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春思曲》及其演唱研究
2024-10-30任欢
摘 要:《春思曲》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经典,巧妙融合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与精致的音乐结构,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先对歌词进行解读,揭示其半文言文式的运用与中国古典诗词修辞传统的紧密联系,凸显了鲜明的文学性和民族特色。同时,剖析歌曲中的意象和自然景物,展现了作品深沉的情感内涵。在音乐方面,文章细致分析了《春思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及其在整体艺术效果中的作用,特别强调了伴奏的精巧设计与和声的丰富变化,共同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为演唱者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针对演唱,着重探讨了《春思曲》对音色控制、节奏把握、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巧要求。希望有助于深化读者对《春思曲》艺术价值的认识,为该作品的演唱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艺术歌曲;《春思曲》;演唱技巧
艺术歌曲《春思曲》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众多演唱者和研究者心中的经典。《春思曲》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音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歌曲以春天为背景,借景抒情,细腻入微地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具有普遍共鸣性,使歌曲能跨越时空、打动人心。在演唱方面,此曲对演唱者的技巧和情感表达有极高要求。演唱者需准确把握节奏、音准和音色,同时需深入理解歌曲情感,通过声音生动呈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一、艺术歌曲《春思曲》背景与作者简介
(一)《春思曲》背景介绍
《春思曲》是一首极具抒情韵味的独唱歌曲,诞生于1932年。它以精致细腻的旋律和清丽脱俗的歌词赢得了广泛赞誉,被公认为是我国艺术歌曲宝库中的珍品。歌曲巧妙地以“春”为情感背景,通过生动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女子在春夜中因思念远方的心上人而无心梳妆打扮的深情场景,将闺中幽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作者简介
《春思曲》的作者黄自,堪称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无论质量还是成熟度,均足以与西方艺术歌曲相辉映。[1]黄自,字今吾,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其作曲旋律细腻且优美,起伏之间尽显韵律之美,布局疏密得当,深富意境,与歌词的交融更是天衣无缝。
1932年5月27日,黄自灵感涌现,以同时代韦瀚章的词为蓝本,创作出了《春思曲》这一艺术瑰宝。歌词典雅而精巧,充盈着古诗词的深邃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韦瀚章的词风。此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以“潇潇夜雨”为背景徐徐展开,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凭窗而立,面对窗外细雨绵绵,心中泛起层层涟漪的动人场景。
二、《春思曲》的艺术特色
(一)歌词分析
《春思曲》的歌词,凭借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歌词既承袭了古典诗词的雅致韵味,又巧妙地表达了现代情感。歌词开篇“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以具象的“夜雨”和“寒衾孤枕”描绘出主人公在寒夜中辗转难眠的孤独与凄凉,为整首歌曲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随后的“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揽镜自照时容颜憔悴、无心打扮的苦闷与无奈,其中“梨涡浅”“绿云慵掠”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凸显了主人公的美丽与哀愁。“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主人公独倚小楼,害怕看到窗外春色满园的情景,传达出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杨柳”“分色上帘边”等词则巧妙地将春天的景色与主人公的期盼和等待融为一体。[2]接下来的“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以主人公嫉妒双燕自由嬉戏的情景,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最后的“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嗔怨,其中“杜宇”“归鞭”既具有象征意义,又饱含情感色彩,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春思曲》以精妙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歌词中的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锤炼,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情感的表达。整首歌曲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多重情感交织与丰富内涵。
(二)伴奏与和声
《春思曲》以精致的伴奏与和声运用,在音乐艺术中独树一帜。该曲巧妙地采用柱式和弦伴奏音型,为旋律声部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使旋律更加突出。歌曲开始,三连音的节奏悄然出现,模拟雨滴声的效果,为整首曲子奠定了节奏基调,这种节拍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景象,更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起伏。例如,“潇潇夜雨滴阶前”的三连音节奏与歌词内容紧密结合,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雨滴落下的情景,为歌曲营造了凄美的氛围。在和声的运用上,整首歌曲的和声变化丰富多样,既有稳定的主和弦来巩固调性,又有副和弦的巧妙转换来增添色彩。[3]特别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和声的运用更加复杂多变,与旋律声部紧密呼应,共同将歌曲的情感推向高潮。此外,歌曲结尾部分的伴奏处理也独具匠心,以首尾呼应的形式来增强色彩美感,从而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春思曲》的伴奏不仅为旋律声部提供了稳定的节奏支持,还在和声上与旋律声部相互呼应、相互配合。伴奏与和声的协调一致使得整首歌曲在听觉上更加和谐统一,也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在歌曲的过渡句或连接句中,伴奏与和声的巧妙转换使歌曲的情感得到更加自然的过渡与衔接,增强了歌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春思曲》的演唱技巧
(一)音色与气息
《春思曲》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时,对音色与气息的精妙掌控成为表现歌曲情感与意境的关键。音色的灵活运用对塑造歌曲氛围至关重要。《春思曲》的开头“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演唱者应以柔和而圆润的音色起声,模仿雨滴落下的声音,营造出静谧而忧愁的夜晚氛围。随着歌曲情感的推进,“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演唱者的音色应逐渐加上一层悲伤与无奈,以细腻地反映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4]在整首歌曲中,气息的连贯性也至关重要,它像一根隐形的线,将每一个音符紧密串联,形成流畅而优美的旋律线条。尤其在旋律起伏较大的乐句中,更需通过气息的调整来保持声音的平稳与连贯。气息的运用应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例如,在表达主人公内心急切时,“恨只恨,不化成杜宇”,演唱者可以运用较强的气息推动,让声音充满张力;在展现主人公深情思念时,“忆个郎远别已经年”,则可采用较弱的气息流动,使声音更加柔和、深情。
