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传统民居的智慧
2024-10-29方舒婷
摘 要:诺邓村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是著名的千年白族古村落。村落因盐而兴起,在明清时期达到繁荣,形成了大量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融入村落布局,形成了有机整体,充分展现了白族山地聚落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的特色。以诺邓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形成与发展历程、村落布局及建筑样式、多元文化的发展等内容,同时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及无痕设计理念在诺邓村中的体现,揭示诺邓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发展历程,展示白族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的民族性知识,助力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白族;传统民居;院落形态;诺邓村;设计理念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西北部的诺邓村是历史悠久的白族古村落之一,被誉为“千年白族村”。诺邓村过去一般被称为“诺邓井”,“井”就是盐井,“诺邓”一词是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公元863年成书的《蛮书》记载:“剑川有细诺邓井。”村庄形成于西汉时期,明清时代村落形态逐渐定型。诺邓村作为典型的山地白族聚居地,反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与古村落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一、无痕设计理念的定义
无痕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尊重,同时不失对审美的追求。它不追求复杂或华丽,而注重设计师内在灵感和思想的自然表达,致力于创造特定情境或意境,从而唤醒观众的感知,达到内心愉悦与满足。以此理念为指引创作的建筑作品通常显得朴素、真实,体现了回归本真的美学。无痕设计以建筑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为核心,注重将生态因素融入设计,同时关注人类内心对美的追求,通过简洁方式激发审美享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反思的体现,是对资源利用与释放问题的探索。无痕设计注重观众在设计中的作用,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观众置于设计的中心地位,通过深入理解观众需求与情感,创造深深触动人心的建筑作品,提升人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二、依山傍水的诺邓村
诺邓村地理位置优越,背倚崇山,面向诺水,周围群山环抱。作为白族传统山居的代表,诺邓村因盐而兴,历史悠久。白族居民占据了全村97%的人口,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与汉族人民接触较少,因此深受山地文化的影响。合院式建筑为诺邓村主要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内部布局清晰,基于轴线划分公共、半公共和私密空间,形成了功能各异且层次分明的簇群,体现了内聚性和安全性强的特点。其空间形态特色在于利用陡峭地形,通过分级建台,形成了立体错落的空间形态。这种布局不仅节约了空间资源,还促进了当地建筑空间秩序的形成与发展。诺邓村还有丰富的文化和信仰,村中受儒家、道家、佛家及“本主信仰”影响,“本主信仰”作为白族的民间信仰根深蒂固,被视为村落的守护神。
诺邓村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多元的文化信仰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了白族山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部分。
三、无痕设计理念在诺邓村中的体现
(一)建筑与环境间的无痕
1.边界
诺邓村位于云南山地,采用依山而建的独特选址方式,巧妙地利用自然边界和天际线,与平地型村落形成显著对比(图1)。这种布局不仅划定了可控制的村落区域,还赋予了村落强烈的场所感,使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融合,形成凹凸不平的边界,展示出村落的整体轮廓和空间结构。诺邓村的自然边界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开放界面——开阔界和半开阔界,展现了与周围地形的和谐融合。村落的竖向空间边界即天际线,由建筑和山体形成的轮廓共同构成,突显了村落的垂直维度和空间层次。据说,诺邓村从古至今恪守着一条严格的村规,即禁止在方圆三千米内砍伐树木,用于熬盐和建造房屋。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水土,保持村落的自然风貌。
2.依赖
诺邓村是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村落,深受大自然的神奇馈赠。盐在这里不仅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核心,更是促使村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明朝1383年设立“五井盐课提举司”起,诺邓成为云南盐业的中心,促进了村落的繁荣和扩展。村落的南部是村民农耕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北部则多为盐业空间和民居空间。村落的布局由向心型逐步演变为两条放射状带状形态,沿“盐井—诺河”和“盐井—玉皇阁”两个发展轴延伸,显示出内部功能区域的明确分布格局。
(二)建筑空间中的无痕
诺邓村的建筑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色。大多数民居采用土木结构,主要建材为夯土、石材和青瓦。夯土墙体由稻草、碎石和碎砖筑成,墙体厚实,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外墙保持黄土原色,展现了质朴的美感,体现了无痕设计的理念。
台梯式住宅是当地典型的建筑样式,逐层升高是它的鲜明特点。正房位于最高处,其次是厢房和门楼,厢房檐廊下的台阶则成了连接媒介,既顺应地形,又突出正房的地位。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面积有限,正房与厢房常围绕天井布局,形成紧凑的封闭式空间。正房和厢房之间的高度差,使得屋檐常常交叉重叠,雨水从屋顶瓦檐滴落至地面需经五次滴水,因而称为“五滴水四合院”(图2),这是对传统四合院布局的创新。
庭院在白族建筑中不可或缺,分为天井和漏角天井,巧妙地从内部私密空间过渡到了室外公共空间,具备采光、通风和排水功能。在天井种植花草是白族居民的一大喜好,既美化环境,又为正房提供阴凉。
