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教育中关于中西传统文化问题的思考
2024-10-30李相宜
摘 要: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手法和教学目的完善了整个教育的内容。其中,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中对民族特色的强调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多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中国,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作为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手段必须得到加强与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音乐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也愈发引人深思。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传统文化;西方化
一、音乐教育的传统与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中,不同学派对音乐有着不同的看法。儒家学派的观点是音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在儒家经典著作中音乐教育也屡屡被提及。“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将音乐与礼法结合,但又从不同层面将音乐与礼法区分开来。这种结合的方式被称为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将音乐与周代礼法宗法制度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的目的尽管在于维护与巩固封建统治,并不是真正的掌握表演技艺,但其存在的前提已经承认了音乐具有教育的功能。《论语·先进》写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在这里,人才选拔的依据是以是否先受到礼乐制度的教育为准则。
在西方传统中,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则将音乐与体育视为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柏拉图在《理想国》《法律篇》等著作中认为,音乐可以使灵魂崇高,体育可以使肉体强健,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教育出完整的人。没有音乐的调节,体育就会使人粗暴的一面过分显露,反之没有体育,音乐就会导致人懒散、萎靡。但是与体育相比,柏拉图更加强调音乐的作用,并将音乐置于体育之前,他的理由是:肉体无法让灵魂崇高。不难看出柏拉图将音乐置于gFB1FCy6RUzHdwlQkaGCIdgbWbtcnN0VgAoP1eDTFJw=精神层面来理解,而其教育的功能也被提升到道德层面,这种音乐的教育不免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可以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已被人们认可。
西周时期,《周礼》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公元5世纪,马蒂阿努斯·卡培拉在总结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思想基础时也提出了“七艺”,即语法、逻辑、修辞、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但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仅仅是作为一门与数理密切相关的学科被列入“七艺”之中,而“七艺”中的“艺”是指对各门学科知识的哲学思辨和理解,并不是具体地掌握某种技艺与技巧,这与我国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相似。更进一步说,音乐只用来培养优秀的思想、影响情绪的变化,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功能性的实践作用。然而对现代社会来说,音乐不单是对思想情绪产生影响,更多是在实践意义上有了新的突破。因此,音乐教育也剥离了原有的传统概念,向掌握音乐表演技巧转变。
不难看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音乐是一种使人自我完善的教育手段。这种音乐教育理念在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蔡元培在1917年发表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强调了“美育”的概念:“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概念的提出和逐步实践,一方面避免了宗教对感情的过分刺激,使音乐替代宗教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奠定了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专业化进程
1927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拉开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序幕。在这之前,如何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曾引起热议。有人主张全面恢复古代雅乐,以立民族之本,兴国乐之邦;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与世界接轨,从根本上否定本国音乐文化。而真正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还是以萧友梅、刘天华为代表的“调和派”,他们主张借鉴西方的音乐理论改进国乐,在中西交融中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因此,具有国乐改进性质的业余性社团成为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先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z1DJP8dsX4g2/SGv0Z8M3DigMbuq6Ba2pi1PcgdhS4Q=同乐会和国乐改进社。
大同乐会是由郑觐文发起建立的,其前身是1918年建立的琴瑟学社。大同乐会聘请音乐课程的教授,以音乐演奏活动的方式拓展音乐人才并进行培育,同时对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乐器改革可以称得上是大同乐会最具影响力的举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大同乐会仿制的各种古代民族乐器先后赠予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此外,大同乐会还组建了一支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为了满足这支乐队的演奏需求,大同乐会改编了大量的传统乐曲。刘天华作为国乐改进的先驱,致力于我国早期的民族音乐发展,在1927年创办了国乐改进社,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改进民乐为宗旨的音乐社团。在组织演出活动、创办培训班的同时,刘天华结合自身学习西方音乐的经历,总结经验并借鉴西洋提琴的教学和演奏方法来改进我国传统乐器二胡的演奏与教学模式。他改变了民间传统艺人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使二胡教学乃至传统乐器教学步入专业性的教学道路。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国乐改进活动对我国新音乐的发展以及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建设起到了开拓性和建设性的作用,使具有新音乐形态的民族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如今,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均已加入以西方音乐为基础应运而生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也在保留民族特色、传统技艺和个人特点的同时基本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这更有利于民族传统音乐的保存与记录、传承与传播。
