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琴
2024-10-30赵丽宏
大麦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航模,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可以独立完成木制的航模小飞机。阁楼上,有他的工具箱,箱子里有钢丝锯、锉刀、钻子、小榔头、砂纸、胶水、橡皮筋。荞麦非常佩服哥哥,他的手真灵巧啊,他看着图纸,一丝不苟,细心地琢磨着每一个零件,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安装在一起,让飞机慢慢完整起来。荞麦在旁边看着,他也想动手帮忙,但是大麦不让他碰航模飞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能看,不能动!”
屋顶就是航模的试飞场。试飞可不能在晚上,晚上飞机飞出去就找不到了。试飞的时间总是选在星期天的下午,那时候,妈妈大都会外出。大麦带着荞麦爬出老虎窗,站在屋顶上,举行航模的飞行试验。从最简单的硬纸板小飞机、用橡皮筋弹射的木头战斗机,到后来做成的有螺旋桨的双层机翼运输机,飞机在屋顶上栽过跟头,但最后总是会飞起来,在起伏的屋顶上空飞翔。荞麦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看着在天上飞翔的航模飞机拍手欢呼了。
荞麦迷恋音乐,也爱唱歌,嘴里常常哼自编的小曲。大麦发现,收音机里一放音乐,不管是唱歌还是器乐,不管是中国歌还是外国曲子,荞麦都会呆呆地愣在那里听得聚精会神。听过的曲子,他随口就可以哼出几段来。大麦问荞麦,你怎么一听就记住了?荞麦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啊,我就是喜欢听,听过了就不会忘记。坐在屋顶上听到花园洋房里传来的小提琴声,他也会记住琴声的旋律,可以随口哼出来。大麦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那些曲子,他听十遍都记不住,荞麦怎么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
一天吃晚饭时,收音机里放了外国民歌《小杜鹃》,前面一段歌词很简单,旋律很活泼:“小杜鹃叫咕咕,少年把新娘挑,看你鼻孔朝天,永远也挑不着。”接下来,是一段模仿杜鹃叫声的歌唱,旋律很复杂:“咕咕,咕咕,啊恰乌恰,噢的里的噢的里的杜纳噢的里的噢纳乌恰……”荞麦呆呆地听着,脸上带着微笑,看得出,他喜欢这首歌。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结束了,大麦问荞麦:“刚才收音机里唱什么歌?”荞麦不假思索地唱起来,居然很完整地唱出了这首歌,最后模仿杜鹃叫声的那一段,他竟然也能唱:“咕咕,咕咕,啊恰乌恰,噢的里的噢的里的杜纳噢的里的噢纳乌恰……”
妈妈听见了荞麦的歌唱,很吃惊。才读二年级的儿子,对音乐如此敏感,好像有特异功能呢。她从箱子里找出一支口琴,这是一支国光牌口琴,她上中学时吹过,已经在箱子里放了很多年,非常旧了。
妈妈用手绢仔细擦拭了口琴,试着吹了几下,口琴的声音有点儿发涩,但还能吹出旋律。妈妈把口琴送给荞麦,荞麦高兴地跳起来。这是荞麦平生第一次接触乐器。妈妈只是简单地向荞麦讲了一下吹奏口琴的方法,荞麦一个人闷头试了一会儿,很快就断断续续地吹成了曲子。晚上睡觉前,荞麦在阁楼上吹出了《小杜鹃》的旋律。吹完《小杜鹃》,荞麦又吹出了《春江花月夜》《喜洋洋》,这都是他在收音机中听到后记在心里的旋律。
哥哥听着荞麦用口琴吹出动听的曲子,无法抑制惊喜,他拍着手喊道:“嗨,我的小阿弟,你是天才啊!”
