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研究
2024-10-29郑泓灏肖睿
摘 要:为深度挖掘和科学表达湖南张家界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的内在要素,借鉴学者胡最的特征解构法对挖掘、提取出的具有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的载体构件进行识别,并据分类标准和层级构建出牧笛溪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重要借鉴,为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理论助力。
关键词: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特征解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张家界市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聚落与建筑图谱研究”(22A0365)研究成果。
早在19世纪的欧洲,就已有利用图解技术来绘制和规划城镇区划的文献记载,其中不乏法国的建筑理论家德·昆西以及美国的学者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等先驱者的贡献[1];国内建筑图谱多为零散出现在相关建筑书籍里的一些建筑平面说明图,伍国正、刘沛林、郭思云、贺范等学者在对湖南土家族建筑的聚落景观分析中,通常会绘制代表性建筑图谱来予以结合说明。学者刘沛林侧重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指出聚落景观基因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表现规律,并称之为景观基因图谱,它是聚落景观基因内在规律的表达,能正确反映出聚落景观基因的逻辑性和有序性[2]。
少数民族聚落建筑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传统聚落建筑的图谱研究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鲜有站在全局角度对现实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建筑图谱研究进行的理论总结。因此,本文以张家界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研究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并借鉴学者胡最的特征解构法,将挖掘出的建筑基因类型划分为总体形态、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和建筑纹理四大类,最后构建出科学数字化管理的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库,为将来历史文化重建提供理论和素材基础,为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一、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
(一)基因提取来源
张家界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和古建造技法,在土家族传统建筑构件中有所体现,构建能保护传统民族建筑遗产的基因图谱,需要抓住独具特色的牧笛溪村土家建筑特征和建筑形态,特别是牧笛溪村遗存下来的典型吊脚楼群。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可从单体建筑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附着装饰中提取,对于有鲜明特色但无法有效提取的特征构件,通过查阅文献和与当地老人交谈,开展具有典型建筑基因的图谱搜集和文脉梳理。
在特征解构方面,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但受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土家族传统建筑与其他传统聚落建筑存在关联特征,导致建筑出现趋同化,如土家族封火山墙与徽派马头墙不论是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在功能特征上都存在着一些相同特征。因此,需要分析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属性特征,然后根据各属性特征的差异细化具体的指标形态,再建立切合实际的类别标准,将各指标形态里特征明显的构件按建立好的指标识别出来并加以解释[3]。
(二)建筑形式基因
张家界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定居在武陵山腹地,这里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沟壑纵横交错,长年雾气缭绕。在张家界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理念上,人们坚持依山就势、傍水而栖,所谓“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这就使得土家族的传统建筑在外观造型上具有跌宕起伏的美感。
在这个地区,常看到的建筑形式有连三间或长五间的“一”字屋、一正一横的“七”(“﹃”)字型转角楼、围成“撮箕口”的一正二厢房,手头宽裕的人家或许还围成“四合水”“两进一抱厅”“四合五天井”。吊脚依地形有着半载吊、半边吊、两翼吊、临水吊等花样繁多的样式。
牧笛溪村作为土家族传统村落代表之一,其建筑形制与空间特征都具有典型的土家wuoOUE//CxeBWOsZGlAypf/TuONSSVuxdD0d90gWgE8=族传统特色。土家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榫卯、纯木结构的吊脚楼(又称“转角楼”),是土家族传统穿斗式建筑,为“满瓜满枋”的形式。
