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秦腔的衰退管窥西府地区庙会活动的演变
2024-10-30李琰
摘 要:曾流传于陕西与甘肃交界的西府地区(陕西省宝鸡市、甘肃省天水市并辐射周边地区)的西秦腔(又称“西路秦腔”“西府秦腔”),已于2014年列入宝鸡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秦腔与如今广泛传播的秦腔具有较大区别,现今广义上的秦腔又被称作“西安乱弹”,在秦腔的分类中属于中路秦腔。西秦腔是否为如今秦腔的前身,目前争论较大。西秦腔在改革开放后生存衰退,到如今几乎失传,间接证明了西秦腔的生存土壤——庙会活动,在近些年来所呈现出的演变。
关键词:西秦腔;庙会活动;演出土壤
一直以来,戏曲作为西北地区庙会等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民间信仰意味浓重,体现着千百年来民间习俗的传承,而西秦腔作为西府地区广泛流传的地方戏曲,更是与庙会等祭祀活动相互依存。民间流传着“给神唱,给鬼唱,给人唱”的说法,其中“给神唱”便是指在庙会等祭祀活动中搭台表演的方式。宝鸡市剧协主席、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会长李志鹏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凡庙会戏,首场必演《大奠酒》,依序上三个天官、五个星、四龙套、四角子及八仙,此场称为“安神戏”,然后演《封王》或者《封相》,此场称为《敬老郎》,之后再开始按照约定的戏单正式演出。一般庙会戏开台为神戏,演员以神的面目全部出现,并举行打台、祭祀、还愿、庆(迎)神、驱邪、祝福等仪式。若演约定戏单以外的戏,称为捎戏子。
在表演过程中,戏曲演员往往将祭祀使用的语言融入戏词当中,并通过表演绝技的方式达到祭祀的效果。如已经几乎失传的“上刀山”“鞭扫灯花”“打五雷碗”“抡麻鞭”“打五鬼”等,都是祭祀祷告的绝技,表演绝技过程的成功与否,象征着“神明”是否接受百姓的祷告。
据说在西秦腔中有《断王霍霍》一出戏,其表演方式非常独特,是其他各路秦腔所没有的。故事情节为旱魃女妖变为美女,混入人间,残害良民。扮演女妖的演员在演出中乘机跑下舞台,混迹于观众中,尤其以妇女为主,说笑逗趣,充当好人。其他正面角色相继下台搜寻女妖,女妖发觉后在观众中穿行躲藏,直至逃上舞台,其他角色随之追上,最终捉住女妖使其露出真面相,至此全剧结束。这一剧目仅在旱情严重时演出,以示除妖斩魃。
一、时间视角下西秦腔演出的变化
社会语境与社会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征,庙会的具体形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笔者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改变作为节点,从时间维度对西秦腔在庙会祭祀活动过程中的传播要素进行分析。
(一)西秦腔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辉煌时刻
此时期受到社会制度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影响,西秦腔班社空前繁荣,演出土壤肥沃。民国时期,西秦腔班社数量便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个奈何班(又称七十二个馍馍班)”的说法。其中稳居“四大班”之首的华庆班,据考证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于1952年解散,班子存续近五百年,是我国戏曲发展过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戏曲表演团体之一。
此时期也有较多民间逸闻,其中以“侯烈塑像惊鬼神”与“吕明发关帝显圣”最为著名。
《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民国初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春秋阁(原山西会馆)欲重塑关帝像,经过商议后,特邀请当时名艺人“西府活关公”侯烈装扮成关公戏中的造型并让画师描摹,继由工匠仿塑。关帝塑像塑造期间,也有画师将此形象描绘制成中堂并于城中售卖,竟供不应求。
“吕明发关帝显圣”则是指当时就职于凤翔县剧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明发先生,于1958年在周至县哑柏镇演出剧目《斩颜良》,当装扮好登上舞台几个抖马一亮相,台下便一片惊呼:“活关公!真是活关公!”随后表演至关公手起刀落斩颜良于马下后再度亮相,全场掌声雷动,更有老妇人纷纷磕头作揖,口中念道:“关帝显圣了!关帝显圣了!”
