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2024-10-29余涛胡虹罗晨洋

社会与公益 2024年8期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尤其是困境儿童群体。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民政部联合14部门日前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当前,困境儿童的救助服务主要对标于物质援助与心理治疗,无法及时追踪困境儿童的发展性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依托抗逆力理论、增能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剖析困境女童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并通过个性化支持、优势挖掘和构建积极环境,增强其问题解决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及全面发展能力。研究强调为困境儿童构建系统化支持路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社会工作在强化及巩固儿童抗逆力方面的新型策略,以期提升困境儿童的整体福祉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抗逆力理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加强,儿童福利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政府对困境儿童的关注与支持上。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政策已明确界定了困境儿童的范畴,包括生活困难的贫困儿童、因残疾导致的康复难题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遭受虐待的儿童等。2019年及2021年的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对这一群体的救助与关爱,推动儿童福利立法和制度建设。然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困境儿童问题依然突出,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面临着多重困境,其中低抗逆力是一大挑战。抗逆力是儿童面对生活风险时的关键内在品质,对儿童克服困难、压力及实现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系统地提升困境儿童的抗逆力,不仅是解决他们即时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抗逆力理论框架,深入探讨困境儿童在家庭、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的挑战。抗逆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Norman Garmez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描述个体在面对逆境时展现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本研究通过定期访谈和社区活动,详细分析这些儿童如何利用个人和环境资源在困难中表现出抗逆力。通过目标化的社会工作介入,本文验证了有效的社会工作实践如何增强困境儿童的抗逆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研究成果不仅为困境儿童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具体的介入策略,还为推动相关社会救助政策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从而促进了社会工作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展。

三、案例基本情况

本研究聚焦于Q市Y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处理的一个案例,案主为两名居住在废弃的公共厕所困境女童。她们与无固定收入的父亲同住。案主父亲因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外出,难以提供必要的家庭关怀和支持。案主的教育和社交生活也因家庭环境的限制而面临挑战:大女儿学业成绩一般,有逃学行为,而小女儿学业表现较好,尤其喜欢阅读和绘画。尽管生活环境艰苦,两姐妹仍然相处融洽、互相扶持,也与邻居和同学保持稳定的社交联系。案例的典型性和案主所面临的普遍困境使其成为社会工作研究提升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典型个案。社会工作不仅关注儿童生活质量的提升,还注重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其抗逆力,从而促进困境儿童的整体福祉和社会功能。

四、个案的需求分析与理论介入

(一)分析与预估

微观层面,案主因父亲采取忽视型教养方式,缺少情感关注与适当的行为指导,导致其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受损。案主在家庭内部的互动多采用消极沟通方式,如相互贬低,从而削弱了案主之间的亲密和支持性关系。此外,家庭环境未能为案主的兴趣发展提供支持,如对妹妹的绘画才能的忽视,限制了其兴趣潜能的发展。

中观层面,不良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到案主的生活安全和质量。废弃公共厕所缺乏基本的卫生和安全保障。教育资源的不足,如缺乏课后辅导和父亲教育水平的限制,无法满足案主的学业需求。家庭监管的不足未能有效普及安全知识和性自护教育,加大了案主的风险暴露。

宏观层面,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案主经常浏览抖音、快手上的不良信息,较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价值观所误导,如过度崇尚名利和消极懈怠的生活态度,消极观念与主流社会价值观形成对立,影响了案主的行为模式和社会适应性。

(二)介入理论

本研究采用抗逆力理论、增能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指导困境儿童个案服务。抗逆力理论关注个体在逆境中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积极应对,通过引导案主学习自我保护和改善居住环境,旨在增强其面对逆境的积极态度。增能理论则侧重于提升案主的自主能力,通过激发其内在潜能,增强生活技能、自我表达及社会合作能力,促进其在各生活领域的掌控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正向的行为模仿和奖励机制,增强案主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强化其与同龄人的健康互动。综合这三种理论,本研究不仅促进困境儿童的即时适应性,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工作在促进困境儿童福祉方面的复合性影响。

五、个案服务的行动过程

(一)目的与目标

1.目的

通过社会工作个案服务的介入,确保案主掌握自我保护的相关安全知识,增强案主辨别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善案主的居住环境,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2.具体目标

一是个人层面。第一,帮助案主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安全与自我保护知识,特别是学习女性方面的自护、清洁等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和日常生活;第二,转变不喜学习的心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减少案主厌学与逃学的次数;第三,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激发案主的潜能,培养案主在不利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案主主体性发展。

二是居住环境层面。引导案主将脏乱差居住环境转变为宜居环境,教授案主学习环境改善的卫生清洁方法,掌握安全的生活技能知识与方法,保障案主基本生活与卫生情况的需求,提升案主的整体生活质量。

