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024-10-27陶海燕

天津教育·上 2024年9期

英语教师需要在“双减”政策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输语法等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作业设计以大量的知识点练习和僵硬记忆为主,未能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难以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基于此,英语教师需要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模式,使作业设计成为服务学科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为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初中英语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呈现出知识点强化、作业类型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象,不符合“双减”政策提出的减负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往往侧重于对知识点的重复训练,忽视了实际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布置大量的填空和选择题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等知识的熟悉度,但是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兴趣,不符合课程教育多元化发展需求。其次,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类型单一的现象,多以书面练习或者课文背诵为主,不能保证作业设计的多样化与趣味性,学生未能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认为作业是一项被动应付的学习任务,没有通过作业完成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目标。

二、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设计作业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在符合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是学科整合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整合不同语言技能和知识领域,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使作业内容更符合实际语言运用需求。二是任务驱动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以实际任务为导向,如设计模拟英语情景对话、制作英语广告等类型的课程作业,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三是多元化原则。教师在设计课程作业时要关注类型的多元化,通过多种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作业设计更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四是合理减轻作业负担原则。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作业时应该合理地控制作业数量,避免出现重复性练习的作业设计问题,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

三、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任务型作业

任务型作业是一种强调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来发展语言技能的作业形式,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需要设计任务型作业,在整合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教师设计“Healthy Living Day”任务型作业,鼓励班级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和策划等措施进行学习体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合作探究等能力,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学生需要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同学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构建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体系。在分析调查结果之后,学生设计“Healthy Living Day”的活动内容,包括选择主题、制定活动流程、安排参与者等方面的细节,通过多种语言知识的运用进行活动宣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作业完成情况,如通过PPT展示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展示个人的作业完成情况。此外,教师要综合考查学生在任务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情况,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这样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语言运用情境,在促进各项知识整合的同时,培养班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项目型作业

项目型作业是一种强调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呈现来学习和应用知识的任务形式,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作业时应关注项目型作业的价值,在减轻学生课程作业负担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Natural disaters”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设计“Natural disaters”项目型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自然灾害展示学习成果,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育目标。

第一,教师讲解项目型作业的设计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特定的自然灾害,在资料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灾措施,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与观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如地震(Earthquake)、飓风(Hurricane)、洪水(Flood)、旱灾(Drought)等,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整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实际案例或者新闻报道,在整合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灾害发生的诱因、影响、救援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第三,学生在完成以上项目研究工作之后编写项目计划书,在明确研究目标等内容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细节,锻炼计划和书写能力。第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可以提出相关问题或者优化建议,促使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分享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要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深度理解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观点分享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在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实现团队协作等多项能力的培养。

(三)口头型作业

口头型作业是一种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作业形式,英语教师需要通过口头演讲、讨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实时运用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设计口头型作业,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例如,在结束“Sport and health”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and health?”口头型作业,鼓励学生在总结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体会进行表达,提高运用英语知识表达观点的能力。作业要求如下:总结所学的关于运动和健康的知识,包括身体和心理层面的影响;提供具体例子或者案例,阐述自己对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路径。班级学生依次进行口头表达,分享他们对运动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理解,在观点碰撞中学习更多知识。

在学生表达之前,英语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梳理表达思路。如“I believe that exercis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physical health. Students who engag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ies can enhanc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by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strengthen muscles and bones. This is beneficial for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or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基于班级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进行口语表达。如“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engag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Why is exercise beneficial for maintaining human health?”“Share your views with examples from daily life.”在学生结束口语表后,英语教师应该评价词汇运用情况,分析语法表达的准确性,当学生存在表达错误时,教师要第一时间纠正。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简要评价,如口语表达中的词汇运用情况、语法知识与时态知识运用情况等,这有利于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汲取更多的经验,以此构建更丰富的课程知识体系。

(四)小组合作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是一种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作业形式,在“双减”政策指导下,英语教师应该设计小组合作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培养。以“Environmental problems”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之后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图1所示)。

首先,教师设计“环保行动方案”小组合作作业,通过大屏幕向班级学生介绍空气变化、水资源减少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让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遵循同组异质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角色分工,共同完成课程作业。

其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环保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如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塑料袋污染、垃圾焚烧和土地资源污染等。学习小组在课后时间共同收集与环保问题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图书馆搜集资料,也可以通过相关学术平台搜集学术案例,整合电视新闻等资源,在构建扎实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

再次,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共同探讨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运用科学、哲学与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思考,根据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作业成果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运用PPT或者海报等方式展示研究成果,重点展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以上的小组合作作业设计,英语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锻炼团队协作等多项能力。

(五)主题写作作业

基于“双减”政策与初中生的课程学习基础,英语教师应该设计主题写作作业,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观点。例如,在“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为主题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观点表达。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个人或社会行为来保护濒危动物,从法律、教育和社会参与等层面进行xoPCcssDct54S7M1kRIFBbCB1ctRPrPejEzCZ9IDLt4=思考,在整合写作素材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写作结构。另一方面,教师鼓励班级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个人对拯救濒危动物问题的思考,指导学生在写作完成后进行词语拼写与语法运用等方面的自我编辑。同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几个示范作文:

(1)“To protect endangered wildlife, I believ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eserve the habitats of endangered animals and implement stringent legal measures to prevent harm to them.”

(2)“Protecting endangered wildlife requires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the entire society. This involves avenues such as preserving habitats, 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educational campaign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create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endangered animals.”

展示写作示范后,教师鼓励学生围绕所学的课程知识,通过字典查询词汇内容,分析写作中是否存在时态变化。在班级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要从写作深度、结构逻辑性、语言表达准确性、语法运用准确度等维度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深度探索课程知识的同时实现文字表达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纠正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拼写错误情况,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英文写作方式是“Wildlife Conservation Law”,其中“Law”的首字母需要大写。

四、结语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需要进行多元探索,巧妙地设计课程作业,使作业成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支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任务型作业、项目型作业、口头型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主题写作作业等类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宋行军)