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与研究

2024-10-29李晓婷

社会与公益 2024年8期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乃至青少年群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与难度。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下展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论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协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结合两者,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高校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就导致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需要。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多维度、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也紧跟国家号召进行“大思政”教育理念,开展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正向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出现的负面案例,也给教育敲响了警钟,更加让我们认识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理成长,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引领和知性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信仰起引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目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健全健康的心理愿景,同时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通过积极的心理状态去调节自己较为负面的情绪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可以更好的去完成学业和做其他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性,不管从理论和实践而言都存在侧重点的不同,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两者的关联性和相互协作性是很紧密的。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基础,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时融入正向的价值引领,这种贯通有利于学生身心和思想的全面发展,对“大思政”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促进和推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渐重视和多项文件的发布,各高校和社会各界也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要全面落实的紧迫性。目前,各高校均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有些高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学分考核,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的心理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心理相关的团辅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遇到情绪或者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同时也学着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尽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想要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容易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为出现心理异常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目前各高校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会进行心理普查,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可以很好地帮助高校心理老师和辅导员了解所有新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今后开展针对性的帮助或关注工作。在普查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对于需要关注的学生进行约谈或者重点关注,也是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采取的事后干预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政治引领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重视培养人才,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高校围绕此持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会有必修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安排、讲座报告、研讨学习等,但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开展,很少会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

高校虽也会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主题性讲座或者相关活动,但存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有些学生单纯为了逃避晚自习或者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而报相关的讲座或者活动,存在被动消极的心理,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获取相应学分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反而还会认为这是另一种学业压力,出现抱怨和敷衍的状态。这样既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也会造成两种教育的变相分离或者反作用的发生。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程度的不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紧跟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由于现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年龄段越来越小,有的学生甚至在中学就出现不同情况的心理异常状况,那么到大学阶段不会立刻好转,这种情况仍会存在,或好转或严重。另外对于其他之前没有出现心理异常状况的学生来讲,在大学阶段仍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状况。因为我们了解可知,新入学的大学生一般都刚成年,他们虽然年龄上成年了,但是心理、思想、行为等都不够成熟。加之,现在不管是就业环境、考研竞争、出国留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对很多心智不够成熟的学生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让一些学生迷失方向或者误入歧途,甚至引起一些心理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很多高校中都有部分心理异常或危机的学生,也有严重的抑郁情况存在,甚至也有精神疾病类的学生,有的是经过专业医生的诊疗,这种情况会有专业性的治疗。有的学生确实是会因为阶段性的压力或者情感受挫等问题,长时间陷入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当中,无法自我消解,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对于如果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学生进行常规的课程学习或者讲座活动等,可能会出现一些偏激现象等反作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我们更应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将心理健康教育考虑在内,相互促进、相互协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短缺及经验不足

目前,各高校虽然都有心理咨询中心和思政课老师,但是有些高校师生比配比度不高,有很多兼职老师或者辅导员兼职心理老师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知识,对不同学生不同程度下的心理问题,难以站在专业角度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专业的心理老师也不可能同时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及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而思政课老师或者很多辅导员老师也缺乏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素养,因此,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确实存在很多挑战和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G0gAvo+Dq6J1TNyn/aJ8Pw==路径

在“大思政”教育理念推动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高校目前不仅开展课堂思政,还开展课外思政课堂,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教育部的43号令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强化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在这些工作开展的实践环节,我们也确实遇到了上面提到的很多目前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拓宽思路,更好的为国为党育人。

(一)探索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协同育人”模式有着深刻的时代必然性,首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打造品牌项目,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系列的主题性融合活动,通过视频、动画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政课堂、日常班会等班级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将教育和被教育的“主体”都由学生来体验,充分让学生参与进去,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从而增加教育的成效性。其次,与校外的专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借力开展更专业也更富有社会性的活动,如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同时学校配备校内导师,做好思想引领,让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专业知识,也认识到自身价值。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强调接纳、理解与包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坚持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在跟学生相处过程中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我们要转变“说教式”和“打压式”传统教育模式,真正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实现良性的教育模式和传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更是如此,更要进行接纳和尊重,也让其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并对其作正向引导,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让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心理架构,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发展,提高对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进而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思想政治教育后续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辅导员九大职责之一,因此务必加强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思政课堂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对思政任课老师进行培训时,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促进两者更好的融合。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活动的时候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日常加强对党和国家重要精神和论述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性思维,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心理健康为基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为社会培育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赵艳峰,方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7):116-118.

[3]刘菁元.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进路[J].文教资料,2024(3):109-113.

[4] 刘梦迪,薛玉琴.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38(01):35-40.

[5] 李淑娜,毕恩梅,牛骅.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74-177.

[6]马建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30年的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03-130.

[7] 陶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J].高等教育,2022(22):147-149.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