(三)建筑装饰基因
1.室外装饰
土家族传统建筑继承了土家族先民的建筑技术成就,又融合了后人对自然的再认识、再改造。土家族建筑以木竹结构为主,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迅速蔓延,为防止火灾蔓延,土家族人在单体建筑两侧用厚厚的夯土建立封火山墙来隔断可能发生的火灾。土家族人对封火山墙的处理非常灵活多变,就地取材制作成简易的鞍形、梯形的平行阶梯4MLCMUWeF8HNcuyYKeDjdaEYtFrYQx7DrDQzwJO5JJo=,实惠又合理地完成了封火山墙的装饰。土家族传统建筑屋顶盖的是本地生产的鱼鳞瓦,屋顶的主横梁位置上还安装着“坐吻式”或“鹊尾式”座头。土家族人为增大采光、排泄雨水,巧妙地将檐部上翘设计出“它翼角飞”,使得整个建筑更具灵动感。
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是以实木结构承重的,墙体主要起围护和分隔内外空间的作用。墙体虽不起承重作用,但土家族人还是会根据墙体部位和家庭经济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材料建造建筑墙面——装板。土家族人在建筑的山墙面上,使用竹编或木板作为墙体的骨架,再用黏土和谷壳混合后糊在外表面,这种用来填充屋架和木柱之间空隙的墙体叫作夹板式装板。土家族人还会使用武陵山区生长出的毛竹来制作竹编装板,这种装板编制手法非常粗糙,但却给土家族传统建筑带来多样的建筑肌理。最常见的还是表面抛光、缝隙切合的木装板,这种木装板的厚度一般在20 mm至45 mm之间,一般是可拆卸的,在朝室内的一面安装顶门杠,极大地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固性。
2.室内装饰
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室内装饰以木雕构件、门窗隔扇、楼梯栏杆和梁架装饰为主。
木雕构件装饰图案简单自然、朴素大方,用简洁的线条概括写实动态造型。土家族木雕素材源自生活,土家匠人再通过缜密、合理的构思,用简单的线条组合成寓意丰富、朴素典雅的图案。木雕图案样式丰富,雕工精细,一般为牡丹、菊花、荷花等植物图案和龙、凤、鸳鸯等祥瑞动物图案。
牧笛溪土家族传统建筑的门窗不仅仅具有出入、采光、通风的功能,还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构件。在牧笛溪土家族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门型可分为实拼门与隔扇门两大类,对于堂屋这一核心空间,其门的设计往往更为讲究,多采用六合隔扇门。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的窗形式多样,有着规整的几何形窗格和木雕窗花作为建筑构件,主要形式有花窗、隔扇窗和直棂窗三种。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门窗上的图案均是飞鸟走兽、花草树木和当地的民间故事,还有着美观大方、变化灵活的拐子纹、冰裂纹、蝙蝠纹等雕刻在门窗上的写意装饰造型纹样,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土家族传统建筑吊脚楼一般不设固定楼梯,为节省空间而用设在建筑角落、坡度一般超45度的可活动梯子联系上下楼层,这种梯是土家族传统建筑重要的联系构件。栏杆也是土家族传统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之一,在悬空的吊脚楼挑廊里,起重要的防护作用。栏杆具有竖木为栏、横木为杆的基本结构特征,同时图案装饰一般左右或上下对称布置,栏杆上表吉祥寓意的图案样式与门窗上的相差无多。
牧笛溪土家族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为典型的干栏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武陵山区潮湿多雨,土家族人为避免地面湿气侵入和虫蚊侵扰,先以部分落地柱稳固底台,其上再立柱、铺板、架设梯级,其余落地柱则与瓜柱、横梁紧密相连,再辅以穿枋共同构筑起稳固的悬空结构框架。这种用较少材料承担起绝大部分建筑重量的方式,既彰显土家族建筑智慧,又巧妙适应了地形环境。位于挑枋之下的瓜柱,是用于承受挑枋和檩条重量的不落地短柱,由于瓜柱是吊在空中的承重部分,很容易被人观察到,所以瓜柱的装饰通常做得较为细致,形态以莲花或瓜状为主[4]。
二、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识别
对于蕴含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的载体构件要科学、有效地采集,要在可视范围内尽可能地搜集多样的不同体系的建筑构件,并根据构件载体的不同属性特征将其分类,以保证建筑图谱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传统建筑基因的识别和分类是科学数字化管理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的重要步骤。
在识别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时,以提取出的载体构件为研究对象,借鉴学者胡最的特征解构法,建立详细的分类指标,并按“类别相近则合并”的原则将识别结果合并[5]。根据提取出的基因载体构件的属性特征,将载体构件分为主体基因和附着基因两大类。主体基因主要依附在建筑的总体形态和建筑的结构上,附着基因主要依附在建筑装饰和建筑纹理上。
根据以上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指标,对提取出的载体构件按不同属性的识别因子进行分类。本文主要分为2个属性特征、4个指标体系、11个识别指标,并对各识别指标进行解释。
