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防火管理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探讨

2024-10-27任忠山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8期

摘 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森林火灾是威胁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林业防火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至关重要。从林业防火管理的必要性、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林业防火管理策略及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业防火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8–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一直以来都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还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群众防火意识不强、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开展森林火灾管理的必要性

1.1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这不仅关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地球气候稳定的有力保障。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森林防火管理在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木作为自然界的绿色屏障,其覆盖面的扩大能够直接对地区气候产生积极影响,进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1]。然而,森林火灾却对这一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摧毁大片的林木资源,火灾过后,土壤侵蚀和水质下降等问题随之而来,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更严重的是,火灾还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珍稀物种因失去栖息地而面临灭绝的风险,对地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开展森林火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火灾管理策略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加强火源管控、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实现,同时需要深化公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地球上的重要碳汇,森林在减缓温室效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森林火灾却会加剧温室效应,火灾会导致大量林木被烧毁,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不仅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还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1.2 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森林火灾的潜在危害深远,不仅局限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更直接触及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一核心问题。林木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火灾造成的林木损毁将严重影响木材供应、林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以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火灾对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地方经济的整体下滑。更为严重的是,森林火灾还潜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风险。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迅猛蔓延可能危及周边居民区,造成居民及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由于救援到达现场的时间较长,火灾对人员的威胁更为突出。此外,火灾产生的浓烟和有毒气体也可能对人员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开展森林火灾管理对减少经济损失和防止人员伤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并快速做出反应,有效遏制火势的蔓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此外,加强火源管控,从源头上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也是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关键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1.3 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承载着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它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是许多珍稀物种的家园,森林中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然而,森林火灾的发生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火灾会迅速蔓延,摧毁大片的树木和植被,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这不仅使得许多生物无处容身,还会直接破坏食物链的完整性,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更是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巨大打击,许多珍稀物种由此面临灭绝的风险[2]。因此,开展森林火灾管理对保护森林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科学的火灾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灾风险,从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例如,定期清理林下可燃物,建立生物防火隔离带,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主要源于森林资源的多重价值和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核心地位,森林资源并非仅限于木材资源,它还涵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精美的家具还是实用的生活用品,许多都是由木材加工而成,这凸显了森林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依赖性和需求量,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若不加以妥善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将迅速减少,进而影响木材的可持续供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3]。此外,森林资源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森林资源还能提高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不仅关乎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然而,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森林资源往往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不仅阻碍了森林资源的创新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构建完善的防火机制和管理体系,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以确保森林资源得到长期、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3 林业防火管理策略

3.1 增强森林防火意识

为了有效增强森林防火意识,首要任务是提升公众对森林火灾危害性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如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宣传画册等,向公众普及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定期组织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和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森林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使公众深刻理解防火的重要性[4]。此外,相关部门应在森林周边地区设置醒目的防火标语和警示牌,提醒进入森林的人员注意火源管理。针对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还应加大巡护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情,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面增强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为预防森林火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2 构建森林防火责任及机制

构建森林防火责任及机制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应明确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防火责任,制定详细的防火计划和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和协同作战。林业部门应加强对森林的监测和巡护,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情。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共同维护森林安全,还应制定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防火工作不力或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森林防火责任及机制,确保各项防火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降低森林火灾的风险[5]。

3.3 与时俱进,创新防火方式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森林防火的方式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巡防,实时监测火情,提高火灾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森林火险进行等级划分,为防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推广使用生物防火隔离带,通过种植耐火植物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在防火设施方面,引进先进的灭火设备和工具,提高灭火效率和安全性,加强对防火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现代灭火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创新的防火方式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

3.4 及时响应,做到火灾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火灾问题,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至关重要,包括利用卫星遥感、红外线探测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并与地面巡护人员形成互补,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进行快速响应。同时,确保通信畅通,以便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火情并请求支援。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科学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采取合适的灭火战术和方法,尽快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6]。为了防止火灾复燃,扑救结束后还要进行火场的清理和守候工作,包括彻底检查火场,确保所有火种已完全熄灭,并派专人进行守候,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复燃的迹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火灾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3.5 加强宣传,普及森林防火教育

提高森林防火宣传和教育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画、宣传片、微信公众号等,向公众普及森林防火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宣传材料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以便使公众快速掌握防火要领。同时,相关部门应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定期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增强公众的防火意识和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模拟演练,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防火的重要性。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全面增强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为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关措施

4.1 重新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鉴于当前人均林业资源占有率相对较低,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必须重新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创新和资源的优先保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先进技术优化升级原有的林业产品生产和运作结构,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林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7]。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发展特色林业资源,如建设生态园林化风景区,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拓展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还能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其利用价值,通过打造独特的森林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为了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可以积极发展林业深加工产业,如家具制造、工艺品制作等,通过将木材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关部门应关注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如林下经济、林药种植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优化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为了显著提升森林资源的管理效能,必须采取更为全面、深入的保护措施,始终紧密结合林业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有效降低森林资源被破坏的风险。首先,深入分析并理解各种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为后续的森林资源分类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详细的分类管理,根据森林资源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制定更为精确的生态区域规划,确保每片森林都能得到充分的管理和保护[8]。

其次,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林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督工作,增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效果。

最后,全面落实相关政策,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升森林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4.3 明确林业资源的所有权

在推进森林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明确森林资源的实际配置和所有权归属至关重要。政府的监管和管理在保障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防止非法开采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开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明确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责任,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各方职责,构建一个有序、规范的森林资源开发环境。在确定森林资源所有权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包括定期的森林资源评估、严格的开采审批流程和强有力的执法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此外,林业部门还应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行动,增强社会监督力量,为森林资源开发工作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5 结束语

林业防火管理及森林资源保护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森林作为地球的“肺”,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林业防火管理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火意识,同时建立完善的防火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切实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 潘琪,周勇超.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3):86-88.

[2] 尼珠多吉.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3,9(1):19-21.

[3] 夏培中.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24):89-91.

[4] 冯建华,祁有海.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新农业,2022(21):41-42.

[5] 线如海.林业防火管理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探讨[J].农家参谋,2022(16):150-152.

[6] 宋光.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河南农业,2022(15):56-57.

[7] 韩晓彤.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22(7):141-143.

[8] 康海峰.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