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带动“思考”

2024-10-27陈美玲

天津教育·上 2024年9期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在教学中,教师会利用问题化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目的。然而,问题化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问题,以确保问题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提出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问题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一、问题化教学的具体内涵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将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具体来说,问题化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针对性强。问题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问题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二,引导性强。问题化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和分享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联动性强。问题化教学不仅注重学科内部的问题解决,还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联动。第四,交互性强。问题化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经验。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一篇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其他小组就该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问题化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语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的语言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语言规则,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知识,更好地运用语言。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问题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反应速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思维。

其次,问题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与同学合作、交流,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交规范。

最后,问题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与旅游相关的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在旅游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用英语表达来解决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英语知识应用技能。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重视的内容

(一)问题设计应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初中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问题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问题,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首先,问题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应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的感觉,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问题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做到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高认知水平。

其次,问题设计应该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具有自己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教师应该根据这些规律和方式来设计问题,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例如,在英语课堂中,要想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规则或者句型结构,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逐步理解。

最后,问题设计应该符合学科特点和要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来设计问题。在英语课堂中,问题设计应该紧密围绕英语语言的特点与应用,例如,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情境性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首先,问题设计应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问题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相应的问题设计策略,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具体的实例,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较为复杂的问题,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问题设计应该注重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的结合。问题设计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相契合,既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又要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问题设计中,教师应该尽量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问题更感兴趣,更容易产生学习欲望,而枯燥、难懂的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有趣的问题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问题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做好提问准备,发挥提问的最大作用

首先,教师需要对提问进行充分准备。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等,以便确定合适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设定多种形式的问题,如细节问题、推理问题和评价问题等,鼓励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作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设定合适的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提问的技巧,运用激励性和引导性的语言,如“请再说一遍”“请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你认为……是不是……”等。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问题化教学的效果,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探究与思考。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TOPIC 1“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为例,教师需要了解本节课的语言难度、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以设计合适的问题。例如“What is next to the bedroom in the text?”“What furniture can you see in the study?Where are they?”“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put his desk next to the window?”等,以便学生掌握句型“There is/are + 名词+表地点的介词短语”的句型。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其互相交流、探究与合作,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灵活提问,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来制定提问计划,把握提问的难度,防止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或无所适从。

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包括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对话式提问等,以使学生有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教师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解决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语言表达,要求表述清晰、简洁、明了,使学生听得懂、能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答案,培养语言能力。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语音、肢体等多种语言形式,使提问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最后,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式,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问题,避免过度干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TOPIC 3“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如“你在学校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可以分享?”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封闭性的提问方式,如:“文章中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他的学校在哪个城市?”等,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回答,检验他们对文章细节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产生歧义。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过程,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点评延伸,做好提问的课后过渡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后复习中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例如,要求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或者让学生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提问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没有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再次提问,或者重新讲解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再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推荐相关书籍、网站、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展览、观看电影等,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教授完“Everyone had a good time”这一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参加大型活动,而有些人则喜欢小型聚会?”“大型活动和小型聚会分别有哪些优缺点?”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活动与聚会的本质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对话式提问,例如:“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同学的生日快到了,你会送什么礼物?”“你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模拟真实的对话场景,促进学生交流和思维碰撞。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课后通过班级微信群或个人交流的方式,询问学生对该主题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反馈机制,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或提供相关资源。

五、结语

当代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