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外宣英译——以糖画为例

2024-10-30张茗芮张竣王传茗徐博文

百花 2024年8期

摘 要:糖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现今糖画面临着官方外译资料文本过少、传播渠道狭窄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糖画的对外宣传翻译为基础,探析糖画对外翻译策略,对糖画制作步骤、历史发展等相关术语进行英译,并对传播路径进行探究,为糖画对外宣传翻译文本及路径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糖画;外宣路径;翻译策略

一、糖画的概述

(一)糖画的起源

糖画就是在光滑石板上(或光滑铁板等)用糖浇注作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俗称“倒糖饼儿”“倒糖人儿”“糖灯影”。早期的糖果以食用为主,对造型并未有太多要求,一般是常见的糖块、糖葫芦、糖人等。但到了明代早期,民众祭祀先祖和进行宗教活动时往往偏向于采用糖来制作祭品中的神话人物、动物、鲜花和水果等。后因糖类产品不易保存,逐渐退出了祭祀先祖和宗教活动。但是糖画艺术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因其制作过程有趣、造型灵活多变、寓意吉祥美好,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民间传统美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

(二)糖画的制作

糖画制作技艺主要包括制作糖汁和浇糖成画两大部分。制作糖汁是糖画制作前的预备工作,一般在锅中将糖片熬化为汁,糖汁的好坏直接影响糖画的质量。浇糖成画则是舀起一勺糖汁,趁其尚未凝固时快速在冰凉光滑的石板或铁板上浇画,糖汁冷却后再用热糖汁粘连竹签将其拿起,至此糖画制作完成。当前主流糖画采用的糖的种类一般是砂糖加少量麦芽糖,糖画制作技艺中的浇糖成画手法与毛笔书法、水墨国画等有相通之处。糖画制作使用的工具简单易携带,一小桌、一锅、一铲、一勺、一捆竹签而已,方便糖画师傅游走于大街小巷。[2]

糖画不仅是民间传统食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手艺的一部分。糖画不仅拥有独特的质地、色泽和味道,而且饱含着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用糖作画这一过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改造,同时也更好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如糖画一般甜美。

二、糖画外宣翻译现状及意义

糖画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糖画诞生自中国古代民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乡土气息为糖画留下了深厚的民族烙印。这些特点使其在跨文化翻译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符号的解读、词意的准确传达等。近些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翻译专家、学者和翻译爱好者都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和传播,主要包括古籍、诗词、传统节日、戏剧、歌舞等,但是国内对糖画的外宣翻译研究才刚刚起步。

笔者以“糖画”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相关内容共有327篇文献。经过团队筛选,选取了135篇与糖画相关的文献,经过梳理,共有学术期刊论文102篇,学位论文12篇,报纸21篇。其中,对糖画艺术的沿袭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以及文化果实的研究共有49篇,占36%;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糖画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承发展的共有35篇,占26%;糖画融入劳动和文化教育中的独特功用的研究共有13篇,占10%;将当代技术应用、现代美术艺术手法融合到糖画中的研究共有15篇,占11%;在经济层面探讨糖画独特价值的文章共有19篇,占14%;在外国语言文学方面,与糖画相关的英文外刊共4篇,占3%(见图1)。

在135篇文献中,糖画翻译相关文献只有4篇,2篇为初中试题,2篇为介绍糖画的英文外刊文章,只有少数的词汇可供参考,可以借鉴的平行文本基本没有。由此可见,对糖画翻译及外宣方面的研究还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此处研究缺口较大。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为相关同行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内容。

三、糖画的外宣翻译策略

中国著名翻译学者刘禾在其著作《跨语际实践》中提出:“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超历史、超话语的研究方式,同时又想避免文化相对主义的陷阱,那就必须考察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交流与翻译,以及词语和思想的旅行。”[3]为实现糖画专业术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外宣翻译,我们必须首要考察译文的语境与源语言适配性以及情景再现能力等,以此避免译文与源语言意义之间的误差。故而,译者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忠实地传达源语言的文化信息,准确翻译糖画艺术的技法、材料和过程等专业术语。

