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

2024-10-29朱平平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24年8期
关键词:大暑小暑小寒

小朋友,你会背下面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首歌中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月2个,节气的日期在上半年是每月的6日左右和21日左右,在下半年是每月的8日左右和23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古人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此后,古人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立春之后白天逐渐变长,天气开始回暖,万物逐渐复苏。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正是农民们准备春耕、春播的好时机。

惊蛰时天气渐暖,春雷初响,冬眠中的动物纷纷苏醒。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地球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方夜晚和白天的时间几乎一样长。自这天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时气候宜人,草木繁茂,万物蓬勃生长。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最主要的特点是多雨,非常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夏季的开始,立夏时节,气温升高,农作物进入生长的旺季。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一是与降水有关,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小满节气,我国南方地区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二是与农作物小麦有关,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小满节气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麦穗的饱满程度。

芒种中的“芒”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大麦等。此时,正是我国南方种水稻与北方收小麦之时。

夏至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

小暑中的“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时节,天气开始变热。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比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此时我国很多地方的天气仍然很热。立秋之后,一天中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越来越大,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

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即将结束,虽然这时候天气仍然热,但是气温已呈下降的趋势。

白露节气时,天气转凉,清晨,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珠。

秋分与春分一样,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方昼夜平分。秋分这天之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增大,气温逐渐下降。

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寒露后,气温逐渐下降,此时,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冻出现。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小雪节气来临,降雨减少,降雪逐渐增多,然而雪量不大,因此得名小雪。

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雪量增多,此时,我国北方的一些地方最低温度降到了0℃或0℃以下。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我国各地的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

小寒与小暑、大暑和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是寒冷,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已是严寒,但此时的天气还不是最冷的。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但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小朋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这些节气不仅对农业活动有指导意义,还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如饮食习惯、养生之道等。如今,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更精确的方法来了解气候变化,但二十四节气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在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大暑小暑小寒
小寒
农事 大暑
大暑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
小暑
小寒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大暑
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