此外,诺邓村的“台梯子集市”位于陡峭的山坡上,集市沿民居小道布置,临近灶户煮盐房,便于灶户煮制的食盐直接交易,免去了运输的麻烦,展示了当地独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场所。
诺邓村完美融合了无痕设计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民居的布局巧妙地顺应地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如自然而生,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每一处细节都展示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使得整个村落充满了悠久历史的静谧与美感。
(三)设计有痕而意境无痕
诺邓村的民居建筑展现了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植深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中。大多数民居采用土木结构,主要使用夯土、石材和青瓦。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体现了村民对自然环境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也反映了诺邓村民对儒家伦理道德的理解,如“家丑不可外扬”等价值观念。典型的合院式建筑以四面围合、独门独院的形式设计,旨在确保家庭财产的安全和家庭生活的隐私。“四合五天井”和“三坊一照壁”都是诺邓的传统民居布局形式,在房间的划分和功能上体现了严格的等级观念。正房为整座房屋的核心,位于院落中心位置,通常是建筑最高、空间最大、朝向最佳的部分。正房一般为三开间,中间的明间既是供奉场所,也是家庭的会客厅。堂屋内的布置精美典雅,常见的装饰有字屏、联字画等,配有精致的供桌和家具,遵循中轴对称的设计原则。天井作为重要的虚体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文化意境的体现,它通过屋檐的设计创造内外的开放与隐秘,充满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居民在其中种植花草,展现对自然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体现了虚实相生的意境。
总之,诺邓村的民居建筑不仅在结构和功能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展示了村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些特征不仅影响着建筑形态的发展,也深刻地塑造了诺邓村落的文化景观和社会生活方式。
四、结语
诺邓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其民居建筑展示了独特的建筑思想和技艺。通过对其外部聚落形态、内部民居空间及空间文化内涵的解读,可以深入了解诺邓村在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中的独特表达。诺邓白族人民的民族性知识体现在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与改造上,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展示了他们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与环境相协调与适应。他们在有限土地上的建筑改造体现了山地生活的需求,同时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建筑习俗。建筑装饰则融合了汉族和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展现了云南山地村落的地域性美学。诺邓人将人文思想融入建筑构思,通过村落外部空间和院落内部布局,呈现出他们恬淡从容、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胡煜洲,钱正扬,钟苑.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白族传统民居台式院落形态特征研究:以大理诺邓古村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143-146.
[2]申怡玲.乡村振兴背景下白族古村落主体参与式保护策略研究:以云龙诺邓及长春坡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2):122-125.
[3]樊庆元.乡村振兴背景下儒家孝道思想在诺邓古村的传播及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66-170.
[4]高洁.大理云龙诺邓古村的聚落格局[J].城市建筑,2021(27):80-82.
[5]李子莹.诺邓古村民居形态构成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56-57.
[6]刘晓航.诺邓古村对联文化的传承[J].中外企业家,2020(20):243-245.
[7]尹博锜,张晓禾,薛甲,等.大理诺邓白族民居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9(24):39-40.
[8]曹峻博.“无痕设计”理念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9):72.
[9]盛金成,孙琦,孙献华.云南山地型村落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以云龙县诺邓古村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8):72-73.
[10]曹峻博.“无痕设计”理念的内涵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106.
[11]周爱萍.城市化进程中诺邓古村的保护与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161.
[12]无痕设计系列作品[J].西北美术,2017(4):19-23.
[13]李海燕,宋钰红,张东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地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J].小城镇建设,2014(3):64-68.
[14]李海燕,张东强.诺邓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J].山西建筑,2012(36):9-11.
[15]樊绰.蛮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16]舒瑜.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作者简介:
方舒婷,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乡村生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