美国翻译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提出了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所谓归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要以目的语为归宿,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所谓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使读者感觉到语言文化的差异。[4]此后归化和异化就成了翻译领域举足轻重的翻译策略,这也是糖画外宣翻译必须应用的翻译技巧。

(一)归化

非遗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让西方读者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更全面地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翻译时,势必要考虑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利用归化法,让糖画文本更好地被理解,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糖画的制作需要熟练的手工技艺和经验,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高超的技艺传承和匠人精神。例如,在熬糖的过程中,糖块会被加热熔化形成糖浆,通过归化法,可以将“熬糖”译为 sugar-boiling、sugar-cooking和sugar-decocting等。boil的英文解释为to reach, or cause something to reach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a liquid starts to turn into a gas,可以看出boil更侧重于将某物煮沸,而cooking的英文解释为the act of preparing something (as food) by the application of heat,可以看出cooking的侧重点更偏向于加热某物或加热食物。decoct的英文解释为to boil something in order to obtain its flavour(煮某物以获得其调味料),刚好符合熬糖的解释——将糖块通过熬煮的方式获取糖稀,也体现了其中“flavour”调味料的中文解释对应熬制成的糖浆。因此,为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使译文更好理解,此处熬糖应译为sugar-decocting。又例如,“糖丞相”是糖画在中国明朝时期的称呼,“丞相”或“首相”都可以翻译为“prime minister”,且在中西方政治体系中都属于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所以“糖丞相”可以通过归化法直接翻译成“Sugar Prime Minister”。

(二)异化

在外宣翻译中,为保留原有特色,笔者在翻译时针对糖画中部分术语运用了异化翻译策略。例如,糖画制作的另一个步骤滴糖绘画(绘糖):用勺子将熬好的糖浆在石板上浇注,绘制图案。可以将其译为sugar drop molding或者sculpt sugar by dripping。drop与drip虽然都有滴下的意思,但是根据drop的英文释义“to fall or allow something to fall”可以看出drop的侧重点在某物掉在了地上,并不符合糖浆一直垂直向下在石板上形成图案的过程。而drip的英文释义“if a liquid drips, it falls in drops, or you make it fall in drops”可以看出drip多用于形容细小液体的滴下。在“使……成型”这个词的翻译上,mold与sculpt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根据mold的英文释义“a hollow container into which you pour a soft or liquid substance so that it will cool or harden into the shape of the container”,可以看出mold的侧重点偏向于把液体倒进模具进行雕塑成型,同样具有“成型”意思的sculpt的英文解释为“to create solid objects that represent a thing, person, idea, etc. out of a OGb0wpBVsQEJ4oHsI/2KeA==material such as wood, clay, metal, or stone”,可以看出sculpt的意思更倾向于形容用材料将某物雕刻成客观事物的样子。因此,与mold相比,sculpt更符合滴糖绘画的实际表现。为了使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境相通,避免在词语理解上存在误差,滴糖绘画翻译成sculpt sugar by dripping更为贴切。

四、糖画外宣存在的问题

糖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糖画的对外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糖画传播碎片化严重、传播渠道狭窄以及官方外译文献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

(一)糖画传播碎片化严重

糖画这一非WzMmHEV+HPs+sAXF15TV/Q==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不均,各主体宣传的程度、频率也有所差异。宣传内容有同质化倾向,主要方向为糖画起源、制作流程、传承人等,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营销模式以及宣传模式。此外,糖画的传播问题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的不完整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上。在传播内容上,糖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往往被忽视,而更多地关注其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这种片面性的传播方式,使得外国受众难以全面理解糖画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在传播形式上,糖画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现场制作展示、网络视频传播、文化展览等。然而,这些传播方式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导致糖画传播信息分散、难以形成统一影响力。另外,糖画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一些优秀的糖画作品难以得到有效传播,这也加剧了糖画传播的碎片化。

