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元素介入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可行性研究
2024-10-30朱瑞凝
摘 要: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存,在广博的疆域留下了形态多样、璀璨丰富的建筑文化。远古落后时代,各地居民熟思审处,因地制宜地建造出为自己遮风避雨的居所。黎族,在地处热带、气候潮湿炎热的海南,建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黎族船型屋。本文将提取海南黎族民居船型屋的代表性视觉元素“茅草”,论述其结合现代建筑外观设计的可行性与具体案例的实践,探索海南黎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关键词:海南黎族;船型屋;传统民居;古建筑保护
传统民居是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传统民居形态是其地域特性和乡土文化的集中体现。最好的保护是利用,将传统民居元素介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将某一地域的历史与变迁鲜明呈现出来,是激起人们对相关传统文化了解与保护意识的最有效途径。
在原始落后的时期,各地居民熟思审处,因地制宜地为自己建造出遮风避雨的居所。北方草原民族的蒙古包、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毡房建筑、西北地区的平顶土房、中东南地区的干栏式建筑、西南山地少数民族的瓦房与石头房等,不一而足。海南地处热带,气候潮湿炎热,黎族人民在这里也建造了属于该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黎族船型屋。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大多聚居于海南岛的中南部,主要分布在乐东、东方、白沙、陵水、昌江、保亭、琼中这几个黎族自治县。从地理条件来看,海南黎族居住于北回归线以南,其气候呈现出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终年高温、光照充足、气候潮湿、干湿季节明显。海t14enlJ2XA7Y233J+QSF9o+5aOi1qqywVtrisIcfTvY=南黎族船型屋是为适应这种气候条件而建成的,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造船型屋通常就地取材,黎族先民使用了树干、竹、藤、茅草等天然易得的有机材料。他们将树干用作房屋的屋梁,房屋中间立有3根高大的柱子作为房屋的主要支撑,黎族人称之为“戈额”,象征男性;两侧立有6根矮柱,被称为“戈定”,象征女性,此为船型屋的基础承重结构。屋子的形状被筑成近似半圆形,在顶上铺上几层厚厚的茅草,建筑就基本完成了。屋子前后各开一门,走进走出仿佛进出船舱,其外观看上去也像一艘倒扣着的船,因此得名“船型屋”。船型屋很好地解决了遮阳、避雨、挡风等问题,适应了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是设计巧妙的自然生态民居。
黎族传统民居大多以茅草覆盖屋顶,其具有干燥,易于采集、搬运、加工的特点。作为黎族民居建筑材料的茅草又被称为“白茅”,是一种防水性较好的植物。
由图1可见,茅草在船型屋屋顶的覆盖面积较大,厚度在10~15厘米,两侧的茅草一直垂坠至地面,房屋进出口上的屋檐也延伸至墙体外1米左右。茅草逐层叠加覆盖,不仅带来了建筑外立面层叠的设计感,还是顺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巧思。夏季,层叠延伸的屋檐既能避免房屋处在阳光暴晒之下,又能在海南岛短时间内降雨量骤增的情况下,实现雨水的合理排流,防止暴雨对屋顶和墙体形成冲击损害;冬季,厚厚的茅草起到防风保暖作用。茅草这一材料不仅在船型屋的屋顶上出现,墙体和地面也都是由黄泥混合茅草夯实修建的。
Design这一英文单词由前缀“de”和词根“sign”组成。“de”有“做”“实施”某件事的动词含义,“sign”则有“符号”“标记”“信号”“征兆”等意思。“做出一个符号或记号让某物得以更具辨识性”,这就是设计。例如蒙古包会让我们对应草原民族的驰骋、白墙黑瓦小桥对应江南人家的婉约。蒙古包的主要建筑材料苫毡、江南住宅的砖瓦就是各自建筑的类型和文化符号,这些建筑材料的运用集中体现了在地性的特征。传统民居是一个民族灵魂与精神的物质载体,构成传统民居的主要材料也如同一种独具识别性的符号,让我们一眼就能对应出背后的信息。茅草即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最具识别性的符号。
黎族船型屋在延续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高脚船型屋、矮脚船型屋到金字船型屋的形态演变。如此这般,除了汉族居住文化习惯的影响与渗透,还有黎族人发挥自身智慧适应更高的居住需求与审美需求的必然选择。黎族船型屋目前基本无人居住了,在修复与保护船型屋的课题上面临着许多船型屋的墙面破裂无法修复、搭建时间久远屋顶消失等问题,并且在长时间无人居住的情况下,黎族船型屋还会面临坍塌的风险。此外,受到现代建材生产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冲击以及现代人居住生活需求的变化影响,茅草屋村落的形态已经逐渐失落,船型屋营造技艺也得不到有效传承。因此,传统船型屋的物理实体想要继续承载海南黎族的精神与灵魂,延续其文脉与内涵,势必需要提取船型屋的建筑核心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探索船型屋形态的进一步演变,实现传统民居的再生。
茅草作为海南黎族船型屋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元素,引起了进行当地项目建设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的重视。茅草作为一种自然材料,不仅在现代建筑的屋顶与外立面上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隔热与隔音效果,为住宅建筑提供了舒适与安静的氛围以及原始质朴的视觉效果。黎族船型屋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中,不仅其船型屋顶的外观值得被参考,其结构特性、材料特质与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也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如茅草材料的防潮隔热功能、船型屋屋顶形态在面临暴雨台风等极端气候时对建筑的保护作用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茅草材料的弊端也正在被逐一消解,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仿真茅草材料。这些材料既保留了茅草的原始魅力,又克服了传统茅草易腐烂、易燃等缺点,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和灵活。将茅草元素运用于海南岛的现代建筑中,不仅能够凸显生态友好的特点,还使建筑的在地性有了充分的显现(图2)。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三亚南部,距三亚市区76公里。全县人口16万人,其中黎族占56.2%。保亭县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1%。热带雨林、温泉溶洞、独特的人文历史都能成为保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海南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内,也有对黎族船型屋屋顶的大量运用,无论是船型屋本身、各个展览厅屋顶,还是卫生间、住宿等建筑上都运用了仿真茅草材料进行装饰,这些建筑的外立面也用到了茅草色的相邻色,从形制、色彩等方面尽可能地还原了黎族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态。该景区中的非遗村就是由12个古老的船型屋组成的,并在其中展示了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和生活变迁;甘什黎村中也展示了大量的船型屋、谷仓、隆闺等传统黎族民居建筑,为游客了解黎族文化提供了直白的样本。