三、我国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眼界的拓宽,地理空间限制逐渐减弱。麦克卢汉在1969年出版的《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球村”这一概念。这意味着传统的信息媒介被新兴的新媒介取代,信息传播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突破了传统技术和观念、超越了地域与国界。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地球村”实现的速度。随着技术革新和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飞速发展,AI创作已经广为人知并运用到各行各业。AI创作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创作活动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随之产生的版权等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也值得深思。在音乐领域,传统和原创也因为AI创作的出现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更确切地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文化多样性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充满民族意味的声音才不断响起。民族特色作为传统保护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
(二)“西方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音乐变迁
“西方化”与“现代化”是内特尔列出的非西方音乐被西方音乐影响所产生的两种反应。[1]内特尔认为:“音乐变迁的西方化是社会通过他们认为的音乐中心特征,省略西方音乐的某些成分,并在西方音乐指向中改变他们的传统音乐。当两种在对抗音乐状况中,一种体系适应了某一种音乐的中心特征,当非西方音乐结合的中心是它非适应的西方特征,结合的结果就是西方化;而当非西方音乐结合西方音乐的非中心特征,而且是可适应的西方特征,就是现代化。”[2]
不难看出,音乐的“现代化”是与“西方化”密切相关的,这主要受到音乐“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一方面,西方音乐自中世纪以来逐步以其特有的方式形成体系并逐渐完善,直至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其他北欧以及非欧洲国家才开始意识到保护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基础——学堂乐歌,也是运用外国音乐曲调填入新词而创作的。音乐民族学家约翰·布莱金认为:“音乐是表达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社会的生活现实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基础的意识连续性最好的表演艺术。”[3]由此得出,音乐的变迁是必然的。然而,在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大潮中,本国音乐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必须坚持民族性原则。
四、如何加强民族特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教育体系,有近20万名音乐教师为21994.11万的大、中、小学生提供音乐教育,并由388所各类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培养着各类音乐教师。[4]这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音乐教育普遍存在“西方化”过重的现象,这更多是因为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应该怎样普及和教育缺乏重视和思考。
专业性院校会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立不同学科及相应的专业方向。学科的细致划分为音乐专业性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将其他专业挡在了门外。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多落在了民族音乐学专业和民乐系的民族器乐演奏方向的师生身上,而其他专业、系别的师生很难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对这种情况,专业院校应当以地方音乐为基础优先发展特色音乐文化,以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带动专业发展。从音乐教育的具体方法来说,专业院校更多注重“实践性”的培养,即掌握技巧,以技巧为主要教学目的。要加强对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的创作,不仅要创作具有学术性、实验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还要结合时代,创作具有社会意义并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民族音乐作品。在非专业性院校中,要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听觉习惯。很多学生不听民族音乐,一方面是受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认为民族音乐“土”;另一方面是因为听不懂、听不习惯,这就需要从审美层面对其进行引导。第一,五声调式是中国传统民族调式,中国虽然不只有五声调式,但很多中国乐曲都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创作的。第二,中国音乐强调主旋律和意境的渲染,这和西方的和声、复调音乐等抽象性较强且往往具有数学美的音乐是不同的。换言之,人的听觉习惯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老一辈的人喜欢听戏曲、民乐,就是受中国传统影响形成的听觉习惯。所以,年轻人不听民族音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养成中国传统的听觉习惯、没有听民族传统音乐的环境。
当然,听觉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学一门新的语言,民族特色的音乐听觉习惯也需要一个环境。在此可以借鉴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受到母语教学的启发而创立的“铃木教育法”。他主张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打造如母语学习一样的环境,让音乐充满学习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这为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手法,不仅要听音乐,更要融入音乐中来。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参与音乐演奏或演唱过程中获得的快感与美感,在实践中引导、发掘,从而激发出音乐本能。另外,教学过程中所要配合使用的音乐教材及选用的乐曲也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要创作符合新时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既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又要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适当的创新在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东京音乐大学)
参考文献
[1] 樊海伦.近代世界音乐变迁探析:被“西方化”与“现代化”的世界音乐变迁现象[J].大舞台,2013(4):14-15.
[2] 内特尔,管建华.二十世纪的世界音乐:西方的影响研究[J].中国音乐,1992(3):39-42.
[3] 布莱金,杨红.音乐变迁之认识过程[J].中国音乐,1995(2):60-63.
[4] 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J].音乐研究,2006(3):85-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