(二)节奏与速度
节奏是歌曲的骨架,例如“潇潇夜雨滴阶前”巧妙地运用了连续的八分音符节奏,生动地模拟了雨滴落下的声音。演唱者在演绎时,必须精准把握这种节奏型,通过清晰、均匀的发音,为听众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哀愁的雨夜景象。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忆个郎远别已经年”的节奏骤然紧凑,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和附点节奏的运用,如泣如诉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在这里,演唱者需加强节奏的准确性和力度,确保情感得以充分释放和传达。速度是歌曲的脉搏,它赋予歌曲生命力。《春思曲》的整体速度较为缓慢,但某些部分的速度变化为歌曲增添了丰富色彩。例如“恨只恨,不化成杜宇”这一句速度的适当加快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急切与无奈。在歌曲的结尾部分,速度进一步放慢,伴随着声音的延长和减弱,使歌曲在一种平静、悠远的氛围中缓缓落幕。这种速度的处理不仅与歌曲的情感需求相契合,也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
在演唱《春思曲》时,演唱者需根据歌曲的情感发展和旋律线条来合理安排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例如歌曲的高潮部分通过加快节奏和速度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柔情细腻的部分则通过放慢节奏和速度来体现歌曲的柔情蜜意。这种协调配合使得歌曲的演唱更加完美动人,能够深深打动听众的心灵。正确的节奏与速度处理技巧不仅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还能显著提升演唱的艺术感染力。
(三)语言与咬字
在演唱艺术中,语言与咬字的精准运用对歌曲的完美呈现至关重要。在演绎《春思曲》时,演唱者不仅需要深入理解歌词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意境,还需要通过细腻的语言处理和精确的咬字来传递歌曲的精髓。例如,“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描绘了一个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孤独形象,演唱者只有深入理解并感同身受,才能在声音中准确传递这份深情与苦涩。歌词的韵律美也是演唱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春思曲》的歌词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脚,如“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对押韵和节奏的巧妙运用赋予了歌曲强烈的韵律美。演唱者在演绎时需准确把握这种韵律感,使歌曲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词都能和谐地融入整体旋律中。
此外,咬字清晰与准确演唱同样重要。在《春思曲》的演唱中,每一个字的发音都需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处理。在《春思曲》中,随着情感的起伏与转变,演唱者需灵活运用咬字的速度、力度、连贯性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例如,在悲伤的段落中,咬字可以放缓速度、加强连贯性来传递深沉的哀愁;在欢快的段落中,演唱者则可以加快咬字速度、提升字词的跳跃感来营造轻快的氛围。
(四)情感表达
在演唱艺术中,情感的准确传达是歌曲生命力的源泉,特别在诠释《春思曲》这样深具情感内涵的作品时,演唱者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精准表达显得尤为关键。《春思曲》以春天为背景,却浸透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这种深沉的思念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为歌曲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情感色彩。演唱者需细致地研读歌词,深入体会每一个字词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情感,再运用声音将这些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在音色运用方面,演唱者需根据歌曲的情感走向来灵活调整自己的音色。《春思曲》中的情感层次丰富,从温柔的回忆到深刻的痛苦,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音色来诠释,随着情感的急剧升温,演唱者的音色也应随之变得更为深沉、悲痛,以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撕心裂肺之痛。
此外,对细节的处理也是情感表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春思曲》的演唱中,情感的波动与气息的起伏应相互呼应。在表达悲伤情绪时,演唱者可适当加深气息,使声音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在传达欢快情绪时,则应让气息更为轻盈、活泼,以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演唱者只有深入理解歌曲情感,灵活运用音色变化,细致处理情感细节,并确保情感与气息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将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准确而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听众深受感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春思曲》是一首优秀的歌曲,歌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歌曲注重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伴奏精巧,和声丰富,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演唱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深刻的情感体会,准确把握节奏、音准和音色,深入理解歌曲情感;需要精准运用语言和咬字,理解歌词内涵,把握韵律美;需要注意音色和气息的处理,使情感与气息协调配合;需要细致处理情感细节,生动呈现歌曲情感内涵,打动听众心弦。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漆雨婷.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探究:以《春思曲》为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3(10):70-72.
[2] 刘馨遥.歌曲《春思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处理分析[J].黄河之声,2022(12):92-94.
[3] 徐娟,石瑾琪.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23(8):150-153.
[4] 刘佳.论《春思曲》的演唱艺术特征[J].当代音乐,2022(9):125-127.
[5] 米娅霖.论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技巧:以《春思曲》为例[J].当代音乐,2021(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