升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农家书屋发展虽然面临种种掣肘,但办好农家书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维护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化建设、管理、运营好农家书屋。2023年4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要求落实农家书屋服务标准,确保每年每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不少于60种、开展阅读活动不少于4次。用好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推动地方政府履行职责,安排农家书屋工作经费,每年每个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资金应不少于2000元。[4]农家书屋是一个成长着的有机体,仅仅“开了门”还远远不够,必须丰富和拓展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村干部、学校师生、退休干部等“关键少数”要形成“头雁效应”,主动参与农村公共阅读推广活动。各级职能部门应开展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将农村居民需求最多的农业科技、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阅读资源通过讲座、知识交流、讲演等方式进行传播,让阅读文化因子一点一滴浸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农村居民从自己最需要的阅读内容中有更多的获得感,积累阅读经验,增强对阅读及阅读活动的认可度。
(二)激发农民群众阅读内生需求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外因是第二位的,对事物发展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华民族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耕读传家、诗书济世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5]农家书屋要扎根农村,就要淡化行政逻辑,突出服务逻辑,从建设规格到开放时间等都要围绕农村和农民,要以“农民喜爱”为准绳,力求接地气,逐步探索推行“百姓点单”的服务模式,探索开展“书展选书”“书城选书”“网络选书”,提高农民自主选书比例,推动农民群众成为出版物配备的主角,不断提升农家书屋出版资源配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可读性。贵州省清镇市坪寨村耕读书屋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拥有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政治、经济等类型藏书3万多册,成立数十年以来,已从单一的阅读空间转向丰富多样的文化空间,主办多场写作培训、学术研讨、文艺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活起来”,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6]农家书屋俨然成了农村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成了村民学文化、学科技、了解致富信息的俱乐部,也成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导树立新风的主要阵地。
(三)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制度创新
各级政府必须创新农家书屋投入和管理运行方式,在建设农家书屋时,应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价值追求,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建设农家书屋设施场所、怎样配置优质农家书屋阅读资源、如何管理和有效发挥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如何解决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等至关重要的议题,要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让村民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商共建共享,让村民逐渐成为政府农家书屋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主体,对不符合农村实际的资源配置、财政资金支出、发展管理模式进行监督和纠错,使农家书屋形成内生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机制。唯有如此,农家书屋才能富有生命力,适应村庄的多样性、复杂性、异质性,避免单一化、同质化现象出现。
(四)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按照现行标准,农家书屋配置约1500册书刊,从数量、质量和种类上都难以充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要深入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公共图书馆优质资源下沉农家书屋流通,通过建立图书流动网络、流动分馆,让县级总馆、乡镇分馆和各村农家书屋图书“活起来”“动起来”,以流动的方式提高农家书屋的图书总量,促进图书更新,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福建省南安市“大馆带小屋”经验值得借鉴。2011年,南安市图书馆在全市设立了100多个农家书屋流动分馆,覆盖27个乡镇(街道)81个村(社区),为每个书屋配置图书500册,每季度更换一次,每次更新图书300多册。在此基础上,南安市在2013年将延伸服务点增加到180个,2014年全面推广,将所有农家书屋纳入“大馆带小屋”的延伸服务中。[7]一座县级公共图书馆、一处乡镇综合文化站、一个村农家书屋独立运行,无法充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的潜能,唯有构建起县乡村体系网,才能互通有无,推动资源整合利用,构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有效联通和全面覆盖。
三、结 语
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家书屋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充电站”、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它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主阵地”的使命。它是引领全民阅读、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加油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践农家书屋发展新路径,让农民群众享有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甘肃省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庚,周若依.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弱化特征及优化策略:基于中部3省27个行政村的田野调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1):1-22.
[2] 郑欣.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131-137.
[3] 曲延春.农民满意度、需求偏好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基于山东省54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7,38(11):109-117.
[4] 中国农家书屋网.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EB/OL].[2023-04-21].
[5] 范并思.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杂志,2015,34(4):11-15.
[6] 中国农家书屋网.农家书屋何以兴农[EB/OL].[2023-12-27].
[7] 金武刚.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