茅草元素除了应用在专门的黎族旅游文化区,还应当更多介入其他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当中。同样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神玉岛上的玉酒店就是将茅草材料应用于屋顶装饰的建筑群。2019年,保亭刚刚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摘去国家贫困县的帽子,神玉岛玉酒店建筑群落的设计令人为之惊叹,建筑群很好地利用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彰显了设计者及相关部门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追求与重视。
神玉岛玉酒店建筑群内的所有建筑都采用了茅草仿真材料作为屋顶,外立面还应用大量相同面积的木板等距排列作为栏杆和部分墙体的覆盖材料。建筑外观呈现的色调相对一致,茅草色、木色,饱和度深浅的不断变化带来视觉上的轻松感,给人温暖、放松的审美感受。建筑间和园区间也大量运用了木板、石头等材料铺制道路;植被种类上并无大的变动,而是顺应建筑分布进行了位置调整,还原了保亭黎族传统的聚居群落风貌。茅草、木材、混凝土、钢材等自然材料与现代建材的融合被深度挖掘,营造出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融合的在地性当代茅草建筑群落。多种现代材料的使用虽然使传统黎族船型屋的形制与结构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上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也同时保留了黎族传统民居最突出的风格特征,因地制宜最大化地激发出当地人文生态的美学价值。建筑师赖特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生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玉酒店的设计者对黎族传统民居船型屋核心要素的提取不局限于茅草的运用,还考虑到了周围环境的融入,在所有要素的平衡与配合下共同营造出一个海南热带黎家群落的审美意象,现代建筑的在地性和场所性油然而生。
在海南黎族传统民居船型屋的要素提取中,船型屋的形制、仿真茅草材料在建筑顶部的使用、黎族船型屋村落的整体色调,都是运用于海南当地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上的主要手段。传统民居元素介入现代建筑外观设计的实践,给予我们可以从建筑屋顶、建筑外立面、建筑入口和门头等部分发挥巧思的启发,让我们可以将传统民居的建筑材质、形制搭建与色彩搭配的智慧运用在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上。
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诗意地栖息”,即提倡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中国环境美学提出者陈望衡说:“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园感”的构建不仅包含经过缜密规划的建筑、绿化、道路、河流等构成环境,还有更为细节且无法掌控的空气湿度、泥土气味、乡音声调、光线强度、云层厚度、约定俗成的观念等要素,都会诱发人们熟悉与亲切的感知。因此,传统元素介入现代建筑外观设计,想要获得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除了在建筑本身上下功夫,对空间与场域的整体维护更为重要。将海南黎族船型屋的核心元素提取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试图还原传统文化的内核,就更应当把周围的生态环境考虑在内,避免大开大合的改造与破坏。将传统民居元素介入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最忌讳将重点放在建筑外观上进行传统元素的堆砌,而是应当对建筑周边的人文、景观环境进行深入了解,使建筑自然地融入地域整体环境中。
新时代,我们除了追求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楼房样式和外观设计,也应当在某些特定场所的现代建筑中留有对中国传统民居元素的保护和创造性继承,使居民们生发出归属感和家园感。这些现代建筑也不再被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匆匆概括,而是打破了现代建筑的冷漠感,具备了人文气息和地域特征,增强了识别性。传统民居元素介入现代建筑,可以使后者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和地方文脉,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之,设计和构建新的现代建筑,不能只顾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失去本土特色而趋于同质化;亦不可故步自封于我国传统建筑的陈规教条中,在形制上不断仿古而停滞不前。应将二者结合,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蕴含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在结合过程中,传统民居元素仍然是值得深入开发的重要板块,我们要对传统民居元素的标志性符号进行提炼和转化,并与现代材料和技术结合,创造出更多既具有现代性又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引.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0.
[2] 王沫.海南黎族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探讨[J].艺术评鉴,2017(4):16-18.
[3] 周发源,高武忠,刘泽林,等.中部崛起看保亭[J].今日海南,2006(4):24-26.
[4]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主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
[5] 汪琨.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中的转译策略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3.
[6]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建筑论坛,1998(1):9-12.
[7] 熊清华.居住走向景观:“美丽乡村”图景中民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3):55-59.
[8] 孙明健.乡村振兴背景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三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2.
[9] 赵耀.传统建筑符号的当代性转换[D].开封: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