(二)糖画传播渠道狭窄

糖画传播渠道狭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和传播受众的有限性上。目前,糖画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的文化展览和民俗节庆活动,这些渠道的受众范围相对较小,且难以触及更广泛的国际受众。同时,糖画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一些优秀的糖画作品难以通过商业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这也限制了糖画的传播范围。此外,糖画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传播也存在不足。虽然一些网络平台上有关于糖画的介绍和展示,但这些内容往往缺乏专业性和深度,难以吸引外国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因缺乏有效的推广策略,糖画在网络平台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三)官方外译文献不足

目前汉英对照本仅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一些重要的文献网站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语简介,但相应的英译并不多见。在网络平台上检索,我们发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翻文献匮乏,而关于“糖画”这一题材的外翻文献更是屈指可数,大大增加了糖画对外宣传的难度。[5]官方外译文献不足的问题已成为糖画对外传播的一大瓶颈。因缺乏专业的外译文献,外国受众难以深入了解糖画的历史、文化和技艺。这不仅影响了糖画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也限制了糖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五、针对糖画外宣问题的拟解决方案

(一)优化传播途径

针对糖画传播碎片化严重和传播渠道狭窄的问题,我们需要优化传播途径,打造多元化的传播体系。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糖画制作和展示提供更加生动、立体的体验。制作糖画创作过程的VR视频,让外国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糖画的魅力。其次,加强与国内外媒体的合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对糖画进行广泛宣传。可以邀请知名媒体记者、文化学者等赴糖画制作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让更多人了解糖画的文化内涵和制作过程。最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等,发布关于糖画的短视频、图片和文章,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可以让糖画的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二)扩大宣传面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与国际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动糖画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和交流。组织糖画艺术家参加国际文化展览、艺术节等活动,让糖画走向世界舞台,与各国文化进行交流。其次,积极开展糖画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糖画工作坊、邀请外国友人参观糖画制作现场等,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糖画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外国受众对糖画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后,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将糖画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在旅游景点设置糖画制作和展示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糖画的独特魅力。

(三)加强翻译工作

针对官方外译文献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翻译工作,为糖画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力的语言支持。首先,组织专业的翻译团队,对糖画的历史文献、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进行全面翻译和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糖画外宣资料库。其次,加强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将糖画的相关著作翻译成外文出版,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和学习糖画的文化知识。最后,利用多语种网站、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等渠道,发布糖画的宣传资料,为外国受众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六、针对糖画翻译与外宣的政策建议

要想传承、传播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从教育开始抓起。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学校可以适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并丰富校园文化,如加强相关社团文化建设和举办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培养专业化人才打下基础。

培养大学专业对口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核心支撑。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大学专业课程,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研究和跨国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例如,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驻孔子学院。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因此,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政府还可以成立专家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整合,形成统一、有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方便系统性外宣和传播;扶持自媒体行业,制定自媒体战略,加大对外宣传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力度;加强对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引进翻译人才,同时监督和提升文化传播内容的质量,以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6]

政府还可以定期在基层进行糖画项目公益培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学习,使糖画技能的传承能够得以延续。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和地区,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糖画培训,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7]

七、结 语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和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亟须顺应时代潮流发扬和传播出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糖画虽然只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冰山一角,但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展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糖画的外宣翻译是非遗翻译学者和爱好者的职责和使命,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当地非遗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展示糖画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23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依网思甜——糖画的网络传播与创新 ”(20231021 4006X)。

参考文献

[1] 仓诗建,靳桂芳,李昕蓓.民间糖画的发展历程及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46.

[2] 陶妤轩.“幽兰糖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3.

[3] 刘禾.跨语际实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5] 宋洁.论传播学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传播策略[J].文化产业,2020(23):104-105.

[6] 梁娟,黄坤.香云纱非遗文化外宣英译现状研究[J].文化产业,2023(11):141-143.

[7] 杜娜,程鸣.针对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与外宣的政策建议[J].兰台内外,2022(3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