那支国光牌旧口琴,成了荞麦心爱的玩具。他成天捧着口琴,吹出各种各样的曲调。可是,那支口琴太旧了,有几个音已经吹不出来,所以吹出来的曲子,常常不是断断续续,就是感觉走了调。一天晚上,荞麦在阁楼上吹口琴,那几个吹不出的音,让他无法把曲子吹得完整。吹着吹着,荞麦停了下来,把口琴随手一扔,嚷道:“破口琴,老口琴,没劲没劲!”说罢,气呼呼地转身对着墙壁,闷头睡觉了。
口琴被扔在老虎窗前的桌子上,大麦拿起口琴,前前后后看了一下,看不出什么名堂。荞麦吹的曲子,大麦虽然叫不出曲名,但大多听到过。他也听出来,有些曲子荞麦吹不好,不是吹奏技巧的问题,而是口琴坏了。
大麦搬出他的小工具箱,拿出一个小螺丝刀,旋开口琴两头的螺丝,拆下两块黄铜盖板,仔细研究了口琴的构造和发声的原理。他发现,口琴簧板上的发音簧片上生出了绿色的铜锈,有的簧片扭曲了,还有几根断了。大麦觉得可以自己动手把口琴修理一下。他检视了一下工具箱里制作航模的各种工具,把可以用的都找出来,整整齐齐排列在桌子上。
荞麦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哥哥不在床上,阁楼里灯还亮着。他看了看老虎窗,窗户关着。再往下看,只见大麦正坐在桌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的一堆东西。荞麦爬起来一看,发现口琴已被哥哥拆成一堆碎片,急了,大声喊道:“你干吗?你把口琴拆散啦!”
“别着急,我在修你的老口琴。”
“你不会吹口琴,怎么会修口琴呢?”荞麦很怀疑,他不相信哥哥会修口琴。哥哥会做航模,但口琴和航模完全是两回事。荞麦认为,只有会吹口琴的人才有可能修好口琴。
大麦让荞麦坐在他身边,把拆开的口琴给荞麦看。他指着簧板上的一个个簧片,把口琴发声的原理告诉荞麦,让他明白这支口琴为什么会吹不出几个音。
“我试着修修看,也许能修好呢。”大麦说着,用螺丝刀旋开了固定簧板的小螺丝,两块簧板上的每一个发音簧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用小钳子小心翼翼地校正簧片的位置。
“这些就是躲在口琴里的病人。把它们治好,口琴就得救了。”
妈妈听到阁楼上有声音,走了上来。她反对儿子太晚睡觉。走上阁楼,妈妈发现大麦把口琴拆得七零八落,有点儿生气。
“你这是干吗?不睡觉,和口琴过不去。口琴被你拆成这样,还能用吗?”妈妈的声音中充满了责怪。她伸出手,想收拾桌子上散乱的口琴部件。
大麦起身挡住妈妈的手,他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你别碰!我在修口琴。”
“修口琴?你别瞎折腾,浪费时间。这支口琴,你爸爸也修过,没有修好,你怎么会修?”妈妈也不相信大麦有能力修口琴。
“我研究了口琴的构造,知道为什么有的声音吹不出来,我试试看,也许能修好的。”大麦的态度很冷静,并没有因妈妈责怪他而生气。
“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荞麦看着大麦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改变了态度。他相信,能制作那么精致航模的哥哥,一定可以修好口琴!
妈妈没有再多说,转身下楼了,临走,关照大麦早点儿睡。
荞麦挨着哥哥坐在桌前,想帮忙,大麦把他往床上一推,说:“你别帮忙,越帮越忙。快睡吧!能不能修好,明天早晨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老虎窗里射进晨曦的亮光时,荞麦醒了,他发现哥哥还在身边睡着。荞麦起身看床边的桌子,那支已经被安装好的口琴,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正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着光芒。
荞麦站起来,跨过大麦的身体,坐在床沿上,拿起口琴轻轻地吹了起来。
口琴的声音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透明、清亮,再也没有那种涩哑的感觉,那几个吹不出来的音,也能发声了。荞麦无法抑制心里的惊喜,忍不住大声吹起《小杜鹃》。
大麦醒了,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见荞麦正在摇头晃脑地吹口琴,不禁笑了起来。
妈妈在楼下准备早饭,也听到了阁楼上传来的口琴声。荞麦吹的《小杜鹃》,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吹得那么流畅、那么好听。妈妈也笑了。
(刘雯摘自《人民文学》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