载体构件分类确定之后,还必须有相应的文字说明来体现和表达,以便于厘清载体构件与传统建筑间的层理关系,而不是依据支离破碎的片段信息来推断载体构件的文化信息,只有随时因势而变地将土家族传统建筑的结构特征、内部构造、文化蕴涵等形态收录到清晰的建筑基因图谱里,才能开展土家族传统建筑审美研究的抢救性挖掘,为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的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才能进一步保护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
三、构建牧笛溪村土家族建筑基因图谱
牧笛溪传统土家族聚落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例证。为防止如此珍贵的古建筑遗迹因年久失修而面临不可逆的破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收集整理好的相关数据,统一管理在建筑基因图谱下。构建传统建筑基因图谱能为传统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工作提供精细、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参照,即使传统古建筑真的彻底损毁,也能依据充足的数据资料将其复原。
数字化的传统建筑模型,还能将传统建筑的结构、形态、细节等要素快速、真实、准确地展示出来。数字化的建筑基因图谱能为研究湘西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学者和重建传统古建筑的工作人员提供真实、具体、准确的工程数据,甚至能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线上旅游、虚拟展示、科普教学,同时为学术研究和旅游参观提供生动的信息表达方式。
识别到的建筑构件为数据来源,根据灵活、全面和动态更新的构建原则,使用AutoCAD、SketchUp、3D Max等软件工具及其他插件,使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能基本构建起来,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基因图谱系统。本文将牧笛溪传统建筑基因图谱分为平面图谱和立面图谱、正面图谱和侧面图谱、整体图谱和局部图谱三大类,系统归纳上述识别分类好的各载体构件,并按完整性和功能性进行排序管理。
(一)平面图谱和立面图谱
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的剖切平面沿物体或房屋的某一特定位置将整个物体或整栋房屋切开,对其一部分做出的水平剖面图。立面图也是如此,不过切分物体的面为竖直剖面。此大类主要绘制建筑的立面结构和平面布置,实地测量载体构件的尺度大小和位置分布,以防数据错误,在现场就可初步构建平面和立面图谱,但在后续正式的图谱整理阶段,仍要按风格特征、表现形式和共性因素对此大类进行汇总和补充。
(二)正面图谱和侧面图谱
此大类与上述类别的不同点在于,上述类别主要记载建筑结构、载体构件尺寸、建筑与载体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而此大类主要收集传统建筑不同方位的外观正立面图或载体构件不同方位的外观侧面图。此大类更直接地展现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各个体或各部位之间的结构美学特征,将其表现得更具和谐性与严密性。
(三)整体图谱和局部图谱
此大类是将上述两个大类里同一个建筑或载体构件的内在逻辑汇总到一个外在表征的表达,不仅具有上述两大类平面图的静态性,还具有模型的动态性,能直观表现出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整体或局部、载体构件的发展过程和宏观空间的外部特征。
四、结语
本研究对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保护和研究提供了较高的应用价值。第一,挖掘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的主体基因和附着基因,提供土家族传统建筑保护的重点,有利于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通过对牧笛村土家族传统建筑进行基因识别,丰富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类型,为相似图谱的构建提供鲜明素材。第三,构建牧笛村土家族传统建筑基因图谱,不仅能为将来历史文化重建提供理论和素材基础,还能为牧笛溪村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形制、结构、工艺和材质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经鑫.传统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
[3]胡最,刘沛林,邓运员,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15(12):1 518-1 524.
[4]张曼.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及价值启示[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8.
[5]李佳洛,唐丽,李安.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景观基因图谱构建及其特征研究[J].现代园艺,2022(23):117-120,123.
作者简介:
郑泓灏,硕士,吉首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肖睿,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