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徒手下油锅吗
2024-10-28钟阳春
对于普通人来说,45℃以上的水就会感觉比较热,65℃以上会感到烫。
徒手下油锅,是过去民间一种广为流传的江湖技艺。在影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油锅取物”的场景。所谓“油锅取物”,就是“江湖”上“上刀山、下油锅”中神奇的“下油锅”。一锅热气腾腾的油,眼看就要烧开了,但是一些自称拥有法术的大师们,竟然可以将手伸进油锅中,甚至坐在翻滚的锅里,却不会烫伤,这让人瞠目结舌。一般人,如果炒菜的时候,有油溅到手上都受不了。滚滚油锅,难道他们真的不怕烫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45℃以上的水就会感觉比较热,65℃以上会感到烫。油的沸点通常在300℃以上,当油温达到100℃时,甚至一点现象都没有;油温达到150℃~180℃时,油面会翻滚、冒烟;油温200℃以上时,冒烟明显。因此,看似十分平静的油,也可能把人严重烫伤,更不用说沸腾的油了!下油锅的油,显然是有玄机!
关于“下油锅”的秘诀,众说纷纭。传统的解释是,油锅里并不全是油,是事先在油锅里放了醋,醋的密度比油大,会沉在油的底下。由于醋的沸点仅有60℃,所以当温度加热到60℃时,“油锅”被烧到滚沸,实际上的最高温度仅有60℃,因而只要速度足够快,徒手“下油锅”根本不会造成烫伤。
事实上,生活中食用醋一般是4%~6%浓度的醋酸水溶液,其沸点略高于水,在100.56℃左右,这么高的温度,徒手伸入“油锅”中,根本不可能安然无恙。那么,油醋锅沸腾的视觉效果,真的如网上传言的那样,是醋在沸腾吗?江湖艺人徒手下油锅背后是否还另有玄机?接下来请跟着本文动手实验揭开其中的奥秘。
科学原理:“油锅”中有食用油和白醋两种液体,白醋的密度比食用油的密度大,白醋会沉在食用油的底下。当往“油锅”中加入小苏打时,小苏打里的碳酸钠和白醋里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CH3COOH=H2O+CO2↑+2CH3COONa,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就会造成油“沸腾”上下翻滚的假象,此时徒手伸入“油锅”中手不会烫伤。若加热时间过长,等白醋真正沸腾后,温度达100.56℃左右,此时徒手再伸入“油锅”中手就会烫伤了。
材料准备: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食用白醋、食用油、小苏打、电子温度计、火柴
实验操作:1. 按图示组装好铁架台,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2. 往烧杯里倒入300mL食用白醋,再倒入200mL食用油。
3.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立刻往烧杯里倒入小苏打。
4.此时烧杯底会升起大量气泡,“油锅”看起来就像是沸腾了一样。
5.将手伸入“油锅”中,发现不会烫手,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底部白醋和上部食用油的温度,发现温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