(二)服务过程

1.第一阶段:初次见面,关系建立

社会工作者在案主初次见面时通过社会工作干预的抗逆力理论,采用情境感知和情感调整技巧,以及倾听技术,深入了解案主家庭状况。通过对案主的环境观察,使用细致入微的社会工作评估工具,社会工作者发现案主居住在不安全、脏乱的环境中。通过初步沟通,建立了案主的信任关系。在后续的深入了解中,社会工作者采用探究式提问,运用情感关怀与同理心技巧,引导案主表达内心需求。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共情,利用社会工作中的“反思性对话”方法,使案主逐渐敞开心扉,揭示了家庭关系紧张和学业不如意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案主的内心体验,社会工作者计划通过后期的面谈和线上线下联系,持续开展深度评估,以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2.第二阶段:危机介入,加强自护

在危机介入阶段,社会工作者运用抗逆力理论中的危机干预模型,采用“现场危机干预”方法。得知案主父亲突发危机后,社会工作者立即前往案主家中,进行现场安全评估。通过运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技巧,社会工作者向案主传递防范和安全自护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在情感支持和认知重建方面运用抗逆力理论中的“个体能力提升”方法,引导案主正视与父亲分离的困境,通过心理支持和认知重建,缓解案主的恐惧与焦虑情绪。在案主晚上外出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通过“场境导向”方法,提供实际的自我保护技能教育,引导案主增强在夜间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3.第三阶段:挖掘优势,增强兴趣

在挖掘案主的优势与提高学习兴趣阶段,社会工作者运用抗逆力理论的“发现力与扩展力”方法。在困境儿童救助中,社工需要对困境儿童本身赋权和增能,增强困境儿童的内在优势因素(I am)和自我效能因素(I can)。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案主的个体资源和能力进行细致分析,采用正强化技术,对案主进行积极正向的激励与肯定。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任务中心模式,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采用认知重建技巧,帮助案主树立积极学习态度。为拓宽案主的兴趣领域,社会工作者通过资源链接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引导案主参与有益的社区活动。同时,运用社会工作中的社交技能培训方法,协助案主建立积极社交关系,提高其社交技能与学习动机。

4.第四阶段:转变习惯,改善环境

在案主的生活环境改善阶段,社会工作者运用抗逆力理论中的“环境转变力”方法。通过对案主的家庭生活习惯进行全面评估,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制定了生活环境改善计划。通过社会工作中的“情境重建”方法,社会工作者以案主的生日为契机,发动其参与居住环境的清理整理活动。社会工作者采用“社区资产开发”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帮助案主获取居住环境改善所需的物资和支持。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中的“教育与培训”方法,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掌握清洁、整理和防护等技能,提高其居住环境管理的自我效能感。社会工作者在案主的家庭环境改善后,通过正强化技术,对案主的积极改变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巩固其改善生活环境的成果。

5.第五阶段:巩固成果,健康发展

在巩固案主的成果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抗逆力理论中的“循环评估”方法,对案主的各方面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社会工作中的“反馈与调整”方法,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及时沟通,共同总结过去的服务经验,调整和改进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与“个案计划的后续性支持系统”,确保案主在项目撤项后仍能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关爱。通过抗逆力理论的“卫星支持”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线上沟通与联系,不仅对案主已有的改变给予积极的反馈,同时引导案主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业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并通过“社会参与投入”技术,鼓励案主参与社会活动,拓宽社会交往圈,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秉持着“尊重、自主、公正、关怀”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保障案主的权益,最大程度地发挥案主的主体性,提高其自主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

6.服务总结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深层次介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在安全方面,案主已经掌握并能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其次,在学业方面,通过定期的学业辅导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案主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有所改善,能够按时上学。在生活情况方面,通过物资支援和能力建设,案主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社会工作者还协助案主完善了她们的生活环境,督促案主定期检查室内卫生情况,并进行打扫,同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案主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

此外,案主积极参与有关兴趣培养的社区活动,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绘画技巧,促进了案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些综合措施表明社会工作的介入为案主带来了正向地、积极地变化和整体提升。在提升贫困儿童抗逆力的过程中不仅要直接服务于案主,也要间接地改善案主的外部支持系统,服务方案涉及案主、家庭、学校、社区,通过资源的全方位整合,才能更好地为案主提供优良的服务。

六、个案服务的专业反思

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服务介入,成功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在个人层面,案主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仅掌握了关键的安全与自我保护知识,而且改善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家庭层面,服务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不仅协助改善了家庭生活环境,提高了卫生条件,还改变了案主之间的沟通方式,使之更加积极合作。

这一综合性的服务介入产生了积极的整体效果,不仅改善了案主的个人能力和学习成绩,还提升了案主的生活质量。服务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保障,因为案主已经建立了自我保护和学习的能力。除了困境儿童保护传统意义上的“救急救困”“救人于危难”,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还注重“用生命影响生命”,注重“将心比心”,注重困境儿童内在潜能的挖掘,注重培养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抗压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综合而言,服务介入为案主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其全面健康发展。

在反思方面,需要注意到个案服务中家庭关系的介入较为薄弱,父亲的职能缺失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完全改变案主居住环境方面,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资金补助申请方面,由于监护人的态度等原因,未能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服务中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单希政.论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和抗逆力提升[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03):96-100.

[2]王雪红,& 李忠梅.(2010).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8):948-951.

[3]李亚运.社会工作介入城市贫困儿童抗逆力提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4]李玉娜.专业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案例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