综上,在这一历史时期,班社作为西秦腔传播环节中的传者,无论是数量还是知名度,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班社与庙会等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将演出艺人和民间习俗关联在一起。
(二)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复苏
因特殊历史原因,我国民间祭祀活动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与民间祭祀活动相伴相生的地方戏曲表演,尤其是在戏改之后,其传统剧目的演出也几乎终止。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民间逐渐解放思想,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寻找文化脉络,庙会及庙会祭祀的习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恢复,同时也加入了新的“习俗”。新的“习俗”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一直延续至今。如部分偏远地区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庙会祭祀活动中,在表演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流行音乐演出,并以交际舞、歌舞等形式穿插表演,从而满足部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娱乐习惯。这在当时属于新兴事物,深受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偏远地区观众欢迎。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活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与吕明发先生1958年演出逸事相同,在三十多年后的1995年秋季,在宝鸡磻溪镇的庙会演出中,同样是吕明发主演的《斩颜良》,百姓纷纷跪倒磕头作揖的景象再次出现。
(三)千禧年后的没落
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方式逐渐增多,受众及文化根源作为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逐渐土崩瓦解,原本根植于农村的人逐渐摆脱农民身份的束缚,纷纷前往城市求学或打工,最终选择定居城市。
当受众、渠道与土壤纷纷崩塌后,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庙会及其祭祀过程也逐渐消失,只有部分城镇中的大型庙宇才会举办更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庙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庙会的餐饮与其他娱乐活动,而传统戏曲——西秦腔的表演,更多以一种形式上的符号而呈现。
演出逐渐减少导致西秦腔传播范围缩小,同时,中路秦腔的广泛传播与观众认可也冲击着西秦腔的演出土壤,戏曲受众也更能接受名家更多、传播范围更广、旋律及艺人表演更精彩的中路秦腔。
从西秦腔逐渐没落的角度不难发现,作为戏曲承载媒介之一的庙会,在近几十年中也呈现着现代化演进的状态。
二、庙会活动的演变
庙会活动作为民间传统祭祀文化的表征方式之一,始终继承着传统也顺应潮流而演变。人们对祭祀这项行为的保留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最根本的要求,但在祭祀活动当中的创新与发展又是新时代与新传播模式语境下百姓的新需求。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西秦腔的受众不仅是剧目的观者,还是庙会祭祀活动的购买者和消费者。而地方剧种的受众,多为50岁以上、拥有较多空闲时间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对剧中人物的姓名、生平,甚至较为出名的戏曲演员姓名、演出生涯等内容却了如指掌。
原本根植于西府地区的文化习惯因为社会制度的发展与科技发展而逐渐改变,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青年农民纷纷走出自己的家乡,加入打工的浪潮。得益于教育制度的不断优化,在西府农村地区生长的青少年也将发展规划转向了大城市求学,最后选择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大城市生活。这一转变彻底颠覆了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外出求学和务工人员唯有重大节假日或家庭特殊事件发生时才会回到家乡,与此同时还为家乡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西府地区原本根植于乡土的文化娱乐习惯逐渐转变为观看电视、手机,即使是戏曲的忠实受众,也在现代媒介的影响下逐渐远离了戏曲。大部分庙宇因为不断翻新,其功能和周围配套建设也转向旅游服务,原本每个庙宇正殿对面的戏台(部分由于习俗或风水问题,会建设在附近某侧)也因再次建设而被取消。例如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伏羲庙景区,现代的规划当中没有专门建设戏台,故每年庙会时只得在正殿正对面临时搭建戏台提供演出。
即使在保留庙会活动和祭祀活动的大型庙宇中,其整个庙会活动安排也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游览、饮食等内容上,人们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致使戏曲土壤逐渐流失。庙会原本的功能是祭祀庆神,而非其他文娱活动。庙会文化被冲击,其具有代表性的、原本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系统遭到破坏。
在家庙或小型庙宇的庙会中,其游览、经济贸易的作用被彻底取消。例如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后坪村,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的“家庙”会以传统习俗举行祭祀仪式,该仪式持续三天,除初一早上每家会前来烧香外,其余时间庙中基本无人。但村集体依旧会请皮影班社每天在固定时间段进行戏曲表演。更有部分村落的土地庙等小型庙宇,其祭祀或庙会活动简化至固定时间由村里老人(或掌管祭祀活动的人)到庙宇中举行祭祀仪式,之后将唱戏机放在庙堂之中,循环滚动播放,从而完成祭祀的戏曲表演,完成“给神唱”的仪式。
西秦腔的衰落遵循着艺术形式发展的逻辑,更服从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社会的宗教立法、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被不发达的交通、不便利的通信所束缚,所以其生活方式与文化习惯也基本保持着该地区显著的局限性。然而人们的生活范围随社会制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大众不再满足于原有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状态,更期望外界的、多元化的生活模式,也相继模仿更快捷、更便捷、更丰富的生活样态。多元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在无意识间人们已经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与改变。一些复杂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行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同时,因科学知识的传播,加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中破除迷信的政策引导,人们对一直尊崇的神明开始持怀疑态度。曾经的精神偶像在外界力量和新的文化建设的攻击下,根基开始动摇。当人们的精神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迷信神明,也不再依赖于开展祭祀等活动完成自己的诉求,最后的结果就是将这一习惯变为例行公事的行为。
如今庙会活动的改变与西秦腔的消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何从中总结民间艺术的发展规律,同时梳理出保护地方剧种与传统民俗的应对政策,应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课题。
(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戏剧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 李志鹏.“西秦腔”与庙会信仰的互动衍化:以西府三代名艺人侯烈、孙双田、吕明发师承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6):102-107.
[3] 李琰.西秦腔,正在凋零的昨日之花[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4] 师阳.戏台与庙宇共生,戏曲与祭神同舞:以甘肃环县兴隆山庙会为例[J].戏友,202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